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20多家公司有何秘密?揭开“东北雨姐”直播背后的真相
“东北雨姐”,最初因拍摄东北农村生活视频而火遍全网,收获了大量粉丝,随后开启直播带货。近日,有网友质疑,这位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东北雨姐”在直播带货中所售卖的红薯粉是假的,引发广泛关注。对此,“东北雨姐”所属企业的工商注册所在地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并于昨天(12日)公布了调查结果。
调查情况显示,“东北雨姐”的雨姐传媒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签订《直播推广服务协议》,为六河公司直播推广红薯粉条。经检验,其直播推广的红薯粉条送检样品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检出木薯源性成分,其他检验项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经查,雨姐传媒在直播中宣称红薯粉条“除了红薯淀粉、饮用水、食用明矾,没有乱七八糟的”“质量雨姐给你把控”等,与事实不符,属于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消息称,没收雨姐传媒违法所得和罚款共计165万元,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同时,红薯粉生产企业所在地有关部门也责令六河公司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共计671.76万元。消费者赔偿工作正在核定中。目前消费者可以依据市场监管部门认定的事实主张权益,要求赔偿。
疑点一:“东北雨姐”是否知道红薯粉成分问题?
红薯粉事件,让“东北雨姐”从火遍全国到虚假宣传被处罚,看似是事件的开端,实则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总台记者调查的深入,“东北雨姐”的“秘密”也如同开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
在整个事件中,我们也有诸多疑问。首先,红薯粉送检样品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检出的是木薯源性成分,也就是说红薯粉里根本没有红薯。作为销售方的“东北雨姐”,到底知不知道红薯粉成分问题?
记者10月9日来到了“东北雨姐”所在的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当时调查组的调查正处在攻坚阶段。
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胡一兵:我们去现场查验的时候就两包,都已经查扣做抽检了。一方面是检测是否符合国家对粉条的食品安全国标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抽检红薯粉、木薯粉的含量。抽检结果,我们向抽检样品的抽检者进行了送达。
然而仅凭这份报告并不能确认她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执法机关还需要找到另一个关键证据,那就是她是否明知红薯粉成分的问题。
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胡一兵:目前调查的情况,她提供的数据,包括对她的调查,目前她不知情。
那么,“东北雨姐”到底知不知情呢?为了搞清真相,调查组赶赴朝阳,调取了生产厂家与“东北雨姐”方面合作的相关资料。
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芦家琴:生产厂家生产的过程当中,关于“雨姐”知不知情,我们进行了一个调查。从朝阳回来收获还是很大的,很快会有结论。
从朝阳带回来的证据彻底改变了“东北雨姐”的态度,也彻底改变了调查的结论。两天后,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确认“东北雨姐”在直播中存在“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疑点二:“东北雨姐”的家在不在磨石峪村?
明知红薯粉不含红薯成分,却依然卖给粉丝,“东北雨姐”这一行为,与其通过短视频精心打造的“朴实爽快、幽默诚信的农村大姐”人设反差巨大,也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的不满。
很多网友质疑“东北雨姐”并非该村村民,第二个问题:“东北雨姐”的家到底在不在磨石峪村?镜头里“东北雨姐”到底是在记录乡村风情?还是精心设计了一场又一场的“表演秀”?
“东北雨姐”以拍摄农村生活的短视频收获了大量粉丝,在短视频中,“东北雨姐”总是给人一种爽朗热情、勤劳能干的感觉。短视频中“东北雨姐”主要生活在本溪满族自治县一个叫磨石峪的小村子里,很多网友质疑“东北雨姐”并非该村村民,村子只是其拍摄短视频的影视基地。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记者来到了磨石峪村,“雨姐”的“家”位于半山腰,尽管已经没有人居住,但仍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来到这里“参观”。而在当地村民看来,这里并不是“雨姐”的家。
本溪市本溪县磨石峪村村民:就拍段子上来,平时不在这。她就不是我们这村的。徒弟哪儿的都有,有黑龙江那边的。总有很多人过来拜师,有的收有的不收。
“雨姐”的徒弟们也在村里租了民房,专门用来拍摄短视频和直播。在村民看来,这些人并不是在记录农村生活而是在表演农村生活。
本溪市本溪县磨石峪村村民:拍得相当专业了,老专业了。你想我们随便买块豆腐,不行,一遍一遍地录,完事儿再合成。
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见怪不怪,村民们已经习惯了看这些网红们拿着剧本表演着农村生活。
本溪市本溪县磨石峪村村民:“东北雨姐”给我说,她慢慢地会做豆腐泡了,会做豆腐干了,慢慢地要开厂子了,像剧情似的。
疑点三:“东北雨姐”注册20多家公司有何用?
人们喜欢朴实真诚的大姐、喜欢充满烟火气的乡村生活,这些在“东北雨姐”团队看来就是流量密码。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东北雨姐”夫妇名下注册了很多公司。第三个疑点,作为网络主播,直播带货注册这么多公司又有什么作用呢?从拍视频到直播带货,再到注册多家公司,“东北雨姐”的“商业帝国”背后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通过公开的工商注册信息,记者查到“东北雨姐”夫妇实际控制的公司有20多家。除了一个注册资金300万元的“辽宁雨姐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有限公司”之外,大多数公司都是注册资金10万元的小微企业。那么,直播带货为什么要注册这么多公司呢?记者采访了曾经负责某头部主播公关业务的业内人士,在她看来这种操作在大网红那里很常见。
直播电商业内人士:这样的话就是能够占每个公司的减税额,合起来的话就好弄了。
为了活跃经济鼓励创业,从国家到各地都有很多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些大网红就通过大量的小微企业与不同厂家签订带货合同,将大合同化整为零,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大网红发展积累到一定粉丝量之后,就会孵化更多新的网红,来扩大带货量。这个时候这些注册的小公司就发挥出另外一功能。
直播电商业内人士:一集团下面很多公司,那么做是分担风险。
为了把2000多万粉丝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变现,“东北雨姐”团队精心打造了一个商业网,但这一切的努力,在问题“红薯粉”暴露之后成了泡影。
专家解读:主播带货频“翻车”,根源在哪?
网络主播售假问题为何频繁发生?商品出现问题,这些带货的主播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对其处罚是否到位?又应该如何规范?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近期,直播带货问题频出,尤其是头部主播屡屡“翻车”。专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法律对于直播带货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规定不够明晰。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直播间里的宣传是宣传还是广告,并没有明确认定。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里,如果在直播间中构成商业广告的,按广告法进行规制,但是什么样的情况下构成商业广告,并没有明确规定。
专家认为,网络主播的身份在广告代言人与销售者之间模糊不清,导致责任难以划分。另外,头部主播的巨大流量和带货效应让他们在商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旦出现售假,涉及的范围更广,危害性也较大,更需要进一步规范。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具有大量流量的网红、明星要不要承担特殊的责任。实际上网红和明星,他就应当承担跟他的流量、影响相匹配的责任,但是现在法律上并没有专门去规定粉丝、流量达到多少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专家提出,将来对于这类大流量的网络主播,在责任设定上要进行合理规范。对于直播平台来说,不能仅在问题曝光后才进行处理,而要从根源上对头部主播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
近5年直播电商投诉举报增幅高达47.1倍
有数据显示,最近5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同时,投诉举报的增幅高达47.1倍。直播间里的消费者,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呢?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一旦监管部门调查认定,网络主播确实是存在虚假宣传行为的,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价款3倍的赔偿,赔偿金额不足500块钱的,最少按500块钱来计算。
专家介绍,如果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消费者可以申请价款10倍的赔偿,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按1000元来计算。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消费者可以收集好相关的证据,比如购买记录、产品宣传的情况。如果拒绝赔偿的,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请求调解解决。如果通过调解还不能解决的,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者到法院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专家提醒消费者,发现网络售假情况,要向销售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发生消费争议,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相关信息以及相关经营活动记录等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