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青岛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以上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均将进一步提高。“双碳”背景下,我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长如何控制?如何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近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5个部门印发的《青岛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给予了明确指引。
《方案》明确,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建设方式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基本形成;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系统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成为当务之急。《方案》中明确,合理布局地铁轨道交通、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绿色慢行交通设施,主城区道路网密度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到2025年,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数达到351.6公里;到2030年,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数突破500公里。坚持推动城市更新,建立完善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长效机制。
在绿色生态城区打造方面,鼓励新建城区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深化重点片区绿色低碳建设,集中连片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鼓励由低碳向零碳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崂山生态健康城等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支持中德生态园未来城D2组团等有条件区域探索向零碳试验区转型。到2025年,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城区不低于5个,零碳试验区不低于1个。
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在城市新建住区中推进完整社区创建,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推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等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引导可再生能源进入社区能源消费终端。到2030年,全市完整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既有居住社区配建相关设施,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结合上级政策要求和辖区实际,适度推进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再细分来看,还要发展绿色低碳住宅,推行高品质住宅建设,让绿色成为住宅底色,城镇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全面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高品质住宅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间,鼓励大开间、小进深,充分利用日照和自然通风。
协同开展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案》提到,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控制县城建设密度与开发强度,统筹县城、中心镇、特色镇、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推广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建设方式。推进县城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县城风貌与自然生态景观、农林牧业景观有机融合。
还要建设绿色宜居乡村,推行乡村建设评价机制,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实现“多规合一”,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坚持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每年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培育一批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到2025年,打造省级示范村100个。
“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也是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方案》提出,以崂山区为试点推动绿色农房建设,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绿色农房进行设计和建造。鼓励就地取材和利用乡土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材。
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水平
建筑领域的碳排放是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有专家提到,一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含建筑材料生产、建筑建设施工、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三个环节。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三个阶段的碳排放比重分别为28%、1.0%和21.6%。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6%。
因此,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水平至关重要。
《方案》明确,要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将星级绿色建筑与“好房子”建设相结合,城镇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和商品住房项目全面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以上,80%以上县级及以上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
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比如以西海岸新区、崂山区为试点,规模化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到2025年,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20万平方米以上。鼓励建设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低碳、零碳、产能建筑。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居住建筑,结合居民意愿应改尽改。
在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方面,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空气能、潮汐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引导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推动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应用绿色建材。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到2025年,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广采用绿色建材,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30%。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推进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提高建材循环利用率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