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药品耗材集采今年将超过20亿元 市民看病可省医药费约28.5亿元
早报7月23日讯 国家和省医保部门积极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我市医保部门扎实落实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收到了“扩量、降价、提质”的良好效果,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不断减轻。今年,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购集采中选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金额将超过20亿元,可节省医药费用约28.5亿元。昨日,青岛市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落实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相关情况。
累计节省医药费约61亿元
四年多以来,国家和省集采的品种不断扩大。我市先后落地国家集采药品9个批次、耗材4个批次,落地省级集采(包括跨省联盟采购)药品6个批次、耗材11个批次,共涉及737种药品和30大类医用耗材。这些集采药品,不仅包含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用药,还包括重特大疾病用药;药品类型从化学药品到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范围越来越广泛。集采的耗材,从冠脉支架、药物球囊,再到人工关节、人工晶体、运动医学、骨科创伤类耗材,涉及领域也在逐步扩大。同时,我市采购集采中选产品的金额也在不断提高,从2020年的年采购金额2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18亿元,今年预计将超过2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采购集采中选产品超46亿元,节省医药费用约61亿元。
人工骨降幅79%让患者受益
目前,国家、省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耗材价格平均降幅超70%。集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参保人,患者负担明显减轻,同时减少了医保基金支出。比如治疗白血病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2019年12月集采落地,进口药品7100元一盒,而中选药品仅586元一盒,一名患者年治疗费用就可节省5万元。医保报销后,平均每人每年可减轻个人负担约1.5万元,节省医保基金约3.5万元。以去年为例,全市有约186名患者使用该中选药品并由医保报销,共节省药品费用930万元。其中,减轻个人负担约279万元,节省医保基金约651万元。
2019年12月落地的进口降糖药拜糖苹,集采前原价每盒60元,集采后目前中选价每盒7.5元,降幅88%,一名患者年治疗费用就可节省4000元。医保报销后,平均每人每年可减轻个人负担约1200元,节省医保基金约2800元。以去年为例,全市有约8万名患者使用该中选药品并由医保报销,共节省药品费用3.2亿元。其中,减轻个人负担约9600万元,节省医保基金约2.1亿元。
2022年5月落地的临床常用降糖药甘精胰岛素,集采前原价每支180元,集采后目前中选价每支70元,降幅61%,一名患者年治疗费用就可节省4000元。医保报销后,平均每人每年可减轻个人负担约1200元,节省医保基金约2800元。以去年为例,全市有约3.9万名患者使用该中选药品并由医保报销,共节省药品费用1.56亿元。其中,减轻个人负担约4600万元,节省医保基金约1.1亿元。
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后,广大患者受益更大。比如2020年1月落地的治疗冠脉狭窄的冠脉支架,原价每根超过1.3万元,集采后平均降到每根600元左右,平均降幅93%,一名患者平均每次手术可节省费用1.8万元。有媒体报道,冠脉支架从此告别“万元时代”。医保报销后,平均每名患者可减轻个人负担约5400元,节省医保基金约1.26万元。2022年以来,全市共使用集采中选冠脉支架2.5万根,节省耗材费用近3.1亿元,惠及参保人1.7万人。
再如,2022年4月落地的人工关节国家集采,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幅82%,一名患者平均每次手术可节省费用2.7万元。医保报销后,平均每名患者可减轻个人负担约8000元,节省医保基金约1.9万元。2022年以来,全市共使用集采人工关节超1.2万套,共节省耗材费用超3.2亿元。
今年6月落地的国家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治疗肌肉、人工韧带、半月板修复等耗材价格平均降幅74%,单焦点、双焦点、三焦点等人工晶体类耗材价格平均降幅60%,预计每年可节省医疗费用约1.4亿元。其中,用于软组织修复的聚醚醚酮带线锚钉价格从平均每个5000元降至1300多元,降幅74%,一名患者预计平均每次手术可节省费用超3700元。医保报销后,一名患者可减轻个人负担约1100元,节省医保基金约2600元。以去年全市2497名患者使用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耗材费用超900万元。
临床使用量大,用于填充骨缺损的人工骨也在今年6月集采落地。集采后价格从每立方厘米1400元下降到300多元,降幅79%,一名患者平均每次手术可节省费用5100元。医保报销后,一名患者可减轻个人负担约1500元,节省医保基金约3600元。以去年全市1883名患者使用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耗材费用近1000万元。(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