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正式批复,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进入“加速期”
正在加速发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青岛,再获一项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
9月9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消息:《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得交通运输部、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节点作用。当前,全球航运市场正向全程供应链转变,主要港口加速向复合型和组合式枢纽发展。
青岛立足海洋资源优势禀赋,发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为目标,加快从物流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转型,努力在山东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中“打头阵、当先锋”。
新版总规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交通强国、海洋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山东沿黄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将青岛港建成“世界一流强港、航运物流枢纽、区域经济引擎、魅力活力空间”的发展愿景。
01
提升航运服务“软实力”
世界是由港口连接而成的。数据显示,全球贸易的近90%通过海运完成,全球财富的50%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
若论港口条件,青岛位列全球前列:开通航线220余条,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航线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四和第五。
繁忙的青岛港装卸码头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显示,山东港口青岛港在“世界前列”方阵中位居第4位,并且连续两年在“世界前列”排名中位次前移。
但与世界先进港口相比,青岛港“港强航弱”的特征非常明显。
一座国际航运中心既要有港口基础条件,也离不开发达的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信息咨询等现代航运服务业。
放眼全球,伦敦、新加坡、上海等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也用实践证明了“软实力”重要性。比如,伦敦的集装箱吞吐量虽然跌出全球前50名,但仍拥有全球最大的海上保险市场,在全球航运市场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影响力。
前不久发布的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青岛位列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15位。
2024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20位
这份报告主要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衡量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城市综合实力。其中,港口条件所占权重为0.2,航运服务所占权重为0.5,综合环境所占权重为0.3。
与世界先进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相比,青岛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产业要素不全,航运保险、融资租赁、航运经纪等发展基础较弱,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围绕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定位,新版总规抓重点、固强项、补短板,进一步完善了航运服务集聚区港口功能配套——
依托国际邮轮港区加速聚集金融保险、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等航运服务企业和机构;
依托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等产业,强化发展国际中转、跨境电商、汽车整车进口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依托董家口经济区积极发展原油、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贸易,全面提升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
02
畅通沿黄陆海大通道
每一个国际航运中心都有强大的腹地作为后盾。
以国际知名的航运中心鹿特丹和纽约为例,鹿特丹的腹地包括荷兰、德国、瑞士等欧共体国家,欧共体30%的外贸出口、75%的莱茵河转运货物都通过鹿特丹;纽约的核心腹地是纽约和新泽西州,中转腹地有14个州,是美国传统的制造产业带。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为青岛港扩大经济腹地、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青岛港作为北方第一大外贸口岸,长期以来是黄河流域进出口企业的首选,河南、陕西半数以上的出口货物从青岛港出海。
目前,青岛港在主要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内陆港50个,开通海铁联运线路80余条,初步形成覆盖山东、辐射黄河流域的陆海联动发展格局。
青岛港前湾港区内,一列海铁联运班列准备启程
2023年,青岛海铁联运箱量221万标箱,同比增长16%,连续9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城市首位;从集装箱货物流向区域看,沿黄九省(区)占比超过90%。
物流运输通道的畅达,需要构建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目前,青岛前湾港区集装箱公路疏港压力较大,港区南岸无铁路疏港通道。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管线配套滞后于码头建设,公路集疏运占比仍较高。
新版总规提出,了港口后方公路、铁路、管道等集疏运通道规划配置——
围绕环胶州湾港区运输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前湾港区北岸公路、铁路改造,力争打造客货分流的立体化港城综合交通体系。
着眼董家口港区发展需求,加快推进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力争2027年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沈海高速(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项目、董家口至梁山高速公路建设,分别计划于2025年和2026年完工通车。
03
“一湾两翼辖六区”
在新版总规中,青岛港的规划也是重中之重。
立足合理配置全港资源,拓展港口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全面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新版总规进一步明确了青岛港口的发展重点,提出构建“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即青岛港将环胶州湾和南翼董家口、北翼鳌山湾布局发展,下辖老港、黄岛、前湾、海西湾、董家口和鳌山湾共六大港区。
黄岛、前湾、董家口作为重要港区,规划综合通过能力8.3亿吨,较现有通过能力再翻一番。
前湾港区,将加快推进总投资168亿元的前湾港区集装箱升级改造工程,对已建成的集装箱、件杂货、多用途泊位进行升级改造,全力建设东北亚领先的集装箱枢纽;
董家口港区,将加快启动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泊位、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湾底通用码头、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东部集装箱码头等总投资310多亿元的重点工程建设,届时将新增年通过能力1.3亿吨,1160万标准箱。
此次新版总规还创新提出了“战略留白”方案,对董家口港区棋子湾作业区(18.16平方公里)、鳌山湾港区(16.36平方公里)相应远景发展空间实施战略留白。
港兴通天下。沿着新版总规擘画的蓝图,青岛正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港产城融合发展也将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 周建亮 编辑 赵笛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