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青岛科技型企业数量将翻一番 青岛多措并举壮大科技企业队伍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青岛市科技局发布我市今年首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3014家“科小”入列。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以“科小”、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梯队不断壮大,为青岛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核心动力。尤其是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多措并举推进科技企业培育,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稳蹄疾。
壮大“生力军”队伍
企业是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实践主体,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最有力的推动者。青岛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培育工作。2021年底,市科技局出台“沃土计划”三年行动方案,加快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截止到去年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9343家,高企近8000家。
今年是“沃土计划”的收官之年,青岛正在不断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建设。
其中,“科小”是科技企业队伍的“起点”,壮大这一群体可以为我市科技企业“生力军”的壮大奠定基础。在这方面,我市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以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的支持力度,推动“科小”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高企是区域创新的主体,也是城市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高企认定方面,市科技局不断“贴近”企业、靠前服务,通过完善“企业申报-区市推荐-专家评审-部门联审”的工作链条,为高企申报、认定实现全流程护航。根据相关政策,我市对首次认定的高企给予最高10万元奖补,对再次认定的高企给予最高5万元奖补。
最近,青岛已经全面启动了本年度的高企申报工作,首批1800多家高企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为了最大限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高企认定,相关部门前期深入一线宣讲政策,累计召开政策宣讲会20余场次;组织科技中介机构恳谈会,吸引全市中介服务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加,引导科技中介机构良性竞争、规范发展。
据统计,2023年全市上市高企的数量已达到44家。培育以上市高企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企业,青岛鼓励他们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以更大力度支持此类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创新引领能力。根据年初召开的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到今年底,全市高企将突破9000家,“科小”突破100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7%左右。
提高发展引领力
科技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以高企为例,截至去年底,青岛高企中有5001家集中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和新材料这三大领域,占比近75%;尤其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产业方向,集聚了我市超40%的高企;全市高企共实现工业总产值超6143亿元。
持续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关键一招,青岛正加码提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引领力,推出不少全国首创的改革举措。例如,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模式,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5125家企业注册使用云端研发中心,它们通过该平台发布各类创新需求4609项,平台匹配推荐各类创新资源1.7万条次。在“云端”对接的模式下,310项产品实现了升级、800项工艺得到了提升、750项生产线完成了改造。
此外,青岛还瞄准重点产业链和行业细化领域,构建全链条创业服务生态;将公共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纳入统一管理,面向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服务,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出台政策、完善体系、引育人才、搭建平台等方式,让金融“活水”灌溉创新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还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为企业装上“外脑”,实现借力发展。例如,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我市海洋领域院所、高校合作打造研发平台,不断围绕南极磷虾高值利用开辟“新赛道”。最近,逢时科技发布了我国首款具有维持血脂健康水平和增强免疫力的双功效磷虾油新品,填补了行业空白。
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的技术攻关布局,青岛还在瞄准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每年实施100项左右技术攻关项目及科技示范工程,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与迭代升级。
未来五年科企数量翻一番
不久前出台的《青岛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科技型企业数量翻一番,对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期待。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立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面向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方向,组织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面向人工智能、钙钛矿、固态电池、合成生物等新兴方向,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示范,精准匹配各类创新资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面向基因与细胞、海洋物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未来方向,组织前沿技术攻关,从创新源头和技术底层催生更多引领性、颠覆性重大成果,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针对重大平台产出的“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产业发展急需的“产业科技创新成果”、面向市场主体的“企业需求技术成果”这三大类科技成果,采取建设技术交易市场、培养技术经纪人队伍、搭建中试服务平台、开展产研对接活动等举措,构建“3+4”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立足海洋科研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海创计划”2.0,依托海洋领军企业、大院大所等资源,瞄准海洋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现代海洋渔业、海水淡化与海洋新能源等六个优势领域,以及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两个未来领域,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推动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提高科技企业引领力,让科技企业“量质双升”,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青岛正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锻造更强劲的引擎。(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