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3号线上乘客突发心梗 AED两次电击救回来了!
青岛新闻网1月3日讯(记者 孙志文 通讯员 王柳 崔迅儿)乘客在3号线上发病倒地,车行方向的两座车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AED再次派上用场,经过两次电击和持续的心肺复苏,乘客终于有了反应,送医救治转危为安。今天上午,青岛地铁再次上演员工与死神的拉锯,这一次,地铁人又赢了!
9时10分左右,青岛地铁3号线长沙路站,一位乘客下车后找到站务员,说道:“车上有人晕倒了,看着挺严重的。”站务员听到消息疾步朝车厢走去,但车门已经关闭。“通知地铁大厦和海尔路两个车站,做好应急准备。”长沙路站快速反应,将乘客所在车厢等信息传递到后续两个车站。
行车值班员拨打120急救电话,站台岗准备好担架……值班站长魏市民安排好分工,带着站务员刘文亮和保安携带AED设备赶往站台。9时12分,列车在海尔路站停稳,已经侯在车门外的一行人立刻上车将倒地乘客转移到站台上。
“醒醒,醒醒。”“叫什么名字。”魏市民和刘文亮拍打呼唤乘客,但对方没有任何反应。通过测试,乘客无呼吸、无意识、无心跳,两人快速启用了AED设备。
“准备电击,所有人散开。”魏市民张开双手,紧紧盯着AED设备。“电击成功,请进行心肺复苏。”提示音响起,刘文亮和魏市民跪在地上轮流开展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
4分钟后,乘客依然没有任何反应,魏市民按照提示进行第二轮电击,并和刘文亮继续接力进行心肺复苏。“一、二、三、四、五、六……”焦急的心情加上短时间内的体力消耗,让他们的喘息声越发粗重起来。
“头是不是晃了一下?”
“胸口有反应了!”
2分钟后,乘客终于有了些许反应,胸口轻微的起伏让在场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此时,医护人员也赶到现场,使用专业仪器确认乘客有心跳呼吸后,与车站工作人员共同将乘客抬离现场送往医院。
一直惦念此事的车站工作人员一小时后赶到了乘客所在医院,医生确认,病人系心梗发作,好在救治及时,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乘客家属也对工作人员的救命之恩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从接到通知到帮助乘客恢复呼吸,海尔路站工作人员牢牢把握黄金救援时间、高效配合,在十分钟内用AED设备和专业的急救措施为乘客构筑起一道生命的屏障。
青岛地铁按照“一站一线一台”的配置标准,在全线网150座车站,共计配置165台AED急救设备,摆放位置均满足“黄金4分钟”覆盖要求,为一线急救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同时,持续组织一线人员开展AED设备急救技能培训,目前已培训3600余人次,确保已投放AED的车站每天均有持证员工上岗。目前,全线网AED设备全部定位信息已提交至青岛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平台,部分设备现已实现实时的定位、状态信息与急救平台APP交互,方便120急救、地铁内部、社会第一响应人“三方”力量随时调用。2022年1月5日,山里站值班站长郭守花、站务员邵钰卿启用AED救助在站台卫生间倒地昏迷乘客;2022年6月6日,沧安路站值班站长岳士寒等人使用AED急救晕倒乘客;2023年4月9日,大洋站副站区长刘旭涛、值班站长李浩和谢心辉等人使用AED急救突发心脏病乘客;2023年7月3日,庙石站值班站长于顺德、站务员刘旭照使用AED诊断并用心肺复苏救助无法呼吸、意识模糊的乘客;2023年10月4日,科苑经七路站张依婷、朱亚蒙使用AED救助列车内晕倒乘客……
鲜活的生命因为完善及时的应急响应而重获生机,这是青岛地铁对乘客最尽心的守护。青岛地铁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完善应急制度,强化责任与担当,全方位为乘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