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勇担国家重大战略使命,今年青岛这样服务“沿黄所需”

2024-03-27 16:42    青报观象山

九曲黄河,在齐鲁大地奔腾入海,赋予青岛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的禀赋。

扛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重任,是青岛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的题中之义。日前,青岛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青岛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绘制了青岛今年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路线图”——

今年,青岛将立足发挥黄河流域最佳经济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强化开放前沿、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持续夯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山东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太原)推介会。

放大坐标,站在谋全局的高度进行自我定位,是青岛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3月25日,市委常委会在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项时强调,要突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密切与沿黄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以“青岛所能”服务“沿黄所需”,青岛将以实践讲述更精彩的“黄河故事”。

01

“我是你的‘出海口’!”

今年1月,山东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推介会先后走进陕西西安和山西太原,山东港口青岛港与西安自贸港、山西焦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向黄河腹地导入青岛作为门户枢纽城市的开放资源。

青岛港作为北方第一大外贸口岸,是黄河流域进出口企业的首选港口,也让青岛成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经济出海口”。把“出海口”建到“家门口”,青岛港在沿黄城市加快布局内陆港,赋予内陆港码头前沿功能,让企业实现集装箱“用箱自由”,享受内陆与口岸通关一体化便捷服务。截至2023年底,青岛港在沿黄九省(区)建内陆港34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线路77条,2023年完成沿黄九省(区)海铁联运204.8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5.65亿吨。

港通四海、货畅其流,青岛为黄河腹地链接世界构建了更畅通的陆海大通道。西安就是受益者之一——2023年,青岛港西安内陆港海铁联运进出口总数达到20624车,约是2020年的5倍。

根据《工作要点》,2024年,青岛将“软硬兼施”进一步放大开放优势,在基础设施“硬件”上,提升海洋枢纽港口能级、加强公路铁路连通、加速释放“4F”级机场优势,进一步强化青岛作为黄河流域最经济便捷“出海口”的功能。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大船进出,一派繁忙景象。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青岛将实施系列码头工程等项目,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积极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黄河流域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强公路铁路连通,青岛将加快推进骨干通道扩容改建,形成从“莱州湾”到“胶州湾”的快速通道,便捷连接沿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速释放“4F”级机场优势,青岛将不断织密青岛至沿黄主要城市枢纽机场快线网络,加强与黄河流域机场互为中转的市场运营体系建设,支持依托空港综合保税区设立前置货站,推动与西安等临空经济示范区联动发展。

从软件建设上,青岛拓展开放平台辐射范围,将加快建设集班列运营与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上合经贸产业园,打造上合国际枢纽港。持续向黄河流域省市延伸“RCEP鲁贸通”、跨境贸易、供应链等服务半径。发挥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作用,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开展经贸交流合作,青岛将充分发挥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会议的宣传聚合效应,携手黄河流域省市拓展与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强化上合示范区公共服务产品属性,加快建设“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等等。

02

以深度合作赋能产业向“新”

更高频的交流、更密切的合作、更有力的赋能,是青岛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切实路径。

黄河上中游7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同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对于黄河流域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尤为迫切。而青岛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可为黄河流域产业跃迁贡献力量。

根据《工作要点》,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合作方面,青岛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计划,深化“工赋青岛”行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黄河流域重点城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引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

在加强现代服务业合作方面,推动青岛企业与沿黄城市“制造”“服务”互相融合,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提升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黄河流域跨境电商进出口供应链集群。

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支持农业“金花”“链主”企业走进沿黄流域,推广现代设施农业,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利用;组织“西货东进”“甘味入青”等活动,支持协作地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加强东西部科技对口帮扶。

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结合地方实际和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聚焦深化与沿黄流域的科技协同创新,《工作要点》特别提出“构建区域科创走廊”,加强与西安、兰州、郑州等城市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推进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探索打造黄河流域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共同体等。

肇兴于斯、传承于斯、灿烂于斯,黄河文化是大河之魂。为推动沿黄城市人文交流,在《工作要点》中,青岛提出加强文旅合作,引进内蒙古博物馆、山西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展览项目,全面展现黄河流域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依托“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开设黄河流域城市主题板块,与沿黄省市围绕客源互送、产品互推、信息互通、政策互惠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等。

03

更新,也更绿

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是“必答题”。而保护流域生态,是谋划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人口、17%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35年来,通过引黄济青工程,黄河水更是滋养着青岛的成长。

建设中的青岛官路水库。

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青岛提出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快推进官路水库及输配水工程等水源及输配水、城乡供水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海水淡化利用量。

作为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强龙头”,更绿、更新的发展是青岛的追求。青岛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中电建海上光伏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华电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国家首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为保障《工作要点》落到实处,青岛同步出台了“重点项目、重大活动、重点合作事项”三张清单,强化落地实效。其中重点项目清单涵盖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排水管网改造、“齐鲁号”上合经贸产业园等22个总投资678.3亿元的项目。

更密切的互动、更深入的合作,青岛将持续在纵深推进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勇担使命,打头阵、当先锋。

作者 |杨光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1-2月份青岛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2024-03-27    青岛日报

第二届青岛樱桃花节本周五启动!精彩抢先看

2024-03-27    青岛日报

青岛车管再添便民新举措:汽车号牌现场制牌

2024-03-27    蓝睛

外交部:中巴有决心、有能力让恐怖分子付出应有代价

2024-03-27    央视新闻

4月份青岛各区市领导干部公开接访计划安排表发布

2024-03-27    青岛日报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

2024-03-27    新华社

山姆山东首店落户欢乐滨海城?权威消息来了

2024-03-27    青岛新闻网

夏秋航季月底开启,山航加密青岛往返成都、西安、首尔等多条热门航线

2024-03-27    青岛日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