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开摩托艇、操纵无人机……穿上救援服,青岛“巧克力大爷”海边开讲啦!

2024-05-28 10:2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海边开讲“巧克力大爷”动手又动口

海上救生救援公益大课堂在音乐广场举行几位“巧克力大爷”展示多项水域救援技能

“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且呼吸停止,先清理口腔异物,吹气5次,立即进行人工呼吸……”5月27日,由山东省救生协会、青岛市救生协会、青岛世宝特澳利来救生队、青岛世宝特海骑士公益救援队主办的海上救生救援公益大课堂在市南区音乐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几位“巧克力大爷”开摩托艇、操纵无人机,展示多项水域救援技能,让市民游客大开眼界的同时,还上了一堂精彩的急救培训课。

操纵无人机救助“落水者”

5月27日,在市南区音乐广场附近海域,一场水面救援演练正在进行。

“救命啊!救命啊……”海面上传来呼救声,只见一名“落水者”随着洋流不断漂向远海。接到报警后,青岛世宝特澳利来救生队立即集结,队员们驾驶3艘救援舟艇向事发海域疾驶而去。到达“落水者”附近,救援队员顶着风浪,即刻展开救援。

“‘落水者’没有抓住绳包,立即抛投遥控救生圈!”救援人员先是向“落水者”投掷绳包,但因风大浪急,“落水者”无法抓到绳包,指挥员立即下令通过无人机向“落水者”抛出救生圈。接到命令,岸边的救援队员立即行动起来,伴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无人机拖拽着救生圈腾空而起。无人机飞手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屏幕,在短短几秒钟内,准确地计算出了风速与无人机应到达的高度,操纵无人机精准地向“落水者”抛出了救生圈。紧接着,救援队员驾船采用“U形”救援法,将“落水者”营救到救生艇上。

陈爱国(穿绿衣者)在演练中扮演“落水者”。

“现场有一名人员呛水,立即采取抢救措施!”救护小组早已在岸上等候,救生艇一靠岸,救护员第一时间对“落水者”进行了检查。随着“落水者”苏醒过来,救护员用担架将其抬上救护车。至此,这场快艇水面救援演练圆满结束。值得一提的是,演练中的“落水者”,正是在5月18日做出跳海救人壮举的青岛早报新闻人物——“巧克力大爷”陈爱国。

除水上摩托艇救援演练外,救援人员还相继展示了无人机抛投救生圈施救溺水者等水域应急演练。紧张、真实的演练过程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大家对救援队员使用的各种先进救援装备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现场示范抛掷救生圈

在音乐广场,青岛市救生协会救生救援总队队长时效杰被群众围在中间,他手拿一件橙色救生衣,向市民游客讲解救生衣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救生衣上面的这条绳子至关重要,绕过裆部系上可以防止救生衣脱落。抛救生圈时,需要将绳子另一端固定在结实牢靠的地方。”时效杰边说边作出示范,只见他用手抓住救生圈,身体向后仰,然后腰部带动全身发力,将系着绳子的救生圈准确地抛到“落水者”身前,随后将“落水者”安全营救上岸。

演练中,救援队充分发挥了专业海域营救技能,以“演”筑防,以“练”备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成功营救出“落水者”。“学会这些应急救助技能,遇到突发情况时就不会不知所措,甚至可以救人一命。”在现场观看演练的市民曹女士说道。“此次演练,搜救应急队员沉着冷静、技能熟练、井然有序,高质量地完成了应急救援工作任务,表现出了高度的专业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演练场景立足实际、贴近实际,进一步提升了岛城水域险情事故应急处置水平。”时效杰告诉记者。

“青岛暑期游客多,海边常发落海或被困礁石等险情,在水中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时效杰表示,开展海上救生救援公益大课堂目的就是教大家科学守护生命安全,力求让更多群众成为海边救护的“急救人”,同时也警醒市民和游客,提醒大家“心存敬畏,不能冒险下水”。

手把手教游客急救技能

“我最想学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这几个急救技能很有用!”来自江苏盐城的叶先生一家四口到音乐广场游玩,赶上了这场科普活动。叶先生和妻子在现场认真学习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叶先生直呼活动很有意义,他告诉记者,“这些急救技能平时没地方学,只在电视上看过科普,没有实际操作过,按压的位置找不准,力度也把握不好。这次活动现场,志愿者手把手地教我实际操作,真是太好了。”

救援人员在音乐广场向市民游客讲解如何使用救生衣

“大家知道心肺复苏的标准步骤是什么吗?”现场,山东省救生协会现场急救培训师刘新英向围观的市民和游客提问。有市民表示,虽然在网上看过相关的教程,但没有掌握急救过程中的细节。刘新英通过塑胶假人,向大家详细展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在实操环节,刘新英一边观看实操人员的动作,一边纠正错误。此外,她还一对一地向市民游客普及气道梗阻、止血包扎等日常的急救技能和急救知识。

“在进行心肺复苏前,一定要查看被救者的口腔里有没有异物,否则会导致异物回流到气管里,对被救者造成二次伤害。”刘新英详细讲解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细节。“没想到做心肺复苏这么累,我按了20下就按不动了。”大学生陈铭告诉记者,她学到了很多急救细节,如按压心脏时要伸直手臂、用手腕发力等。湛山街道居民秦先生则仔细学习了心肺复苏和创伤包扎技能,“我平时喜欢到海边游泳,这些急救技能很实用。”陈先生说。

刘新英告诉记者:“希望大家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能用到所学的急救知识。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走进社区、学校、楼宇、企事业单位等,致力于将应急救援知识普及给市民群众,以点带面,让‘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

/延伸/

“巧克力大爷”穿上救援服

在此次演练中扮演“落水者”的“巧克力大爷”陈爱国表示,开设海上救生救援公益大课堂很有意义,能让市民和游客了解更多专业救生知识和技能,也为“巧克力大爷”更好地救助落水者提供了有效帮助。“通过救援队的指导,我学会了很多救援小技巧。不仅是我,他们都是活跃在青岛沿海一线的‘巧克力大爷’。”陈爱国指着一旁的青岛世宝特澳利来救生队、青岛世宝特海骑士公益救援队的队员说道。记者看到,他们的皮肤都晒得黑黑的。队员们笑称:“我们与‘巧克力大爷’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件救援外套。”

活动现场,青岛市救生协会为青岛世宝特海骑士公益救援队授牌。“我们救援队有20余名队员,每年在海边参与救援超过20次。队员们皮肤晒得黑黑的,平均年龄超过55岁,也是网友口中所说的‘巧克力大爷’中的一员。当外地遭遇自然灾害时,我们也会及时支援,比如之前去河北涿州、霸州水灾救援,转移救助被困人员上百人。”青岛世宝特海骑士公益救援队队长王云新说。

/链接/

浴场游玩看准挂旗颜色

几位“巧克力大爷”接受记者采访时,现场给游客们上起了“浴场安全知识科普课”:“大海潮汐是有规律的,每24小时50分钟会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很多游客因不了解潮汐规律被困礁石上,一旦解救不及时,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此外,下海游玩时要注意观察浴场挂旗的颜色。绿色旗是相对安全的标志,意味着海面较为平静,适合游泳;挂黄色旗是提示游人注意安全,通常会有轻微危险因素,例如有小浪等,游泳者需要谨慎行事;挂红色旗时禁止下水,通常表示有大浪、急流或者潮汐不稳定。有时候来了大浪,游客喜欢去冲浪,但海浪的后撤力很大,一个浪头就可能把人卷进深水中,不会游泳的人就危险了……”(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邹忠昊 见习记者 付钧男)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

2024-05-2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科技赋能点亮“文化青岛”全息图景!深圳文博会期间,青岛展区人气爆棚收获满满

2024-05-2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民生在线:青岛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全记5月30日在线网谈

2024-05-28    民生在线

2024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主论坛

2024-05-28   

青岛众多00后进入养老行业,为老人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自己也在被点亮

2024-05-2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浮山后“顶流”新品亮相 这才是真正的财富“收割机”

2024-05-28   

久坐伤身,快来学习这套肩颈腰椎舒缓操 | 科普时间

2024-05-28    健康中国

书记市长见证!青岛卡位“人工智能+海洋”发展高地

2024-05-28    青报观象山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