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进入环评阶段,将对7公里河道实施清障
近日,青岛市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根据环评,这一工程范围自青兰高速至入海口,全长7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障,主体工程施工期计划8个月。
大沽河古称“姑水”,发源于招远市东北部的阜山,在莱西市道子泊村进入青岛地区,在上合示范区和高新区西片区之间注入胶州湾,干流全长199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其中在青岛市辖区内的流域面积为4781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5%,是青岛市一条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被誉为青岛市的“母亲河”。
大沽河流域规划采取“上截、中蓄、下泄”等防洪措施,构建大沽河干流“库堤结合、蓄泄兼筹、科学调度、安全高效”的防洪体系。随着大沽河流域青兰高速上游2座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库以及沿线梯级蓄水构筑物和两岸堤防工程的建设,大沽河防洪库容已达到1.08亿立方米/秒,河道的槽蓄量也显著增加,大沽河流域“上截、中蓄”的防洪格局已基本形成。
而大沽河入海口段作为大沽河防洪体系的关键河段,承担着全流域洪水下泄的重要功能,尚未经系统治理,河道内满布虾池,洪水下泄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限制大沽河洪水下泄,影响大沽河防洪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青岛市水务管理局计划开展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计划对工程内容分二期实施。
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一期)计划总投资为24166.29万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障,保持子槽原有形态,对青兰高速至入海口段长7千米河道右岸堤防与左岸海岸线、原东风盐场西大坝之间区域以及林地区域进行清障,船厂、码头和停泊点及其通行道路周边20米保持现状,林地区域、虾池区域、土堆区域进行清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