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最后这块“黄金宝地”,能否成为青岛版的“深圳前海”?
万众注目的张村河片区,整体设计规划终于揭开了面纱。
在这个以张村河水系为脉络,融合现代产城理念的城市规划中,我们看到了对标国际、国内最前沿重点片区的雄心。
对于张村河片区的未来,人们有很多期待,如果找一个可类比的参照系,被誉为特区中特区的“深圳前海”无疑是最合适的。
不管是从区域定位、创新基因,张村河片区有着成为青岛版“深圳前海”最大可能。那么,它又凭什么能担得起这一份期待呢?
张村河片区效果图
01
基因
青岛版“深圳前海”,为何会是张村河?答案并不复杂——首先是基因。
两者有相似缘起,都是在一张白纸上绘蓝图。深圳前海合作区于2010年8月全面启动建设,彼时,深圳经济特区已成立30年,历经30年的高速发展,城市面临着土地和空间资源缺乏的难题,尚是“一张白纸”的前海区域成为破题的“最优解”之一。
张村河片区同样如此,本轮改造前,除北侧株洲路外,这里集聚着12个“城中村”,是青岛东岸城区规模最大的连片存量用地,可以称得上青岛中心城区最后的“黄金宝地”。2024年是新崂山区成立30周年,历经30年发展,崂山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长情况领跑全市。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例,2023年,该区以仅占全市3%的陆域面积创造了青岛市约1/6的财政收入。
不管对崂山区,还是青岛市,在中心区域发展中都急需新的产业空间,总面积约28.5平方公里的张村河片区,成为机遇所在。
相似的基因还有创新的产业。深圳前海启动建设之时,深圳已经聚焦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搭建起了比较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以及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
而张村河片区的创新产业发展基础甚至尤胜于当年的前海合作区——张村河北岸的株洲路,是青岛最早的“科技大道”。1992年,有着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称的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正式开园。如今,这一区域周边已经成为青岛上市公司最集中的区域,包括海尔、特锐德、华仁药业、国林科技、海泰新光、康普顿、青岛银行、青农商行、城市传媒等上市公司在内,大部分都是青岛新兴产业的代表公司。
历经10余年发展,如今的前海合作区生态宜居、人才涌动、科创氛围浓厚,已从一片滩涂发展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张村河片区的未来,是否能担得起青岛的期待呢?
张村河片区效果图
02
蓝图
市场经济体系下,对一个区域的发展潜力及前景的评估,资本流向可以提供最具说服力的依据。比如,土地拍卖。
本轮改造伊始,张村河片区便成为青岛土拍市场的焦点。以2023年张村河LS0603-046住宅地块拍卖为例,9家房企及房企联合体经过136轮竞拍,最终触发熔断,熔断总价20.55亿,刷新当时的崂山宅地成交纪录。
而被众多房企看好的这片地区,在刚刚发布的张村河片区规划中,正处于以合肥路为轴的宜居组团区域。
张村河片区总共28.5平方公里规划,由北向南定位为“北产、中服、南居”——北部以株洲路为轴,打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大产业组团;中部沿张村河两岸,打造产城融合的公共服务与活力带;南部就是以合肥路为轴打造六大宜居组团。
在这一“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片区之内,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文居住、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产业方面,通过承接松岭路科创大道的功能外溢,协同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青能所等高校院所资源,做大做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大产业链条,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探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更多新质生产力;
生态方面,片区规划了覆盖全域的串山连水的慢行道网络,为居民提供可骑行、可漫步、可赏景的好去处,“推窗见绿、出门即景”,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交融;
居住方面,片区提出要落实“好房子”理念,建设全龄友好型、青年创业型等多样的居住产品,满足各类人群的生活需求,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新一代高品质居住区;
公共服务方面,片区将集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满足创新人才、本地居民等各类人群需求。构建“两横三纵”的高快速路网体系与“四横八纵”的主干路网体系,打造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现代交通网络。
功能布局结构图
03
期待
然而,要打造青岛版“深圳前海”,除先进规划的引领,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亦是重中之重。
回顾前海合作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前海合作区在区域治理、营商环境、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要领域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在关键环节先行先试,从而让前海成为现在的前海。
见贤思齐,张村河片区的未来,同样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在产业链层面,张村河片区重点发展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大品牌产业,都已经建立了“链长制”工作机制,每条产业链由区四大领导班子主要领导或区委常委担任链长。顶格推动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相关工作落地落实。
对于片区内规划建设的四大专业园区,崂山区推行“管委会+专班+平台公司+基金”运行模式,由青岛高科园管委总牵头,同时搭建“1个工作专班、1套园区规划、1组产业基金、1支专业招商团队、1套综合政策”的“5个1”工作机制,推动专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
对张村河片区,我们还有更多的期待,期待蓝图的落地,期待产业的崛起,期待更宜人的环境和更“好”的居住……
让我们拭目以待。
区域内交通体系示意图
(记者 衣涛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