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出台方案 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2024-07-02 13:2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日讯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6月印发《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国内首个系统谋划和推进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集聚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今天,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青岛市人民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对《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充分发挥青岛市海洋特色资源和算力、数据、应用场景等优势,抢占人工智能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推动青岛在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中走在前列。

《实施方案》主要包含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其中,总体目标为重点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五个“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关键要素支撑地、头部企业集聚地、应用场景示范地、产业生态优化地。围绕总体目标,提出了实施科技创新攻关、关键要素整合、产业集群发展、应用场景开发、产业生态塑造五大行动,并细分为15项重点任务,从底层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和产业生态建设形成有序的实施路径。同时,成立由市政府相关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及科研院所、头部企业为成员单位的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推进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集聚区建设。

根据《实施方案》,青岛将构建包含“瀚海星云”大模型在内的基础大模型矩阵、以“问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为代表的N个行业大模型和X个重点应用场景的“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力争到2026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000P,存储总量达10EB;将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成在全球彰显海洋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把青岛蓝谷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算谷、智谷、数谷。到2026年,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加速形成,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在国内国际上的首创性、引领性、示范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海洋产业具有广泛综合、跨界融合、多维联合等特性,‘AI+海洋’能够全面赋能应用场景创新,精准推动相关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治理等领域相互融合、交叉催化,实现革命性地聚变嬗变。”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表示,青岛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三,集聚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有责任、有能力来引领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迫切需要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来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不断巩固和扩大青岛海洋发展的独特优势和领先地位。因此,正加快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充分发挥青岛在海洋特色资源、算力、数据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推动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山东港口作为青岛市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应用大模型技术应用的丰富场景。特别是近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建设了智能算力资源‘一朵云’、信息高速传输‘一张网’,全力推进数据治理,统一建设了数据中台,建立了各类数据标准187项,汇聚数据模型及应用20余个,提供数据服务1000余项;建成了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干散货、件杂货等传统码头正在加快智能化改造,这些都为港口大模型的建设奠定了业务、数据、算力方面的坚实基础。”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子青介绍,当前,正按照统一部署,大力推进港口行业大模型建设,目前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编制港口大模型整体发展规划。结合港口行业特色与自身实际,与国内顶尖高校院所和头部企业一起编制《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对港口大模型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后续建设实施。二是正在开展港口大模型试点建设。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归纳形成了港航服务、港口生产、设备运维、平安港口等10个大面、近百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先期选取了法务风险防控、设备智能运维、辅助经营决策等典型场景进行试点建设,已完成港口大模型基础平台搭建和功能开发,将陆续上线试运行。三是积极推进港口大模型产业生态建设。港口应用场景多、业务需求复杂,将采用1+N开放合作模式,开放应用场景,与行业企业和高校院所开放合作共同推动港口大模型建设应用,构建有场景驱动、有项目牵引、有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

“瀚海星云”大模型和“问海”大模型是青岛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的重点。崂山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周生辉介绍,“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是一款面向国产新一代超算平台研发的多模态泛领域科学人工智能大模型。崂山实验室研究团队发展了用数据流计算模型组织从芯片到系统超大规模异构计算的方法,支持高性能、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计算,解决了在高度复杂的国产异构平台上实现高效能计算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人工智能基础软件swFLOW,打破了支撑融合计算的软件生态瓶颈。在此基础上,通过面向新一代超算架构的模型适配与优化,“瀚海星云”大模型充分发挥了新一代超算芯片和系统的架构优势,突破了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受算力资源规模严重制约的“卡脖子”难题,开展了千亿以上参数大模型分布式训练,构建起国产自主科学智能底座。以“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为基础,可以垂直赋能N个应用领域及X个应用场景,形成"1+N+X"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用于加速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问海”大模型作为“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中的海洋领域大模型,聚焦海洋科技前沿和产业应用的重点场景,打造海洋智能数字孪生系统。“问海”-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旨在提升海洋环境透明能力,为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该模型以全球海洋再分析数据集作为训练数据,结合窗口注意力机制算法,显式嵌入了大气对海洋的驱动作用、地形对海洋的约束作用以及海水运动的缓变特性。研究团队依据国际权威海洋预报性能评估框架IVTT,对‘问海’大模型的预报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并与国际顶尖机构发布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使用再分析数据产品作为模型初始和边界条件下,问海大模型在多个主要预报指标上优于数值预报产品,表明‘问海’大模型的预报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问海’大模型相较于数值预报模型在计算效率方面提升了1000倍,极大地节省了计算时间和能源消耗。”周生辉说,未来,崂山实验室将围绕海洋科学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持续开展研发,持续发展“瀚海星云”基础大模型,不断夯实国产科学人工智能底座;持续完善“问海”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提供更准的预报精度,更长的预报时效,更高的解析能力;加快构筑“问海”大模型体系,研制气候预测大模型,海洋生态预报大模型,极地海洋大模型等,为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2023)》发布 青岛获评“海洋资源机遇之城”

2024-07-02    中国日报

济南、青岛、临沂已可申领机动车电子行驶证 可用于办理窗口业务

2024-07-02    齐鲁壹点

雷暴、大风、冰雹……山东发布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预警提示

2024-07-02    青岛新闻网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 青岛世博园景区童梦园、环球嘉年华今日暂停运营

2024-07-02    青岛世博园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 7月青岛机场新增加密30条热门航线

2024-07-02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民生在线: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冯伟7月4日在线网谈

2024-07-02   

青岛新开422路公交线 方便市民通勤、就医

2024-07-02    齐鲁壹点

青岛崂山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部分街道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2024-07-02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