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达海向世界!看山东这座城“画”出新发展曲线
六月的日照,湿润的海风从太平洋吹来,拂动着停泊在港口巨轮上的彩旗。每天,一艘艘从日韩、中东、欧美等地驶来的船舶,到日照港卸下货物后,又拉满中国生产的商品,驶向世界各地;卸到日照的货物,则坐上开往内陆的列车,奔向中亚和欧洲消费者的手中。
日照濒临大海,有天然深水良港,又背靠黄河流域和广袤的亚欧大陆腹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近年来,日照市把自身发展同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在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积极发挥港口枢纽平台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构建起了‘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南亚、欧洲’的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说。
2023年,日照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9亿吨、集装箱626万标箱,瓦日铁路货运量再次突破1亿吨;山东港口日照港跻身全国沿海第6大、全球第7大港口。今年第一季度,日照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493万吨,同比增长6.3%,集装箱量173万标箱,同比增长15.3%,实现首季开门红。
打造沿黄地区最便捷出海通道
4月,180台来自黄河岸边城市聊城的中通客车在日照港顺利装船,发往沙特阿拉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黄河流域客户通过日照港进出口产品。今年1—4月,日照港机械设备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44%。
日照有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瓦日、新菏兖日两条千公里长的重载铁路,直通内陆腹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日照积极主动作为,根据港口货物特点和沿黄地区企业实际需求,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港口功能布局,服务黄河流域地区经济发展。
为保障沿黄区域企业的外贸需求,日照先后开通了到韩国、东南亚、日本和俄罗斯等的外贸集装箱航线,2023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26万标箱,比上年增长7.9%,其中外贸完成59万标箱,同比增长123.6%。
日照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向西经黄河流域主要城市一直到荷兰鹿特丹,海上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充分发挥在海陆空铁管道综合交通网络中的区位优势,日照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进出大海的门户。
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日照已经建成中欧班列日韩陆海快线集结中心、日照港“一带一路”集装箱公铁海联运示范工程、照蓉欧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线等。来自日韩的货物,经过日照海转铁,可以一路畅通到达欧洲。
着眼于提高运输效率,日照加强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港口、铁路运输优势,开通28条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和5条过境班列,50余个铁路敞顶箱站点,海铁联运“全程联运提单”方式将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实现“门到门”运输。
客户在哪里,港口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日照把“出海口”搬到沿黄“家门口”,大力布局物流园区和无水港,加强与各地方政府及铁路局合作,配合山东港口集团布局37个内陆无水港,向西拓展陆地“港口”,全面扩大开放合作。
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三大枢纽
放大自身优势,加快港口产业集聚发展,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日照围绕做强枢纽经济、通道经济,陆续提出建设“三大枢纽”,即打造北方能源枢纽、黄河流域陆海联动转换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安全。近年来,日照坚持油气煤并举、实体与虚拟融合,聚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集聚、运输、储备、交易、生产(转化)五大能力,全力打造全国北方重要综合能源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供应中心。
山东港口日照港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沿海港口,今年以来,煤炭供应除国内生产量稳定增长和进口煤炭大幅增加以外,瓦日线等多条铁路运输能力不断增加,对港口煤炭储存、保供起到了支撑作用。一季度,山东港口日照港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18.8%。
日照港原油业务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油供应保障、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等重任。随着第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式投产,日照港岚山港区成为全国港口首个拥有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单一港区。
依托5条原油长输管线、1700余万立方米仓储能力,日照港的原油接卸量占全国进口油总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原油运输港口、中石化进口原油的第一大口岸和山东地炼企业重要的原料进口通道。一季度,日照港原油业务吞吐量同比增长17.9%。
如今,日照的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速,石油集储运水平居全国前三,煤炭集储运水平居全省第一,太阳能光伏和海上风能装机大幅提升,LNG接收、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制氢装置实现突破。“十四五”期间,日照共有66个综合能源项目投入建设,总投资额850亿元。
在黄河流域陆海联动转换枢纽建设上,日照规划“两纵三横”的铁路集疏运网络,纵向已建成青盐铁路、岚山疏港铁路,横向已建成新菏兖日铁路、瓦日铁路、坪岚铁路,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竣工通车。
得益于铁路网络的逐步完善和海铁联运能力的提升,日照港铁路重来重回利用率达97%以上,年铁路集疏能力超过3亿吨,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日照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已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借助日照港“陆海联动、承南接北、东西互济”的独特优势,日照正提速发展“通道+枢纽+网络”多式联运,聚力抓好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目前正在推进中的中谷综合物流园项目,将建设集港口、铁路、公路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高端物流产业基地和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区。
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城市迈进
日照因港设市、依港而兴。站在建市35周年的今天,日照提出港产城融合发展,全力做好“强港、兴产、活城”三篇文章,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城市迈进。
正是依托港口优势,日照先进钢铁制造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等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日照正加快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山钢日照精品基地二期项目落地,日照钢铁集团投资100亿元,用于钢铁冶炼制造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眼下,日照的大宗商品贸易方式正在发生变革,链条在延伸,服务在升级。以铁矿石为例,日照港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单一进口港,2023年矿石进口1.45亿吨,占中国进口量的13%;是中国矿石品种最全的“矿石超市”,主要服务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沿黄省份的100余家钢铁企业。为提升服务质量,日照从矿山直接进口铁矿石到港进行混矿、中转、销售,根据腹地钢企差异化生产需求,提供包括长协矿装卸、期现货采购、公铁水管疏运、混配筛分在内的全链条服务。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日照加快港口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亮点,打造的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大宗商品交易结算、产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信用保险等综合增值服务。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与日照银行共建“港云仓”电子仓单综合服务平台,已在铁矿石、焦煤等港口优势货种上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化的电子仓单融资业务落地,形成了大宗商品融资业务的“日照模式”。
日照港自身也在加快推进港口流程化、智能化、无人化改造升级进程,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大宗干散货是日照港口装卸的主要品种。日照按照智慧绿色发展思路,开创全球规模更大、货种更全、工艺更强、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全自动化智慧绿色大宗干散货码头作业新模式。建成10大类、50余台套自动化装卸设备,实现装卸工艺全流程无人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传统作业区的3倍;码头装卸效率同比提高36%,泊位利用率同比提高41.5%。
日照还创新绿色高效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件改集”,建成国内目前集成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智慧绿色“散改集”工艺系统。打造港口作业新能源保障系统,加快推进光伏、风电、氢能项目建设,绿能替代达到50%以上。(记者 吴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