“故意压低分”招收调剂生,考生质疑研招制度问题
2月24日晚,宁夏大学官方微博就“宁夏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故意给低分”一事第三次发布消息称,专家组认为:教师阅卷紧扣“评分参考”,按照得分点严格给分,前后尺度一致; 0分、个位分试卷是考生未答题或答题错误导致;试卷核分无误。同时接受考生现场成绩复核。
考研专业科目考试故意压低分,对招生专业有什么好处?据报道,考生质疑“故意给低分”的一个理由,是怀疑学校认为第一志愿考生还不如调剂生优秀,借此不招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考生分数低,上线人数不够),而去招报考其他985、211高校未被录取的高分调剂生。这种质疑声貌似有道理,还得到不少网友支持,但需要理性看待。一方面,按照当前的划线录取规则,以及高校坚持录取标准的做法,简单地把高校第一志愿考生没招满,而去录取调剂生,视为漠视第一志愿考生,“吃相难看”地招调剂生并不妥当。另一方面,如果真存在这类行为,那需要严格评估学校命题质量,并反思当前研招制度存在的问题。
按照有的考生的理解,如果一个专业招10人,报考这一专业的有20人,就应该从这20人中招10人,但现实是,研究生招生有国家线、学校线限制,甚至还有校内学院(学科)线,在国家线、学校线基础上,划定学院(学科)线,在学院(学科)线基础上,再划定专业复试线。这种划线要求,就可能带来一个问题,报考这一专业的20人,只有5、6人上线(达到国家线、学校线、学科线),甚至20人中的笔试第一名,也没有上学院(学科)线,从而没有一人进入该专业研究生招生的复试,该专业就只有从其他专业或外校调剂学生。
对此,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就很不满,为何有20人第一志愿报考,却不录取,要去录调剂学生?其逻辑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科目考试是学校命题,完全可以通过调整专业科目的考试题难度,做到招收第一志愿学生。另外,划线也应该就是各专业根据招生计划、第一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考试情况划线,而不是划学院线,导致各学科专业的招生完成情况不同。
这是站在考生报考角度的理解,也会得到不少没上线的考生的呼应,但如果站在高校招生角度,就不难发现,执行控制线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还基于志愿填报情况录取,如果没有控制线的要求,那么,有的报考人数少的专业的录取分数就很低,这既无法保障研究生招生质量,又可能出现报考研究生的投机心理,看哪所学校招生专业比较冷(录取分数低)就去报考这所学校这一专业。
那么,会不会出现某一专业在招收研究生时,故意给第一志愿考生打很低的分数,导致上线考生不足,再去招收调剂生的问题呢?有考生发现,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公布后,有的学校就发布了预招调剂生的信息,于是很“愤怒”: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没上线不招,急切地去招调剂生,这不是“吃相难看”吗?进而质疑专业科目考试题出得太难,或者阅卷故意压低分,不招第一志愿学生,去招调剂生。
事实上,这是工作的基本安排,在考试成绩公布出来之后,每个专业是大致知道报考学生的分数和上线情况的,这个时候根据这一情况发布预招调剂信息,不是很正常吗?这不能说学校就故意不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高校招生看,高校是乐于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的,因为这一定程度反映考生对学校、专业的选择,不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而录取调剂生,大多是出于无奈,而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长期这样操作,学校将难以吸引学生报考。是学校和学生的“双输”,有考生认为,高校录取的调剂生分数大多比较高,因此,很多高校乐于录调剂生,这就如高考实行等第志愿投档时,第二志愿的录取分数很多时候会高于第一志愿的录取分数,可是,有多少学校不录取第一志愿,却录第二志愿呢?去年高考招生中,曾出现北大违规退档再录第二志愿的问题,但这本身是违规的,而且也是个例。
因此,更可能的原因是,高校在出专业科目试卷与阅卷时,是按规定标准进行,但考生的总体成绩不理想,导致上线学生不足,进而要招调剂生。总不至于要求高校降低难度和阅卷标准,尽量招第一志愿考生吧?当然,对于考生的“压低分数”的质疑,需要学校公开回应,而让考生到现场进行复核,是消除质疑,让学生信服的好办法。
而考生的质疑,也进一步折射出当前研招制度存在的不足,我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虽给了学校更大自主权(包括专业科目考试命题,一定比例的面试),但是,还是按考生的志愿,结合统一考试分数进行录取,这就带来录取的不确定性,学校不能自主提出录取要求,进而也导致每年招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建立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即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条件要求,达到申请条件要求者自主提出申请,大学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价、录取,并实行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这样就既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也提高学生对报考学校的满意度。
作者 |熊丙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