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澎湃!探寻逐“绿”前行的山东路径
这个春天,山东的绿意不仅藏在竞芳菲的百花中,还藏在澎湃激昂的生产力中。生产车间整洁干净,自动化设备整齐排开,机械臂不知疲倦地挥动,这样的场景,在山东的企业工厂中随处可见。5G、AI、大数据等技术重构多种工业生产场景,带来绝对秩序和高效运转。
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各地高标准推进先行区建设。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传统能源大省到以领跑者之姿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塑造发展新优势。
山东做对了什么?4月22日至30日,“行走先行区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举行,探索山东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模式。
绿色转型:抢抓新机遇
在山东,进行绿色低碳化转型,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于步子“快不快”、路子“准不准”的问题。设备升级、流程变革,大量制造业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进行技改,成为山东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强力引擎。
木片也能制作成衣服。在德州市夏津县的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可再生的木、竹为原料,通过自主研发与国外引进优化结合,采用世界领先的溶剂纺丝干法工艺,生产过程接近“零”排放,能耗降低30%左右。
百米就能练出高精度铜。在东营市地山东中金岭南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两段短流程炼铜工艺技术,改变传统三段炼铜工艺流程,可实现节能23%,年产40万吨“绿”铜。
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可以为农业种植增产。在聊城市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由粉煤灰和煤渣制造成的砌块,直接应用到樱桃种植大棚,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输送到大棚里精准供暖,促进植物生长。
在山东,绿色低碳技术的前沿影响力也正不断扩大辐射,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赋能产业链蝶变,打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更大空间。
华星精密生产的新型轮边驱动电动车桥创新改变了电动桥的机械结构,降低整车自重的同时,实现车辆百公里能耗降低5%,整机运行成本降低12%,载货能力提升10%以上。国瓷材料生产的蜂窝陶瓷,可以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颗粒捕集、废气处理等领域。
节能设备、降碳技术、智慧工厂,山东工业绿色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
绿色能源:风光无限好
能源消费端做“减法”的同时,山东也在供应端持续围绕绿色化做“加法”。2023年全省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934.9万千瓦、总规模达到9395.8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398.3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正不断攀升。
在因油而生的东营,碧海之上一排排白色“大风车”迎风旋转,涌动绿能,盐碱荒滩之上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拔地而起,建成并网后每年可发绿电313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00万吨。在因煤而兴的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生产正“热”,锂电企业发展道120家,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增长80%以上,落地枣庄仅一年多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正式量产可供应领克、沃尔沃、Smart等多款车型的纯电动汽车电芯产品。
当年落地当年生产,瞄准新能源赛道,各地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掀起项目投资建设加速跑热潮,不断培育起山东绿色低碳经济的新动能。枣庄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资深主管梁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枣庄一个快字,吸引了行业两大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来落地枣庄。在跟企业接触的时候就已经着手腾挪土地,并做好了前期土地规划工作,项目年初开始建设,年底的时候,产线就已经有试运营的产品下线了。”
以资源带产业,以整机带配套,项目的落地显现出极强的虹吸效应。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吸引签约落地项目27个,从纤维、树脂到叶片、桩基、主轴、塔筒,再到风电主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集聚,基本构建起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吉利欣旺达项目的落地,填补了枣庄混合动力电池领域的空白,带动8个产业链上的企业落户枣庄。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带动船舶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系统等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百亿级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北方锂电之都”“新运河之都”……一张张新名片的背后,是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的加速崛起,为山东经济发展增添一抹抹浓烈的“绿色”。
绿色守护:探寻新红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盘活生态资源做好“山水文章”,绿水青山正在换来金山银山。
走进枣庄市薛城区张庄村,干净的柏油路、斑斓的村居墙、浪漫的小花园……新农村、新气象扑面而来。村庄改善村容村貌,用好石榴种植资源,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完整产业链,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让村中百姓过上了像石榴果一样红火的日子。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正是踏青赏花好时节,在济宁嘉祥县纸坊镇省级衔接示范区的原乡左岸景区,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吸引游客前来露营踏青。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满目苍夷的矿山开发区,整个区域1200亩范围内一棵树都没有。如今,示范区内已建成观光采摘园和生态园等3处果蔬示范基地,也打造了以休闲康养度假为核心的度假小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三层立体种植大棚中,凌空悬挂的草莓鲜红欲滴,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技术可以排除自然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多功能日光大棚中,满眼的青枝绿叶以及一簇簇红宝石般的大樱桃,三层保温技术和精准控温系统可以让樱桃2—4月错峰上市,填补国内樱桃市场空白。这是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生产景象,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不仅为传统产业带来蓬勃生机,更集约利用了土地,告别了“靠天吃饭”。
乡村“气质”越来越好,绿色“家底”越来越厚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生动图景在齐鲁大地上比比皆是。
征程万里风正劲。万物生长的绿色新兴产业,锐意创新的能源转型,诗与远方的美丽乡村,山东向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迈出更大、更坚定的步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君怡/文 魏懋轩 黄光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