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城市“新窗口”生机勃勃
一座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谋划的现代化新城初现雏形,一批有特色、发展好、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集聚——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城市“新窗口”生机勃勃
形如“眼睛”的“世界之眼”,是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规划中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也是极具设计感的地标性建筑,寓意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向世界的窗口,一如邮轮港区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
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在邮轮港区宣传推介的册子上,这几个醒目的字眼,是期待、憧憬,更是方向、路径。它意味着百年老港从功能到发展模式的全面升级,意味着港口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进程的迫切,意味着先行先试、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
今年以来,邮轮港区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增长均实现质效跃升,多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从空中俯瞰,一座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谋划的现代化新城初现雏形。而与其庞大体魄相称的是,一批有特色、发展好、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集聚,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初具规模;邮轮远航的汽笛声在胶州湾畔响起,邮轮旅游迎来拐点,邮轮产业蓄势待发……
启动区建设蹄疾步稳
在“世界之眼”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从事钢结构吊装和焊接工作吱吱啦啦的电焊声入耳,炽热的火星飞溅。“明年5月,项目钢结构施工完成,将接续幕墙安装工作,明年年底项目就能基本完工。”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明杰介绍,今年启动区建设进入施工高峰期,有1000余名工人全力以赴奋战在一线。
拔节生长的新城是他们的杰作——今年,随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地下道路及基础设施地下空间项目完成主体封顶和验收,启动区开发建设逐步由“地下”转为“地上”,告别昔日货运码头身份的6号码头,已完成餐饮集市项目建设和中港湾环境品质提升工程;055地下空间、“世界之眼”、山港航运金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
按照计划,邮轮港区启动区(乐海坊)预计2025年基本建成,还有四大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创海坊)等待落地生花,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更新建设仍是港区的工作重心,如何让港区这一现代城市门户早亮形象,划定城市独一无二的天际线?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规划建设部副部长王文超介绍,明年,港极路一期等4个项目将开工建设,同时推动规划中的筒仓酒店、筒仓博物馆和源仓餐饮集市早开工、早落地。
产业落地多点开花
9月29日,“蓝梦之星”号在青首航,青岛成为北方首批实现国际邮轮复航的城市;11月26日、12月1日,“地中海”号为青岛及周边宾客带来到访长崎和济州的邮轮风情之旅,沉寂许久的港区再现往日的繁忙与活力。
“地中海”号邮轮停靠邮轮母港。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挑战和期待。邮轮市场至少还需两年才能迎来黄金发展期,在这期间“港多船少”的现象如何应对;“南上海北天津”格局下,青岛邮轮市场如何再突围?这些都让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邮轮文旅部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有歇息的时间。
“今年,我们已和爱达、蓝梦、东方等邮轮公司签订航线运营和产业合作协议,明年将有20余个邮轮航次在青运营,青岛也将迎来疫情后首个访问港邮轮——德国途易邮轮‘欧罗巴’号。”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综合部副部长、邮轮文旅部负责人郝东陈介绍。
邮轮只是触媒,是港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特色和战略方向,是打造产业高地的支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围绕航运贸易金融,邮轮港区进一步细化产业路径,提出打造胶州湾航运服务引领区,即构建以总部经济为引领,邮轮文旅、数字科技、船舶管理、航运金融、航运教培等五大赛道,商业商贸、工业研发、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等N项产业融合发展的“1+5+N”产业布局。
累计落地13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99亿元,其中1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这是邮轮港区今年的“招商答卷”。
“1万多平方米的8个展馆里人山人海,我们穿梭其中主动推介,和意大利船级社、土耳其航运等公司达成意向。”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投资促进运营部部长宋冰刚从上海2023中国国际海事会展返程,提起此行,他言语中还透着寻求“合伙人”的兴奋。作为招商员,宋冰算了算在外招商的时间,基本每个月有半数时间在外。但正如其所说,“招商不能盲招,要精准精细,才能四两拨千斤”。
“三区互融”阔步向前
大港是主城区稀缺的可规模化开发的滨海空间资源,是城市集聚资源要素的关键优势和动力引擎。在港产城融合,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融”等发展规划中,港口都位于第一位,由此,除了产业真空怎么“填”,平台的策源力和溢出效应怎么“强”之外,港口与周边区域及城市发展战略怎么“融”,也是邮轮港区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融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其具象落地?邮轮港区创新思路打法——
在体制机制上,邮轮港区所辖范围由大港扩展至历史城区、台东片区,共14平方千米,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工作。邮轮港区、市北区和山东省港口集团共同组建“三区互融”理事会,联动资源,精准匹配供需;从邮轮港区以及辖区部门、街道、平台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三区互融”专班,系统集成,保障工作落地落实。
在服务配套上,由邮轮港区牵头举办的争创山东省“三区互融”典范区推进大会上,50亿元“三区互融”产业发展基金发布,布局新能源储能、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数字化营销等项目;10余家金融机构联合签署“RCEP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合作备忘录,集群赋能“三区互融”建设。
在招商引资上,以市北全域为产业载体,打造“虚拟园区”邮轮港区招商产业园,目前已经累计完成航运、贸易、金融等领域的280余家企业注册,海空智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春辉旅行社、上海投资咨询集团、张江生物银行青岛分行等一批企业纷纷在市北重点产业板块和园区落子落项。
“在‘三区互融’中,港区是核心引擎,我们要以港区带动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引领性项目,构建既有龙头企业引领又有优质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生态,做实高质量产业园区;要把历史城区、台东作为港区的承接地,聚焦建筑修缮、产业定位、业态导入等,统筹推进老城复兴,做优城区生态。”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市北区委副书记高波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