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青岛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在全市园林和林业、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等系统中引发热烈反响。
盘活城市山海路,实现滨海绿道全部串联
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耿以龙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市园林和林业局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青岛“山、海、城”自然生态基底,高标准开展公园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通过滨海绿道建设、山头公园建设、口袋公园建设、林荫廊道建设,在市民身边见缝插绿,打造显山透海、绿色环绕、生态利民的城市空间。自开展公园城市建设以来,共建设城市绿道263公里、山头公园66个、口袋公园162个、林荫廊道110条、立体绿化240处,持续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绿色空间。
“公园城市建设是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耿以龙说,市园林和林业局将持续发力公园城市建设,盘活城市山海路,实现滨海绿道全部串联,建设好“小而精”的口袋公园,推进综合公园、园艺体验公园建设,不断完善太平山、浮山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公园+”系列活动,实施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让城市拥有更多绿色活力,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增加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市民宜居的幸福指数。
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建设
城市更新,重在惠民。近年来,青岛市积极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持续聚焦市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推动建设一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更新建设,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和痛点出发,解决好居住、出行、停车等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保岚说。
围绕城市更新建设,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聚焦群众关切和城市发展短板,真抓实干,在旧城旧村改造、市政设施和停车设施建设等诸多民生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以市政道路建设为例,重庆高架路、辽阳快速路、杭鞍高架路二期、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等一批市政道路项目陆续建成投用,东岸城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建设重点攻坚任务——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攻坚,完善“一老一幼”等配套设施,为居民营造更优质的居住环境;推进市政设施建设攻坚,持续“畅通骨干路、打通微循环”,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攻坚,通过“增量”与“挖潜”并重的方式,进一步缓解群众停车难题;推进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开展综合治理,营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滨水空间;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攻坚,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再聚“烟火气”,重振老城区。
突出海洋特色,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多措并举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峰表示,海洋旅游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丰富海洋业态、培植海洋文化、拉动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既是适应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海洋文明故事的必然要求。青岛山海相连、岬湾相间、海岛众多,海岸线绵延曲折,具有发展海洋旅游的天然优势。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结合全国旅游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把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贯彻落实到青岛海洋旅游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生态优先、海陆统筹、区域联动、业态融合”理念,以青岛12000平方公里海域空间为核心,统筹海岸线、海湾、岬角等相关陆域空间,高水平编制出台海洋旅游总体规划,持续塑强海洋旅游品牌优势。在提升海上旅游、突破海岛旅游、做精滨海旅游和壮大邮轮旅游等方面聚力,全力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亮丽名片。
青岛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舵表示,海洋是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更是青岛市最突出的特色优势。打造青岛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必须打好“海洋”这张牌。目前,青岛旅游集团在码头资源整合工作中取得了新成效,在提升海上旅游品质上迈出关键一步。青岛湾栈桥码头正式启用,灵山岛码头合作运营进入筹备阶段,崂山旅游码头建设多方联动推进;全国首创“海上巴士全城通”,第一次将青岛新老城区码头“一站式”联通,实现游船、公交和地铁一票通城。青岛旅游集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联合各界资源,培育海上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通过资源整合、运力提升、联合运营等方式,激发海上旅游新质生产力,用海上旅游连接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刘栋 马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