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节之于青岛,意味着什么?
7月19日,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活动将一直延续到8月11日。走在青岛大街小巷,啤酒招牌、啤酒桶遍布街头巷尾。
啤酒节,见证着青岛人对啤酒的热爱,迎来送往中,尽显青岛人豁达豪爽的性格与好客开放的姿态。
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节主会场航拍夜景。
登场
33年前,青岛为啥会搞起啤酒节呢?啤酒节的缘起,缘自这座城市骄傲的啤酒品牌——青岛啤酒。
上世纪80年代,青岛啤酒厂派技术干部在德国进修,亲历了慕尼黑啤酒节的盛况。回国后,厂里开会时有人提出,青岛能不能也办个啤酒节?
彼时,周边的潍坊风筝会、泰山登山节都红火起来,青岛却仍是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城市。曾有部门想过搞啤酒节,但因青岛啤酒供应紧张,只能作罢。随着青啤二厂的投产,啤酒产能扩大,举办啤酒节终于提上日程。
7月19日,人们进入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参加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活动。李紫恒摄(新华社)
“1991年,青岛啤酒厂从德国进修回来的一位副厂长牵头,组成了10多人的第一届啤酒节筹备小组,”时任青岛啤酒厂工会副主席的王德枋回忆说,“慕尼黑啤酒节是一面镜子,将青岛打造成‘东方慕尼黑’成为我们的目标。”
第一届啤酒节会场定在青岛中山公园,参展商以40多家“鲁啤”为主,还有部分国内其他地区的知名厂家参加。为凸显啤酒节的“国际性”,还专门设计了外国啤酒的展示台,邀请了国外啤酒厂和代理商参加。
“所有人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儿,连续几个晚上没睡觉,最后上报的方案和细则有20多厘米厚,连每个摊位的报价、大棚如何搭建、游行的路线都标注得非常清楚。”当时的情景,王德枋历历在目。
1991年6月23日,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饮酒比赛、时装秀和彩车巡游等活动次第登场。100多辆彩车组成的队伍似河流缓缓流过青岛的大街小巷,激起市民与游客高涨的热情。人们涌进中山公园啤酒城,8天时间参会人数超过30万人次。
“我当时年轻,和小伙伴们去了好多次,敞开哈!花生米、火腿肠当酒肴,哈个不亦乐乎!”已近60岁的青岛市民张勇说,“那时只有过年才能凭票买到几瓶青岛啤酒。”
喜欢啤酒的青岛市民高仲,听到要举行喝啤酒比赛,趁兴报名登台。“比赛项目是一瓶640毫升啤酒,看谁‘吹’得最快。”高仲说听到计时员报出“8秒1”的成绩,自己都吓了一跳。“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能喝这么快。”夺冠的高仲像拿了奥运金牌一样兴奋。
7月19日,人们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会场观看表演。李紫恒摄(新华社)
第一届啤酒节成功举办,青岛啤酒尝到了提升品牌形象的甜头,青岛市政府找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抓手。1992年,第二届啤酒节如约而至。主会场移到了面积更大的汇泉广场,参会的人也更多了。
从第二届啤酒节开始,青岛市政府把办节任务交给了青岛市旅游局,青啤变为重要参与者。今天,以啤酒节为缘起的文旅业态,是青啤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之一。
“我们每年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举办各类啤酒节;还有衍生于啤酒节的酒吧业态,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200多家啤酒吧;还有博物馆、民宿、度假酒店等业态,目标是打造一个‘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的文旅生态。”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超说。
进取开放的青岛人,种下一粒种子,长成一片茂密森林。
荣耀
1994年,随着参与啤酒节的人越来越多,青岛把啤酒节主会场迁到了崂山区,并建起了啤酒城。两年后,主办啤酒节的任务交给了崂山区政府。
“崂山区政府提出全新的办节理念:市场化运作。”青岛国际啤酒节资深顾问林醒愚参加过这届啤酒节的筹办,“政府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筹办啤酒节的班底,财政借给我们100万元启动资金,还把利息先扣下,让节后还本。”
重担压下,怎么完成?反复讨论后,理出了三条利润来源:门票费、场地费、广告费。
怎么让人愿意掏这个钱?“能让方方面面都喜欢,就成了!”林醒愚说,首先是让老百姓喜欢,要有世界各国的好酒,那就需要邀请全球的啤酒厂家;要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老百姓觉得物超所值。
7月19日,人们在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举杯庆祝。李紫恒摄(新华社)
“我们派出多个团队,全国所有知名啤酒企业跑了个遍,还跑到多个大使馆,邀请国外啤酒品牌参节。为了丰富文化节目,每天晚上都组织大型广场演出。”林醒愚回忆。
还要让啤酒厂家喜欢。大棚场地悬挂啤酒厂家的标志和旗帜,媒体跟进宣传报道,运输、储存甚至员工住宿等各种细节都考虑周到——一句话:得让厂家觉得值。
老百姓喜欢,人就多了;啤酒厂家喜欢,参展品牌也多了;啤酒城吸引力越来越强,广告效应显现出来。
“和消费相关的企业都愿意来做广告,啤酒城门口的罗马柱、啤酒节门票都有广告位,动这么多脑筋,就是为走通市场化的路子。”林醒愚坦言。
1996年,啤酒节开幕当天,10多万人涌进啤酒城;三周时间,入城人次突破100万,是上一届的3倍多;啤酒节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青岛的啤酒节,火了。
火了的啤酒节成为百姓的狂欢节。啤酒大棚里,不相识的邻桌,喝着喝着成了推杯换盏的朋友,甚至比赛将喝完的啤酒杯、啤酒罐摞起来,看哪个桌最高;跟着舞台上的音乐和歌手的歌声,台下舞动、合唱;喝嗨了的朋友,还会跳到舞台上,为大家献歌一首……在这里,人们撤掉心防、回归童真。
啤酒节成为青岛人呼朋唤友的理由。“等啤酒节开始了,到青岛来哈啤酒啊。”这是青岛人邀请朋友的口头禅。
7月19日,人们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内参加啤酒节。李紫恒摄(新华社)
“带朋友去青岛的啤酒城,他们开心,我也感到很自豪。”青岛市民张媛媛说,每年啤酒节她都要接待许多来自外地的亲朋好友。
2006年,超过400万人次参加了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的黄金时代,来了!
“1991年,到青岛旅游只有419万人次,旅游收入1.9亿元;2019年达到1.1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林醒愚说,青岛国际啤酒节引来了全世界游客。
啤酒节之于青岛,是城市的荣耀,是文化的凝聚,是开放包容城市精神的阐释。
溢出
201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在金沙滩建起了啤酒城,青岛的啤酒节进入“双核”时代。
“金沙滩啤酒城占地1200亩,紧邻大海,让青岛国际啤酒节有了海上啤酒节的特色标签。”时任西海岸啤酒节办公室现场运营负责人的张平回忆,“首次举办啤酒节,西海岸会场汇聚全球700多种啤酒品牌;演艺活动每天10多场,开幕式一票难求。想到了人会很多,但没想到人会那么多,大大超出预想,23天啤酒节吸引近千万游客欢聚西海岸,消费啤酒近千吨。”
一炮而红的金沙滩啤酒城,开启进阶之路。
7月19日拍摄的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李紫恒摄(新华社)
全国首部啤酒主题秀——“酒秀”便是亮点之一,在金沙滩啤酒城中心舞台上,热情洋溢的康康舞、精彩刺激的焰火秀、滑稽幽默的小丑表演……带来一场国际范儿的狂欢。
“每天的节目都不同,能体验到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情。”大连女孩王璐璐说。
在“超级PENG”酒墙现场,集中了超300款精酿啤酒,围满前来畅饮啤酒的游客,酒墙被布置成五颜六色,极具视觉冲击力,每面墙上标注着当前区域的啤酒品牌和口味。
花式篮球、跑酷、轮滑、格斗、啦啦操等10多项国际国内赛事在啤酒城轮番开赛。“搏克大赛”赛场上,选手们脚蹬蒙古靴,捉、拉、扯、推、压,使尽全力搏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力量对抗视觉盛宴,看得青岛市民王林手心冒汗,直呼:“过瘾!”
啤酒城日益完善,青岛啤酒节开始打造IP。
“青岛国际啤酒节必须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来放大价值。”负责金沙滩啤酒城建设和运营的青岛黄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书武说。他们与中央美院合作,于2019年创意推出了“哈舅”“哈舅妈”IP卡通形象,在啤酒城布置了11处网红打卡点,2020年又推出了“哈舅”大本营旗舰店。
“哈舅”,取材于青岛人唤“喝酒”为“哈酒”。目前,“哈舅”IP已形成“哈舅”家族,创意设计的1000多款文创产品,销售火爆。
啤酒节搭台,经贸唱戏。啤酒节真正成为经贸交流的平台。青岛国际啤酒产品展交会、甘肃武都和岷县举办的农特产品展、40多个国家1000多款品牌啤酒,竞相在此展销。
“本地各种投资洽谈会、峰会也集中在这个时间举办;外地的小龙虾节、旅游推介会也纷纷向这里云集,都为了‘蹭’一把啤酒节的流量。”刘书武说。
啤酒节溢出效应开始显现,各个区市都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啤酒节。
“历史街区的‘上街里’啤酒节,风从海上来啤酒节,游船上的海上啤酒节,中山路1号的艺术啤酒节,后海的‘多巴胺’啤酒节,团岛湾和浮山所的农贸市场啤酒节……”时任市南区文旅专班负责人的王宏说,市南区通过多个场景打造了全域啤酒节IP,向全国推介全区文旅资源。
夕阳西下,行走在风从海上来啤酒节举办地太平角,随处可见风格迥异而又典雅明净的各式建筑。树影婆娑、光影斑驳,太平湾畔潮起潮落、浪涛声声;走进比利时领事馆旧址庭院,聆听着爵士音乐会,品酌一杯精酿啤酒,卸下疲惫,邂逅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