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抓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全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侧记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6日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青岛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全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释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信号,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会议提出,“要以项目建设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要以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特色优势”“要以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一条条举措,一项项措施,勾画出充满希望、振奋人心的发展蓝图。
这场“春天里的盛会”,激发出与会人员“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奋力靠上、拼上、豁上,全力以赴推动全市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
突出重点领域和方向抓项目
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不论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的决策部署,还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运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各项部署要求,落脚点都在具体项目上。会议强调,“突出重点领域和方向抓项目,带动各项工作纵深突破、整体提升。”
“我们将坚持只争朝夕、能快则快,抓实项目从谋划、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的全流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卞成表示,市发展改革委将以省市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全力抓项目、强统筹、优服务、解难题,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发改担当。
去年,青岛谋划部署了“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今年需要通过具体项目推动产业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科学技术要打头阵。”市科技局局长李天传表示,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聚焦“科技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四个方面,突破产业创新核心技术,完善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强化产业创新源头供给,塑造产业创新强劲引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青岛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如何把青岛的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与会人员关注的焦点。“我们将以加快旅游强市为工作主线,强化使命担当,实行清单化管理,逐项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潘峰表示,下一步,将瞄准引进储备一批影响大、场景新、效益好的精品文旅项目,突出特色打造文旅消费新型场景,以高水平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社会民生项目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力推进一批强功能、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我们将聚焦旧城旧村改造、低效用地开发等方面,抓开工、促进度、保竣工,全力构建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打好品质提升‘组合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王保岚说。
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盖各个领域,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千头万绪,如何着手?会议提出,“要盯紧抓实项目招引落地全流程、各环节,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项目招得进、落得下、建得快、效益好。”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产业创新的主战场、三产融合的强引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大川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着力挖潜增效,完善项目全周期闭环管理,提前介入、动态跟踪、实时预警,提升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和贡献率;实施流程再造,加强政策供给、要素保障,优化项目服务生态圈,构建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区市是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实现高质量项目建设,离不开区市、功能区和有关部门主动作为,解决好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西海岸新区今年将深入实施质量强区行动,强化规则规矩、质量支撑、品牌带动、标准引领,统筹好数据、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项目提供更好保障。市北区将做优爱企亲商的政务环境,统筹做好优化前期手续服务、开通“并联式审批”绿色通道等工作,推动项目审批效能提升。李沧区将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综合监管一件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让企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安心发展。
“上合示范区将立足上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谋划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战略性产业和特色项目。”上合示范区企业服务一部部长迟永欣表示,“将围绕‘10+1’重点产业方向,抓龙头项目招引、抓赋能平台建设、抓产业生态布局,不断完善场景要素,支撑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上合特色的创新型产业体系。”
今年1月,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海上安装作业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会上,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郎益涛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表达自己的心情,“展望2025年,我们将立足即墨、扎根青岛,积极响应青岛市能源规划布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与青岛携手共进、合作共赢。”(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