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1日讯 21日,记者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获悉,中国大洋83航次科考队员正随“深海一号”船在大西洋进行科考作业。中国大洋83航次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与其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首次在大西洋开展深海调查研究。本航次预计开展“蛟龙”号下潜46潜次,利用多种常规环境调查装备开展生物环境调查。
中国大洋83航次于2023年12月17日从山东青岛启航,航次由“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执行。今年1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在南大西洋首次下潜,下潜深度3350米,成功发现高温活动黑烟囱群及大量热液生物,顺利实施微生物原位富集、热液区环境化学参数测量作业、获取了盲虾和深海贻贝等典型热液生物以及硫化物烟囱等样品。
在中国农历龙年春节期间,全体船队员依然奋战在一线。据本航次“蛟龙”号深潜作业负责人、高级潜航员唐嘉陵介绍,本航次“蛟龙”号下潜作业时间紧、任务重,截至2月9日春节前夕,已顺利完成11次下潜,并创造了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特别在北京时间除夕夜,“蛟龙”号仍在执行下潜作业任务。队员们在作业中辞旧迎新,以成功保障下潜当作新年礼物。
据本航次船长、正高级工程师张志平介绍,本航次许多船员和科考队员都是第一次在外过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队员们也准备了拉花、窗贴、小彩旗等各种节日装饰,在会议室、餐厅、实验室里点缀。同时,进行了集体合影留念、会餐等活动,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此外,在除夕下潜期间,科考队员们还特地制作了代表中国传统节日元素的中国结、“福”字等,随“蛟龙”号下潜并放置在大西洋海底,表达了对祖国的新年祝福。
本航次聚焦探索大西洋洋中脊生物多样性与典型地形地貌的关系、热液生物地理分区、生物连通性等科学问题,将提升我国对大西洋洋中脊热液区环境的科学认识水平。按照计划,将于今年5月返回青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