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 青岛打出推进科技创新“组合拳”

2024-11-08 16:14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11月8日讯(记者 韩彤彤)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排头兵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介绍“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总体情况。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大川,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孝芝,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郭振栋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城市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

面对紧张激烈的科技竞争角逐,青岛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稳居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上,青岛实现“五连跳”,由2019年全球第80位大幅跃升至2024年全球第20位、全国第8位,是近五年国内位次跃升最快城市。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榜单上,青岛连续四年位列非直辖类城市全国十强。在国家外专局发布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上,青岛已连续13次成功入选全国前十。

科技创新治理形成新格局

顶格成立市委科技委员会,实现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145”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即锚定“高质量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这一总目标,重点向“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引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海洋科技创新为特色、以科技研发投入为保障”四个方向发力,力争到2028年,科技型企业数量、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经纪人数量5项重点指标“翻一番”。高标准编制科技强市行动计划,配套出台成果转化、海洋科技、研发投入、科技金融等一批专项政策,每年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保持不低于10%增长幅度,打出推进科技创新的“组合拳”。

科技引领产业取得新突破

聚焦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每年布局科技攻关项目百余项,实施“国芯万屏”“虚拟现实”“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星海互联”等科技示范工程,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成功交付全球首艘10万吨大型养殖工船,推出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产品,发布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推动京津冀国创中心青岛研究中心、北航青岛研究院、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培育了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了6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6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36%。

企业创新主体呈现新气象

常态化开展融链固链建链专场对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对接技术资源、匹配技术成果、深化产研协同。在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模式。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9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8000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独角兽企业17家,构建形成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梯队。

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发挥好崂山实验室在国家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总平台、总链长”功能,加强深海开发、海洋观探测等领域科技攻关。建设“科学号”海洋科考船、“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山东能源研究院、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产出硫化物固态电池等一批引领性成果。加快高速列车、智能家电、虚拟现实等国创中心建设。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省重点实验室71家、市重点实验室279家,形成更加完善的实验室体系。入选6家全球“灯塔工厂”和1家可持续“灯塔工厂”,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科技创新生态实现新提升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提升专项行动,组建服务专班,对接成果供需,梳理成果3000余项、发布成果1200余项、对接成果近300项。加快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建成国家级孵化器23家、众创空间70家,以“财政股权投资+无偿补助”方式支持持股孵化。促进科技金融结合,通过科技金融特派员、科技信贷“白名单”“投(保)贷联动”等举措,累计助力企业融贷超过3800亿元。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2家,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80万人,3名外国专家获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青岛将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

全力服务保障崂山实验室建设发展,加快“仲华”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山东担当、青岛特色的“科技王牌军”。支持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驻青高校、院所聚焦全市产业布局和细分领域,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与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增强核心竞争力。建好用好3个国创中心,争取在下一代列车轻量化、高端工业级家电芯片、虚拟现实开发引擎等领域突破更多技术瓶颈。依托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等平台,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产能合作和人才培养,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产业紧密融合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分类实施“强链”“建链”“布链”“海创”计划。提档升级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实施好新一轮设备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改造。集群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布局100项以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合成生物、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发展。聚焦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深海开发等细分领域,新建10家以上海洋高端创新平台,布局100项以上海洋关键技术攻关,培育1000家以上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海洋产业走在前列。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行动,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行更大力度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争取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至70%以上。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评价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聚焦主业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合作联动、资源共享。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密切合作,加强创新资源供需对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完善科技成果跟踪对接、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联合支持和科技评价激励等机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和产业化。每年遴选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不少于10项、组织产业创新项目不少于100项。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加强企业、高校、区市等沟通联络,持续跟进技术研发进展,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完善科研人员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加快引聚科技领军、专业技能等各类人才。坚持市场化方式,设立市级科技股权投资专项,搭建一批中试、概念验证平台,探索科技项目经理人试点,培育一批场景应用实验室,促进更多优质前沿成果顺畅转化。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第二届青岛市新闻英才和2024年青岛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团队名单公布

2024-11-08    青岛日报

14条铁路“穿针引线”,青岛枢纽加速构建

2024-11-08    青岛日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20   

赏秋叶、观海景!青岛这处打卡点不容错过

2024-11-0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11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11-08    央视新闻

冬季,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好血糖?生活方式干预能替代药物治疗吗?| 时令节气与健康

2024-11-08   

菠菜和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2024-11-08   

检察机关依法对戴道晋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提起公诉

2024-11-08    新华社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