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探路“完整社区” 不只是补齐“短板”

2024-06-06 08:44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青岛探路“完整社区”,不只是补齐“短板”

崂山区朱家洼社区、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作为全国试点,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社区服务样板

何为“完整社区”

●一个完整的社区应该包含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应有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如便利店、菜店、食堂、理发店、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等。此外,完整社区还要有较为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并配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

●住建部印发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明确了完整社区的建设要求:应包括一个社区综合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个托儿所、一个老年服务站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综合超市、多个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以及其他便民商业网点等。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建设完整社区是城市资源、服务和管理层级逐步下沉至社区的关键举措。

统计数据表明,一天之中,城市居民约有四分之三的时间会在社区度过,老人和儿童在社区的时间更长;到2035年我国将有约70%的人口生活在社区——透过这组数据可以直观看出,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生活的体验和质量。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充满期待。如今,从社区食堂到托育中心,从完善硬件到理顺机制,中国城市社区正在经历从“居住社区”到“完整社区”的进化。

2022年,住建部、民政部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2023年7月,住建部等七部门发布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用两年时间建设106个完整社区,其中,青岛有崂山区朱家洼社区、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在内的两个社区入选。不管是买菜、理发,还是送孩子上幼儿园,出门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完成,如此便利的完整社区生活,正在逐步铺开。

到底什么样的社区才能称得上“完整”?完整社区将给居民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又和“15分钟生活圈”有什么关联?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深入采访。

既有硬件,又有软件——

完整社区内涵丰富

“完整社区”,这一说法最早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在2010年提出。他认为,社区不仅包括住房问题,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内涵非常丰富,应是一个“完整社区”概念。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体来说,一个完整的社区应该包含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应有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如便利店、菜店、食堂、理发店、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等。此外,完整社区还要有较为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并配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

从空间尺度的角度看,社区之“完整”,关键在便捷。这就意味着完整社区的建设应以居民步行5至15分钟可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住建部印发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明确了完整社区的建设要求:应包括一个社区综合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个托儿所、一个老年服务站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综合超市、多个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以及其他便民商业网点等。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建设完整社区是城市资源、服务和管理层级逐步下沉至社区的关键举措。“打造完整社区有利于推动城市基本生活单元升级,促进城市服务精细化。这不仅是关注居民综合需求和宜居满意度的具体表现,也是优化调整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解决不紧凑、不舒适、不宜居等诸多‘城市病’问题的重要举措。”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旻说。

对于建设完整社区,有些人还存在这样的疑问:它与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的“15分钟生活圈”有何区别?

如果说建设“15分钟生活圈”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那么建设完整社区则是为了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二者之间也有很强的联动潜力。“概括来说,‘15分钟生活圈’侧重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是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完整社区则是从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统筹社区建设,更注重社区的完整性、均衡性和动态发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为,二者互为助益,完整社区既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为“15分钟生活圈”提供了建设、服务和管理的平台,而“15分钟生活圈”又丰富和完善了完整社区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在国内,厦门、沈阳、上海是较早一批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探索的城市——厦门市开展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行动,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形成了“六有、五达标、三完善”的完整社区指标体系;沈阳市开展了“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到城乡社区,基本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上海市则以“小规模、低影响、渐进式、适应性”模式构建“15分钟生活圈”,引导社区规划师、设计师与居民共同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小改善,建设了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

如今,青岛结合城市体检,依托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积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工作。针对不同类型试点项目,从满足人本需求的角度,因地制宜编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目标,去年确定了13个老旧街区改造试点项目,总计130多万平方米,占当年计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面积的七分之一。“目前青岛完整社区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将重点打造崂山区朱家洼社区、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试点项目,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下一步还将结合住建部关于完整社区建设部署要求和先进城市经验,从青岛社区建设实际出发,从规划体系、配置标准、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资金统筹保障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循序渐进推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完整社区建设不单纯是建一个社区食堂或托育中心,而是一项系统工作。实践表明,推进得好的城市和社区,基本都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障。在建设完整居住社区的过程中,各部门应建立协同机制,将完整社区建设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托育设施建设、充电设施建设、“15分钟生活圈”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起来,协同推进。

补齐短板,全龄友好——

“一老一幼”是重头

每天下午3点,家住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的67岁居民李金令都会前往家门口的社区活动中心,和团友一起排练胶州地方传统戏剧——茂腔。排练完后,他从小区出发,不到15分钟便准时到达家附近的小学接孙女放学,顺路还去菜市场买了晚饭的食材。

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开设了舞蹈、剪纸非遗等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

“现在生活太便利了,我们老年人去理发、理疗、买药,孩子们上培训班、托管,都不用出小区大门。”李金令笑着说,每天出门溜达着活动筋骨的功夫,就能把所有事都顺道办完,生活既充实又不会太累。

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居民在邻里餐厅就餐。

老年人与儿童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做到既“适老”又“适幼”是关键,应充分利用服务设施解决老年人与儿童的“急难愁盼”。比如困扰社区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不少城市结合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等,因地制宜建设社区食堂、社区老年助餐点等设施,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提供助餐服务,切实解决了“一老一幼”最关切的问题,形成了广受社区欢迎的“老幼食堂”。

近日,记者走入崂山区朱家洼社区助老餐厅时,临近午餐时间,五个荤菜、五个素菜以及各类面点陆续出炉,香气扑鼻。记者注意到,明亮干净的助老餐厅内,墙面上设置了扶手等适老化设施。“目前我们每天面向居民供应早餐和午餐,菜品比较清淡,更适合老年人的口味。”据朱家洼社区助老餐厅运营经理张俊龙介绍,正常一份套餐15元,对于60岁以上老人,助餐机构会减免3元,针对65周岁及以上崂山区户籍老年人,每顿还可以再享受最高6元(含市级3元)就餐补贴,如此算下来,一份套餐仅需支付6元。

崂山区朱家洼社区建有四点半学堂,打造家门口、一站式的综合素质教育服务中心。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一餐热饭”到“幸福驿站”,朱家洼社区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还建有老年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为不方便活动人群提供居家生活辅助、保健等服务。针对孩子,社区还建有四点半学堂,打造家门口、一站式的综合素质教育服务中心,负责孩子放学后的接送托管及作业辅导,同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解决社区孩子看管问题,形成儿童友好的完整社区。

崂山区朱家洼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朱家洼社区规划师团队成员何金山一直参与朱家洼社区完整社区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在他看来,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完整社区的核心就是围绕人来展开,既补短板又提品质。“补短板”就是补养老难、托育难、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品质”就是合理规划建设休闲步道、口袋公园,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优化服务,探索“大物管”模式——

增强居民归属感

一个完整社区的打造,绝不仅靠硬件设施完善,更要优化软件服务,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作为全国首批完整社区试点项目之一,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包含市南小区、教师新村、涝洼花园等5个小区,是胶州市首个居民过万的社区。“我们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持续优化社区居住环境。结合群众需求建设了市民驿站,设置党代表工作室、休闲区域、棋牌室、剪纸非遗空间、老年人活动室、亲子乐园、阅读空间等,用于市民生活、组织活动等。此外还结合此前的老旧小区改造,对路面、人行道等环境设施实施提升改造,完善配套公共停车场及设施建设,完善盲道、栏杆扶手、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公厕等适老化设施设备。”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党委书记焦元元说。

在完整社区建设过程中,不少社区还通过多种方式把健全社区治理机制也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实施。

在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广场夜话”活动中,居民畅所欲言。

前不久,在市南小区社区中心小广场上,新一期“广场夜话”如约开展,“高大姐,您上次夜话提到的楼层墙皮进水脱落问题给您解决了没?”“解决了,当天晚上咱物业就带人对进水问题展开排查,前几天墙体干透后重新粉刷了墙面,还有‘胶心办’小程序的工作人员专门电话回访,非常贴心。”小区居民高女士高兴地对社区网格长说。

这是市南小区社区搭建的“广场夜话”服务平台,目的就在于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不仅如此,该社区还将社区党委与大物管、业主委员会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转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专门打造“共建共治中心”“居民协商议事厅”等工作室,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效能。

社区完整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更强了。今年85岁的张连炜是市南小区社区的老居民,自退休后他便利用空闲时间免费帮邻居维修各种电器,2013年,在街道的帮助下,社区腾出一间房子成立了“连炜志愿者服务工作室”。如今的“连炜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划分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8大支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整个社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良好氛围蔚然成风。

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焕然一新。

“我们还专门开发了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易生活助手’小程序,赋能小区内快递代收、便利超市、生鲜配送、家政等34种生活场景,实现‘1分钟接单,10分钟到场’。”焦元元介绍,如此一来,居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智慧社区带来的便利生活。

据胶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服务科负责人陈昭远介绍,在总结市南小区社区建设试点经验基础上,如今胶州市相关部门还会同阜安、中云、胶北、三里河、九龙5个街道,进一步摸底梳理了新立街、河头源、杨家林、绿城·春晓苑、鑫汇新都5个硬件、软件配备较好的小区作为“完整社区”建设项目,接下来拟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大物管”模式推进等工作实施打造和提升,努力打造“完整社区”建设的“胶州模式”。

总而言之,社区是城市生活的细胞,只有“细胞”健康,城市这个“生命体”才能健康,进而才能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城市发展脉搏相融合相统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文/图)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惠企利民“双十佳”典型案例

2024-06-06    中国山东网

百盛大厦物业“易主”、太平路31号33号改造……“盘活”14处闲置商业载体释放能量

2024-06-06    青岛日报

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一期项目全面冲出“正负零”

2024-06-06    大众日报

中国空间站已连续731天有航天员在轨值守

2024-06-06    我们的太空

奔驰、宝马、奥迪新能源车大降价 “五折马”刷屏

2024-06-06    中国新闻网

青岛西海岸新区疏港高架拓宽工程1标段东半幅通车

2024-06-06    大众日报

雷阵雨+39℃高温!山东发布高考和端午节期间天气预报

2024-06-06    海报新闻

事关3.5亿辆电动自行车 迎来政策利好!

2024-06-06    国是直通车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