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建强高能级平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实抓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着力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对外开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聚力加强“双招双引”、建强用好开放平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上合示范区肩负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任。“省政府工作报告用较大篇幅对建设上合示范区作出了系统安排部署,胶州市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人大代表,胶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于冬泉说,2023年以来,胶州市全力当好上合示范区平台搭建者、资源链接者、方案提供者,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注册企业突破1万家,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上合国际枢纽港开行中欧班列863列、增长11.4%。特别是立足上合示范区国际公共产品属性,统筹规划建设上合国际城、上合空港新城、上合枢纽港新城、上合卡奥斯新城、上合板桥新城“五大新城”,推动更多资源要素集聚上合、更多产业生态布局上合。于冬泉表示,胶州市将以“五大新城”建设为引领,不断丰富上合示范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推动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丝路电商”服务基地等平台迭代升级;围绕跨境人民币结算、信用认证、出入境、易货贸易等方面,精准推出一批具有上合特色的创新举措,为地方经贸合作链接更多优质资源、输出更多“上合模式”。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我们在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中走在前、开新局,加快推动陆海联动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省人大代表,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建光说,青岛港港口枢纽能级稳步提升,202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全年新增航线20条,航线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排名位居东北亚之首;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苏建光表示,下一步,青岛港将深入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全力以赴增航线、开班列,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确保航线密度、海铁联运箱量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力推动港口硬件能力提升,推动董家口—沂水铁路、三个国家重点码头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尽快开工建设;全力攻关港口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全类全场景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打造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亮丽新名片。
“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聚力加强‘双招双引’、建强用好开放平台等多项重点工作,对青岛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省政协委员、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高燕说,2023年,青岛外贸顶住冲击与压力,实现了促稳提质的目标,全市进出口完成8759.7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4和2.9个百分点,对全省进出口增量贡献率达70.6%。高燕表示,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全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在稳存量基础上,努力挖掘新投产项目贸易增量,培育壮大新贸易主体,拓展提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落实“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运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承办好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中国国际电子消费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努力为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市北区因港而生、向海而兴,开放是市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最大优势。”省人大代表,市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新学说,过去一年,市北区提升开放能级、拓展交流合作,成立全国首家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落地青岛主城区首个临港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全区跨境电商贸易额扩大近3倍;搭建商品车“内外贸一体化”交易平台,当年出口近3500辆,出口额超8100万美元。下一步,市北区将继续深化先行先试,聚焦RCEP、“三区互融”等战略,勇当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头兵,增进与RCEP成员国经贸往来及双向投资,持续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提升贸易能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全年引进培育亿元级内外贸“双跨”企业10家以上,打造黄河流域新能源汽车出海基地,引导传统外贸企业转型,搭建跨境电商出海新通道,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