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成就!这份报告展现75年来青岛跨越发展精彩画卷
执奋进之笔,75年绘就青岛跨越发展精彩画卷
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联合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近日联合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从综合实力、产业变化、开放发展、设施建设、民生改善、成果共享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75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75年时光荏苒,75年砥砺奋进。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板展示。刘兰星 摄
经济实力空前跃升
风雨兼程,书写发展奇迹。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经济基础薄弱。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青岛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1949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仅为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只有71元。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全市生产总值为38.4亿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98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百亿元,1999年突破千亿元,2010年迈上5000亿元台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全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五个千亿元台阶,2017年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741.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任务。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5760.3亿元,占全省比重由1949年的8.9%提升到2023年的17.1%,总量在省内排名居首位,列全国城市第13位。
财政金融实力持续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财政十分困难。194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有0.2亿元,1978年增加到13.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之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1年突破500亿元,2015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达到1337.8亿元,总量在省内城市居首位。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存贷款规模持续扩大。1949年末青岛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93万元和278万元,1990年末人民币存贷款双过百亿元,2001年末突破千亿元,2015年青岛成为全省首个人民币存贷款双过万亿元城市,2023年青岛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6298亿元和29479亿元,创历年最高水平。
现代化城市魅力与日俱增。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着力扩大城市国内国际影响力。1984年被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1986年被列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被列为副省级城市。现今,青岛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多个城市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12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通盘筹谋,弹好“协奏之曲”。75年来,青岛基础产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49年的41.5:38.3:20.2调整为2023年的3.1:33.4:63.5,产业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农业“压舱石”持续稳固。青岛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动农业农村取得突破性发展。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1.6亿元,粮食产量只有72.3万吨。197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2.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9.7万亩,粮食总产量先后迈上200万吨、250万吨、300万吨三个台阶。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55.9亿元,是1949年的597倍,为全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市粮食和各类重要农产品的全面、综合、均衡稳产保供能力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领先,农产品出口额连续9年稳居全国首位。
工业发展蹄疾步稳。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缓慢,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2.2亿元,发电量仅有1.2亿千瓦时。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原有工业得到全面改造,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6.6亿元。改革开放后,青岛工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产出规模逐年跃升,全市工业总产值于1985年、1996年、2009年先后突破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规模优势逐渐显现,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937亿元;发电量达到225.4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188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涌现,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为7920家、9343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90家。
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速。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4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有0.6亿元,1978年为10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20.2%、26.1%,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偏低。改革开放后,全市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大,实力显著增强,1993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30.8亿元,占GDP比重为35.2%。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116.4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43.3%。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99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3.5%,比1949年提高43.3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开放包容,共享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把握时代机遇,置身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开放的潮头劈波斩浪,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开放之路,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对外贸易提质增效。改革开放之初,青岛外贸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开始起步。1979年,青岛台东工艺品厂与香港华宝公司签订了山东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合同。1984年,青岛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外贸发展进入“快车道”。1987年青岛啤酒获批自营进出口权,成为全国第一家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随后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大批青岛品牌开始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2001年,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贸迎来发展黄金期,至2023年末,青岛外贸企业数量达到2.5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达2.27万家,进出口占比高达7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已经成为青岛外贸发展的主力军。青岛对外贸易额由1985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246亿美元,扩大了约566倍。其中,2007年至2023年期间,年均增长6.5%。服务贸易持续保持蓬勃发展势头。青岛服务贸易额由2015年的740.6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1333.8亿元,年均增速7.6%,占全省比重始终保持在35%以上。
双向投资平稳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青岛主要以利用境外间接投资为主,1984年,山东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日合资青岛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开业,拉开了外商在青直接投资的序幕。历经40年的开放发展,青岛已吸引阿斯利康、益海嘉里、庞巴迪、雀巢、三菱、松下等17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410个项目,多次获得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称号。2023年全市存量外资企业超过8300家,占全省的近40%。境外直接投资是青岛开放型经济中起步较晚但发展最快的领域。2003年青岛实际对外投资金额仅为3100万美元,2023年增长到20.5亿美元,20年间扩大了近70倍,年均增速23%。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473家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设立了719家境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14亿美元。青岛实际对外投资占山东和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12.2%、0.49%,提升到2023年的21.7%、1.6%。
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青岛旅游业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发展历程。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在青岛成功举办。青岛先后被列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消费呈常态化、多业态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100处;星级酒店78家,旅行社810家,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910亿元。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夯基固本,筑牢发展“底座”。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基础设施匮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极不健全。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改善显著,城市承载力不断提质升级。
枢纽城市建设提效进阶。1949年青岛市区共有道路长度243公里、面积206万平方米;全市客运量只有350万人、货运量57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73万吨。经过75年发展,全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逐步建成水、陆、空全方位覆盖的交通网络。2023年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8630公里、面积15379万平方米,分别是1949年的36倍和75倍;全市客运量5692万人、货运量43646万吨,分别是1949年的16倍和77倍。2007年青岛首次开行动车组,标志着青岛铁路正式驶入动车时代。2023年末青岛地铁已开通7条线路,长度达到318公里。港航交通发展突飞猛进,2021年4F级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航,航线244条、通航城市169座;青岛港共220余条航线,通达世界700多个港口。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岛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严守生态底线,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2.2%,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29微克和58微克,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20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3%。全市大力推进风能、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45.5亿千瓦时,占发电量比重的20.2%,污水集中处理指标、生活垃圾处理指标及“十三五”以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指标均达到100%,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宜居城市品质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仅有城市公园3个,绿地面积133公顷。75年来,青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2023年共有公园324个,城市绿地面积拓展到53471公顷,绿地面积是1949年的402倍。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青岛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40平方米。作为滨海度假旅游城市,青岛具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2023年青岛常住人口为1037万人,城镇化率78.3%,城市化发展达到新水平。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践行宗旨,厚植人民福祉。新中国成立75年来,青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青岛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961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751元,比1949年的144元增长了455.6倍,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736元,比1949年的42元增长了707倍,年均增长9.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青岛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54持续减小到2023年的2.21。
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各项制度不断完善,青岛人民生活面貌得到彻底性转变。195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6元,2023年增加到39663元,是1957年的202倍。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1.4亿元,1978年增加到10亿元,2023年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318.9亿元。居民消费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追求个性化、多层次消费模式,恩格尔系数稳定下降。青岛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3.5%降至2023年的2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5%降至2023年的29%。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覆盖面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青岛实行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事业单位“一包到底”政策,1984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合同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不断完善,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多层次民生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末,青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7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68.7万人,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到932.9万人;为9.1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0.2亿元,为8.5万名大病群众报销医疗费60.3亿元;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9个、床位数4.6万张。2023年,全市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5万套(间),享受租赁补贴家庭1.4万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1.1亿元。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优化,居民预期寿命持续延长,2020年青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预期寿命分别达到80.4岁和85.4岁。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全面发展,成就百花齐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青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教育优化进程稳步推进。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教育资源相对欠缺。1949年全市有公私立小学在校生21.4万人,普通中学19所,普通高等院校1所。改革开放后,青岛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小学663所,在校学生73.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4所,在校学生9万人;普通中学381所、在校学生45万人,比1949年增加362所、43.8万人;普通高等院校27所、在校学生49.4万人,比1949年增加26所、49.3万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岛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4年,比2010年第六次普查结果提高了0.8年。
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1949年青岛只有3家艺术团体、9处影剧院和3个文化馆。改革开放后,青岛把文化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1993年开始加快表演团体与企业“联姻”,先后成立青岛话剧院、青岛海信交响乐团、青岛曲艺团等,居民文化生活供给日趋丰富。进入21世纪,随着艺术中心、青岛大剧院等规划建设,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100家,博物馆136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站)149个,体育场地达到27035个。
卫生事业拓展生机盎然。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机构数量有限,1949年仅有卫生机构80处,病床107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37人。改革开放后,全市卫生事业投入持续加大。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8991个、医疗床位7万张,分别是1949年的112倍和65倍;全市各类医疗机构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是1949年的40倍。(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