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驶往TIR蓝海 青岛发力“第四物流通道”

2024-09-09 07:0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开通中俄、中吉乌两条线路,“中俄快线”发运规模、持证人资质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驶往TIR蓝海,青岛发力“第四物流通道”

日前,4辆满载医用产品的集装箱运输车辆,在胶州海关监管下从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起运,经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最终驶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此次行程计划用时7天,全程采用TIR运输模式。至此,继“中俄快线”之后,青岛成功开通第二条TIR运输路径——中吉乌,为青岛及东部沿海地区货物进入中亚市场开辟了新通道。

今年8月,青岛成功开通第二条TIR运输路径。图为满载医用产品的集装箱TIR运输车辆从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起运。

这是青岛持续发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推动开放能级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青岛依托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加快打造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促进国际道路运输通关便利化,TIR新模式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彰显出蓬勃旺盛的“生长力”,为青岛加速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上合示范区加快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搭建中国企业走向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和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提供了支撑。

通道建设:一年迅速起势

国际道路运输是除航运、铁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运输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主体对国际道路运输的需求正从“走得了、运得出”,向“走得安全、走得便利”转变。

TIR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运领域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2016年7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TIR证国际货物运输海关公约》(简称“TIR公约”),成为该公约第70个缔约国。目前,TIR公约在全球已有78个缔约国。在该公约框架下,获得TIR运输资质的企业可以仅凭一张单据在TIR公约成员国间畅通无阻,只需接受始发地和目的地国家海关检查,途经国一般情况下不再开箱查验。

2023年2月,以中国郑州—俄罗斯莫斯科线路TIR双向直达运输成功运行为标志,中国TIR运输进入了市场化、常态化运行的新发展阶段。

2023年9月,青岛开通山东首条TIR国际道路运输“中俄快线”。经过近一年的培育,青岛TIR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建设迅速起势,发运线路覆盖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俄罗斯主要城市以及白俄罗斯。迄今,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青岛兴元顺达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青岛远博物流有限公司等3家承运企业已常态化开行“中俄快线”累计超过120车次,发运规模居全国首位,累计出口贸易额6700余万元。

从发运总量看,今年上半年,青岛TIR跨境运输发运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二,占全国三成。

门到门:全程不倒装不卸货

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有优势和劣势。比如,铁路和水路的优势是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灵活性低。特别是水路运输速度慢,受航道和气候影响较大。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输量小、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的优点是短途灵活,周转方便,装卸便捷,缺点是运输量小。货主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一般都会根据货物特点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宜水则水、宜空则空。

海关关员现场监管验放上合示范区TIR车辆。

相较海运、铁运和空运,TIR公路运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以青岛至俄罗斯方向为例:从时间上看,TIR运输时长约7天,而中欧班列至少需要20天,海运通常情况下最快也要1个多月,TIR分别比中欧班列和海运节省2/3和4/5的时间;从运输成本上看,TIR约为空运价格的1/6。

当下,TIR方兴未艾,或许还与国际形势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今年以来,受红海冲突等因素影响,海运费用飙升且运输周期延长,很多欧洲托运人转向中欧班列等铁路运输方式,导致中欧班列火爆,一舱难求。此外,不少海外市场不同程度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情况,叠加接驳问题、班列线路运营组织、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跨境运输的时效。在某些品类、某些运输路线上,中欧班列并非最优选择。

在此背景下,TIR运输为货品单价高(如手机、电脑、精密仪器等)、对时效要求高和单次批量小(如生鲜果蔬、肉类、冷冻食品等)的企业提供了更经济高效、快捷灵活的国际物流运输方式。

据了解,传统运输方式很难实现“门到门”跨多国运输,每次出入关都要经历申报查验、吊装换车等程序。相比传统公路运输,TIR运输实现了“门到门”“点对点”精准运输,全程不换车、不倒装、一车到门的方式,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货损风险。同时,企业无需缴纳过境关税担保金,既减少货物在口岸滞留时间,也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目前,青岛TIR运输出口的货物品类涵盖了电子设备、汽车配件、机械设备、食品、水果、百货、医药品等。“水果对运输温度与时效要求极高,传统运输方式很难保持新鲜。而TIR运输模式可以直达当地商家门口,全程冷链保鲜,更加适合生鲜货物的出口需求。”传化上合(青岛)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招商运营总监梁天潇介绍。

一辆TIR运输车辆驶出上合示范区监管作业场所。

青岛诚发伟业物流有限公司此次通过中吉乌通道运输的货物为易碎医疗用品。因订单需求较为急迫,为避免二次装卸产生货损,委托方指定使用TIR运输方式,并与运输企业共同设计了装载加固方案。

加速规模化:参与者不断涌入

按照《2023中国TIR运输发展报告》预测,TIR运输正在成为我国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载体形式。从青岛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积极投身这片蓝海。

作为TIR赛道抢先布局的先行者,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正在谋划扩大发展规模。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为集装箱冷链专用运输,是青岛TIR“中俄专线”的主要承运企业。2023年,企业取得TIR资质后,立即与国内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购买车辆,设立口岸和俄罗斯办事处。经过一年的探索,公司已拥有TIR车辆55部,国际道路运输营业额稳步增长。“TIR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公司的发展重心正逐步由国内运输转向TIR。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车辆规模,完善俄罗斯办事处功能,寻求更多进出口贸易机会,推动企业从单一的运输服务向供应链商贸一体化企业转变。”谈及未来市场前景,公司总经理王泓久表示非常有信心。

TIR运输属于国际道路运输的细分市场。根据我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TIR市场主体(TIR证持证人)首先应当具备国际道路运输企业资质。记者从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青岛新增国际道路运输资质备案企业17家,全市备案企业总数达到30家,居全省首位。在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等“头雁”企业的带动下,一些道路运输企业纷纷申请开拓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全市TIR持证人资质企业数量由2023年时的2家,增至今年的8家,一举跃升至全国首位。今年8月,青岛顺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顺利完成《TIR公约》车辆检测设备调试,具备受理TIR车辆检测条件,成为全国第八家、省内第一家TIR车辆检测机构。

“以中俄快线单车发运量为例,基本上一辆车装载货物21吨。单从货量看,TIR在青岛物流运输体系中占比不大。但作为‘第四物流通道’,国际道路运输可以为跨境电商货物往来提供更方便灵活的物流方案,提升了青岛跨境物流综合承载能力,将为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和贸易往来提供新的动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TIR国际公路运输将与航空、中欧班列等实现有效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对青岛延伸“班列+TIR”服务链条、打造多位一体运输格局、畅通国际陆路物流大通道、做强枢纽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青岛荣获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这为青岛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带来新契机。今年,在引导培育运输企业拓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规模的基础上,青岛将做优做强TIR“中俄快线”、中吉乌新路径,探索开通中蒙、中巴等新通道,持续提升跨国贸易物流服务水平,促进TIR国际公路运输与园区业务深度融合,更好支撑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TIR

TIR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运领域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目前,TIR公约在全球已有78个缔约国。在该公约框架下,获得TIR运输资质的企业可以仅凭一张单据在TIR公约成员国间畅通无阻,只需接受始发地和目的地国家海关检查,途经国一般情况下不再开箱查验

TIR有啥优势

相较海运、铁运和空运,TIR公路运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以青岛至俄罗斯方向为例:从时间上看,TIR运输时长约7天,而中欧班列至少需要20天,海运通常情况下最快也要1个多月,TIR分别比中欧班列和海运节省2/3和4/5的时间;从运输成本看,TIR约为空运价格的1/6

相比传统公路运输,TIR运输实现了“门到门”“点对点”精准运输,全程不换车、不倒装、一车到门的方式,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货损风险。同时,企业无需缴纳过境关税担保金,既减少货物在口岸滞留时间,也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青岛TIR发展

2023年9月,青岛开通山东首条TIR国际道路运输“中俄快线”。经过近一年的培育,青岛TIR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建设迅速起势,发运线路覆盖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俄罗斯主要城市以及白俄罗斯。迄今,青岛已常态化开行“中俄快线”累计超过120车次,发运规模居全国首位

从发运总量看,今年上半年,青岛TIR跨境运输发运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二,占全国三成;从企业数量上看,青岛TIR持证人资质企业数量在2023年时只有2家,今年以来新增6家,总数达到8家,一举跃升至全国首位

记者手记

发挥四港联动优势,做大做强枢纽经济

周建亮

青岛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在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中发挥着陆海联动、东西互济、承南启北的重要作用。目前,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商贸服务型、空港型等“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已全部获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交通物流和开放优势,为青岛畅通大循环、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辟了一条条通道。

看海运通道:青岛扛牢国家和山东赋予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使命,依托全省50个内陆港、100条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有效整合沿黄九省(区)物流资源,成为沿黄陆海大通道的重要动力源和便捷出海口。多式联运发展全国领先,2023年集装箱海铁联运完成220万标箱,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

看陆铁通道:截至2023年底,青岛常态化开行21条国际班列线路,中欧班列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上合示范区常态化开行TIR跨境运输业务。

看空运通道:青岛拥有山东省首座4F级机场。截至2023年底,青岛机场累计开通郑州、鄂州、纽约、多伦多等18条货运航线,搭建了长沙-青岛-仁川、曼谷-郑州-青岛等空空中转航线。凭借齐全的口岸功能、便捷的航线网络和高效的通关环境,青岛加速迈进北方航空物流转运中心。

得益于“枢纽+通道+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加快构建,青岛枢纽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23年,青岛物流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形成临空经济示范区、董家口经济示范区、即墨国际陆港、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五大枢纽经济区。

综合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开放优势足、门户地位重……这些“加分项”,让青岛在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竞争性评审中成功胜出。

面对更高水平开放发展对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需求,青岛还需强化“海陆空铁”的联动协同发展,重点补齐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线路设施短板,强化技术装备和信息化赋能,加快铁水、陆空、公铁多种联运方式发展,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展,持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同时,持续构建畅达全球海运服务网络,贯通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陆路运输大动脉,拓展通达沿黄城市和边疆地区的境内运输通道,完善国际航空网络,丰富多式联运服务网络,加快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推动交通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随着四港联动优势充分发挥,青岛将创新枢纽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图片对比看变化 | 凭海临风,大学与城“双向奔赴”

2024-09-0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首次!农副产品“上架”政府采购网上商城

2024-09-0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今天晴间多云 市区最高气温29℃ 最低气温25℃

2024-09-0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山东省活动在威海开幕

2024-09-08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独家】对话公益人陈行甲:我眼中的青岛是座大爱之城

2024-09-08    青岛新闻网

让老年人就餐更方便可及!青岛将开设老年餐桌

2024-09-0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激发新思维 共谋新蓝图 首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4-09-08    青岛新闻网

海岸赛艇高手逐浪汇泉湾 2024年全国海岸赛艇沙滩冲刺邀请赛(青岛站)落幕

2024-09-08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