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小”的万亿产业里,青岛加速布局“未来”
普通人不会想到,地球最南端的南极磷虾会和黄海之滨青岛发生深入“基因”的联结。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与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南极磷虾高值利用与质量检测联合研发中心在青岛揭牌,将致力于带动中国的南极磷虾行业向高值化和多元化发展。
南极磷虾高值利用与质量检测联合研发中心揭牌。耿婷婷 摄
该中心的成立,源自一项令业界瞩目的研究成果。2023年3月,由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组建的国际研究团队,联合发布南极磷虾基因组参考序列,研究成果在《细胞》在线发表。这是我国海洋渔业领域首篇《细胞》主刊,研究突破了生物量最大的动物基因组组装的挑战,构建了约48GB南极磷虾基因组序列。
几乎同期,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赛伯曼”)自主研发的首款TIL细胞1类新药——HS-IT101注射液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是山东省肿瘤治疗领域的首个细胞基因临床批件。
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接踵而至,显示出青岛布局基因与细胞产业愈发明快的节奏。实际上,在该领域,青岛既为“从0到1”的原创成果产出奠定了基础,也为“从1到N”的成果转化应用串起了产业链条,小小的细胞和基因,将为青岛的产业升级贡献“大能量”。
01
特色突出
在基因与细胞领域,青岛的前沿成果带有显著的海洋优势和特色,是基因与细胞产业、海洋新兴产业、医疗产业等相互交织、融合、共生的产物,为产业发展增强了“混合动力”。
青岛陆续启动的“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海洋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等科学计划已完成对883种鱼类的基因测序。锚定绘制万种代表性鱼类基因组图谱,相关研究逐步建立起大规模、高质量鱼类基因组数据库。这不仅为鱼类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经济鱼类育种提供了分子基础,也为水产养殖、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基因依据。
在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医疗领域,基因与细胞技术的应用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而在青岛,华赛伯曼研究的TIL细胞疗法就被寄予厚望。
华赛伯曼实验室
华赛伯曼董事长高青介绍,在临床上,实体肿瘤因其内部具有多种突变的肿瘤细胞,导致治疗时难以找到某个固定的靶点。而TIL细胞作为离开血液循环迁移到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因为被肿瘤浸润过,所以具有和癌细胞“贴身搏斗”的“作战经验”,相当于是“打入过敌人内部”的细胞,在体内能迅速找到“敌人”,具有天然的多靶向功能。因此,TIL细胞疗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可能攻克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
放眼全球,TIL细胞治疗癌症领域还没有一款药物实现上市,我国拿到相关临床批件的企业也仅有6家。从这个角度上看,以华赛伯曼为代表的青岛企业已经走在了全国细胞免疫疗法的行业前列。
这是青岛基因与细胞产业发展从“未来”走到“现实”的缩影。在青岛,正大制药的海洋创新药“BG136”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药物;锐翌生物的无创肠癌早筛产品取得了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青岛大学分子医学与新药研究院与康立泰生物医药(青岛)有限公司合作,获批国家一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相关成果将面向黑色素瘤及肝癌、肺癌、胃癌等实体瘤发起“攻击”……
成果频频落地,是因为青岛汇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等创新环节于一体,通过打造“抱团取暖”的集群式发展模式,为基因与细胞产业描绘了明朗的发展前景。
02
链式发展
独木不成林。青岛的细胞和基因产业早已走过“单打独斗”的发展阶段。在不久前山东省发改委公布的全省未来产业集群名单中,青岛的基因和细胞诊疗产业集群位列其中。
华大基因北方中心
产业集群式发展意味着相对完备的产业生态和通畅的上下游链路。特别是在中德生态园内,华大智造、正大制药等36家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企业已汇聚在一起,精准布局基因测序装备及试剂、分子生物育种、基因精准健康和合成生物等领域,让更多人看到了基因与细胞技术在治疗癌症、产前筛查等方面的价值。园区还“链式”推动核心装备零部件、酶试剂、生物芯片等细分领域发展,不断为基因与细胞产业供给“配套”服务。相关产业总投资超120亿元,年产值已突破40亿元。
南极磷虾高值利用与质量检测联合研发中心将汇聚黄海所和逢时科技的各自优势,创立完全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南极磷虾超前研发和质量检测标准,让百姓吃上“纯度更高”“质量更好”的磷虾油。
顶层架构引领、核心装备支持、上下游配套,青岛基因与细胞技术应用转化进入厚积薄发的阶段,让颠覆性成果和技术从“纸面”落到“地面”,为壮大新质生产力锻造了更强劲的引擎。
03
厚积薄发
从17世纪科学家打开“细胞之门”直到现在,基因与细胞产业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在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明确鼓励发展大规模高效细胞培养和纯化,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药物,化学成分限定细胞培养基,高端化、智能化制药设备等多个涉及基因与细胞产业的领域。
形势逼人、机遇诱人,进一步放大先发优势,青岛正为基因与细胞产业提供更“贴心”的护航。
要提升产业创新策源力,放大高校、科研院所等在推动前沿创新领域的带动作用,催生原创性成果和技术产生,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清原创新中心
要集中布局以基因科技为主导的产业载体,推动产业进一步实现集群式发展。青岛市基因和细胞诊疗产业集群,就要依托华大医疗健康产业园、清原海洋生物编辑育种中心等龙头载体形成链式突破,加快推动基因和细胞治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基因和细胞治疗服务业集聚。
要拓展下游产业应用示范,培育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放大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优势,做强设备和原料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以“链主”企业为牵引,青岛加码在产业配套装备及耗材等领域提高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产量、拉高产值。
要放大青岛海洋资源优势,依托头部企业做好深远海海洋生物样本提取、海洋生物基因测序等工作,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和保护贡献重要力量;加快推进海洋创新药“BG136”作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抗肿瘤海洋药物的上市进程,让更多基因与细胞领域的创新成果造福人类。
据测算,2030年全球基因产业产值将达万亿规模。面对这片发展的“蓝海”,青岛在加速抢占未来。
作者|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