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创新药最高可获5000万资金支持 青岛市推动生物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新闻网12月8日讯(记者 刘文超)12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相关情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大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金灿,市科技局副局长于炳波,青岛高新区管委经济发展部部长李海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政策出台背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构建,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和鼓励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近百个重点项目提供扶持资金近1亿元,有力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打造的24条产业链之一,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链长的产业链专班,印发实施《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立足打造“蓝色药库·中国康湾”,规划设立占地4630亩的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制定出台产业园发展专项政策,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康复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创新源头,发挥正大制药、海尔生物、华大智造、易邦生物等链主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创新链、生态链、资金链、人才链、应用链、企业链”同频共振、同向聚合,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BG136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阿斯利康、国药科技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生物医药产业建群强链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但同时也要看到,相较于其他先进城市,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还存在着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等突出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考虑到前期出台的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普惠性政策均已到期,现有产业园发展专项政策仅适用于市级挂牌专业园区,亟需延续制定支持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的普惠性政策措施,引导支持有关区市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集聚招引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生产项目、科研平台等落地,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形成以青岛高新区为主要承载区、崂山区和西海岸新区为协同发展区的“聚湾强核、核带展开”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壮大做强。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会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专班各部门,在充分调研评估,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企业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整合优化前期政策,制定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日前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主要内容
《若干政策》包括支持“蓝色药库”项目研发、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资质认证、企业开拓市场等7项具体政策措施。
支持“蓝色药库”项目研发
对海洋药物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并就地转化的海洋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按照临床试验前项目双方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50%给予配套奖补,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目的是引导医药生产企业与海洋药物研发机构合作,从研发环节开始投资布局,直至实现研发成果转化。
支持新药研发
本项政策有5条,对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并在我市转化的创新药、改良药、生物制品、仿制药、兽药,按照临床试验不同阶段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30%-20%、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800万元、8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支持。对取得相应注册证书并在我市转化的中药复方制剂、特医食品,每项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该项政策基本覆盖了我市创新药、改良药、生物制品、仿制药、兽药、中药、特医食品等所有重点特色产品,从临床试验到获批证书各个阶段的研发支持。
支持医疗器械研发
对完成临床试验且取得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实现本地产业化的项目,分别按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20%和30%、给予最高100万元和500万元支持。该项政策主要是聚焦研发投入较高、获证难度较大的第二三类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给予不同比例和额度的研发费用支持。
支持创新成果转化
对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含原料药、创新辅料)、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在我市产业化,且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分别达到1亿元、5000万元的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单个企业最高2000万元、1000万元支持。该项政策不仅适用于本地研发获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在我市产业化落地项目,也同时支持外地研发获证产品在我市产业化落地项目。
支持服务平台建设
对投资新建的医药合同研发机构(CRO)、医药合同外包生产机构(C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DMO)等产业应用基础平台的,按照固定资产实际投资的2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主要是支持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平台承接新药研发、临床试验、药品注册、生产制造等业务,帮助医药企业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
鼓励开展资质认证
对首次取得国家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备案的企业和机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支持。主要是支持引导我市有关企业和医疗机构取得相应资质,为全市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药物安全性评价和临床试验提供业务技术支撑。
推动企业开拓市场
对新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PMDA)等机构注册,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实现国外销售的药品(含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按其评审认证费用据实给予每个产品最高10万元的补助,支持我市医药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主要特点
总体来说,《若干政策》对比原政策有三个显著特点:
加大重大创新支持
一般而言,1类创新药和三类医疗器械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当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代表着生物医药产业的最高创新水平。比如,1类创新药的开发周期需要10年左右、研发费用高达10亿,三类医疗器械开发周期也长达8-10年,研发费用可达数千万。目前,我市共有11个1类创新药物进入各期临床研发阶段,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仅占医疗器械总注册量的11%,发展势头良好,但短板仍然较大,亟需长期性、阶梯式的政策扶持。为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加快提升高端研发创新能力,新政策对1类创新药、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费用补助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0%,并按临床研发进度分阶段层层加码给予奖补,1类创新药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资金支持、三类医疗器械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资金支持。
保持政策连续性
我市前期出台的《关于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进和鼓励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若干政策措施》等三项政策,目前已经到期或临近到期。以上政策对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政策结合当前产业发展新形势,对原政策中阶段性已经完成或与现有普惠政策重叠的条款进行了整合修订,对近几年无企业申报且后续政策期内达不到申请条件的政策条款予以剔除,对企业反响较好的政策条款予以延续,并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对个别条款进行了突破提升。并且,为保持与原有各项政策有效期的无缝衔接。
覆盖产业全链条
新政策整合优化原来三项政策,构建起了从临床前研究到各期临床试验,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平台服务、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覆盖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全产业链条的政策体系,涵盖范围广、支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强。同时,新政策作为我市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技术改造、数转智改、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企业升级等普惠性政策有机衔接、相互叠加,从全产业链角度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高质量政策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本政策将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申报要求、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申报渠道,产业链专班各部门协同配合,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落地见效。同时,我们将在青岛政务网、青岛政策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政策内容和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还将通过调研走访、培训交流等形式广泛开展送政策进企业,帮助企业掌握政策、用好政策,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滴灌。
相关链接:
记者: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青岛市重点打造的24条产业链之一,请问发展情况是怎样的,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于炳波: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在海洋药物、生物制品、海洋医用材料、动物疫苗等领域科研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唯一海洋特色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全市生物医药行业稳定发展,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2年100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57.4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医药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9.3%,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26%。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从产品研发方面看,以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海洋抗肿瘤药物BG136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首款TIL细胞I类新药治疗晚期实体瘤获批临床试验,年内新获批III类医疗器械8个,海洋源抗HPVII类医疗器械获批注册证书。从整体情况看,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以高新区、崂山和西海岸集聚,并辐射其他区市,未来3-5年将呈现出海洋药物加速培育,生物创新药、医疗器械蓄势崛起的趋势。
但我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竞争力较弱、缺乏技术成果储备、行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下一步我市将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依托康复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战略支撑,全面提升生物医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通过引育、汇聚高层次创业团队和人才资源,聚焦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特色化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康复产业,差异化发展创新药物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促进产业量质齐升发展,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孵化和生产基地。
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海洋特色和康复优势,依托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涉海医药机构和全国首所成体系、整建制发展康复高等教育的康复大学(筹),加快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高端康复器械、康复机器人等研发,推动“蓝色药库”系列在研品种BG136、MBW1905、MBL211等品种梯次加快研发进程,加速康复要素集聚,打造“中国康湾”。
强化龙头带动。综合运用技改、产业扶持等系列政策,进一步支持正大制药、海尔生物医疗、易邦生物等企业立足主业做优做强。扶持华大智造等基因科技产业发展,推动基因检测、细胞技术研发应用,促进基因与细胞未来产业发展。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II类高端医疗器械项目建设。
加强项目建设。世界500强药企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和青岛区域总部项目落户高新区,对我市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研究借鉴好阿斯利康等行业引领性项目招引经验,以项目落地为契机,进一步开展以商招商,联合区市积极谋划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同时重点关注国药科技城、华芢生物等一批重大项目,做好全方位保障。
四是优化产业生态。加强统筹规划,大力培育高新区、崂山、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莱西市等生物医药重点园区,引导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的示范园区、特色鲜明的成长型园区、承载力好的绿色制造园区。依托康龙化成、立菲生物、睿幸药业高起点建设一批3C产业应用基础平台,形成完善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研发技术和产业化服务链。
五是提升服务品质。深入落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引导督促各相关机构设立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成果转化全过程的研发项目。加大在青高校生物医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鼓励各类院所、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联合培训及技术攻关,培养提升专业技术人才。
记者:针对海洋新药开发周期长、投资大、产业化慢等难题,单纯依靠科研机构很难解决,如何通过强有力政策引导,支持医药生产企业全程参与新药研发及产业化?
张金灿:青岛是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首倡地,也是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发的始源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岛主导完成“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究课题,奠定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公认的16个上市海洋创新药中,中国有2个——藻酸双酯钠(PSS)、甘露特钠胶囊(GV-971),都是源自青岛;国内上市的大部分海洋药物,如甘糖酯、海麒舒肝胶囊,也都来自青岛。这一方面说明,青岛坚持“向海问药”,培育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海洋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要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本地产业优势,道路十分漫长。其中,比较突出的制约因素就是,在海洋新药开发过程中,政策投入更多聚焦于课题立项经费支持,医药企业参与度较低,亟需综合研究施策,整合各方力量。
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实施意见》,从科研项目、新药研发、平台建设、开发基金、人才团队等方面,推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最具创新性的一项政策就是,“推动海洋药物研发机构与知名药企开展合作,对与本地企业合作或落户我市的海洋创新药物合作项目,按照实际到位资金给予1∶1配套,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该项政策实施三年来,显著增强了医药企业投资参与“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积极性,促成了一批合作研发成果。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例,他们与正大制药合作研发的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BG136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有望成为国际上第17个海洋创新药;与中腾生物合作研发的抗HPV凝胶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还有与黄海制药合作研发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MBW1905,与中皓生物合作研发的三类高端创新医疗器械——脱细胞鱼皮修复膜材料,以及抗急性髓性白血病药物MBL211、新型抗凝血药物GS19正在开展系统性临床前研究。目前“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在研海洋新药开发和布局项目40余项,将陆续推向临床研究,“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格局初步形成,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刚才发布的新政策,在支持力度上既有延续、又有加码。一方面,延续了此项行之有效的“蓝色药库”合作研发支持政策,即对海洋药物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合作并就地转化的海洋创新药物研发项目,继续按照临床试验前项目双方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50%(相当于原政策的1∶1)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配套奖补。另一方面,又加大了对原研1类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即将实际投入研发费用奖补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0%。以海洋1类新药BG136为例,从临床前研究到获批临床试验证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正大制药已经获得将近1千万的奖补支持;现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后,如顺利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就可按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30%,分别获得最高300万元、600万元、2000万元的支持;如获批上市并投资生产,且固定投资达到1亿元以上,还可按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通过这样从临床前研究到各期临床试验,再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强力政策支持,既促进了本地骨干医药企业从研发初期就全程投资参与海洋新药研发,解决了单纯依靠科研机构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大大加快了研发进程;又保证了新药研发成果能够顺利在我市就地转化和产业化,真正将海洋医药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市级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落户高新区,能介绍一下产业园以及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情况吗?
李海涛:去年以来,我市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高标准规划了15个市级专业产业园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就是其中之一,于今年4月6日揭牌,规划面积4630亩,包括3430亩的医药器械、1200亩的康复医疗两大片区,围绕生物创新药、罕见病药物、体外诊断、先进治疗设备、康复医疗5大领域,打造国际知名的特色生物药创新基地、医疗器械全链融合发展先导区。
高新区一直把生物医药作为重点产业方向进行发展,拥有相关市场主体600余个。既汇聚了阿斯利康、海尔生物、易邦生物、国药等大型龙头企业,又招引培育了康立泰药业、斯坦德检测、健新医疗等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这其中,阿斯利康作为全球领先的跨国药企,于今年落户高新区,投资4.5亿美元新建吸入气雾剂项目,实现跨国药企在山东建设生产制造性项目零的突破,也是跨国药企在山东首个区域类总部项目。今年在上海进博会期间,我们和阿斯利康签约,追加2.5亿美金投资,显示了跨国药企对青岛和高新区的城市认可。
随着各类企业的落户,我区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在平台建设方面,集聚了康复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等院所平台,以及康龙化成CRO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易邦生物P3实验室、立菲生物医疗器械3C平台等企业平台。在金融赋能方面,构建基金矩阵,设立了3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亿元的产业发展母基金,参股近20支子基金,基金规模达到35亿元。并推出“高新贷”,累计为13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发放贷款4415万元。在政策引领方面,我区相继出台了《促进医疗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科创36条》《人才特区》等专业化政策,加上今天发布的市级政策,我区将在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金融等诸多方面,构建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康复大学落户在青岛高新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康复大学聚焦康复机器人、康复辅助器具等细分赛道,启用国内首家康复产业孵化器,持续导入优质产业要素和创新资源,努力打造国家级康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服务、产业发展、人才聚集“五大高地”,助力我市成为康复产业地标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