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市推荐第九届全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建议名单公示

2023-11-20 16:17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11月20日讯(记者 孙志文 通讯员 邱建军) 近日,省文明委组织开展第九届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我市积极组织推荐。依据推荐标准、范围及原则,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评委会提出15名候选人建议名单(排名按照姓氏笔画)。现将候选人事迹在市内主要媒体、重点网站进行集中宣传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20日(星期一)8:00至11月24日(星期五)24:00。

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了解学习候选人事迹,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议和监督。如对候选人事迹有异议,请于2023年11月24日(星期五)24:00前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反映意见请发电子邮箱:wenmingshimin2014@163.com;传真:0532-85912881。

附:青岛市推荐第九届全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建议名单(按照姓氏笔画)

【助人为乐】

编号01于义睦  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

编号02马怀龙  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

编号03王春华  李沧区健群小儿推拿店推拿师

【见义勇为】

编号04刘世瑜  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渔民

编号05李士存(已故)  生前系莱西市院上镇朱东新村村民

编号06赵汉语(已故)  生前系胶州市铺集镇盛家庄村村民

【诚实守信】

编号07王仁江  大快(青岛)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号08王加辉  即墨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山东头自然村村民

编号09刘元九  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村民

【敬业奉献】

编号10刘建港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船长

编号11刘高利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二科主任

编号12梁建英  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孝老爱亲】

编号13张茂花  城阳区红岛街道前韩社区居民

编号14张  婷  市南区云南路街道广州路社区居民

编号15郭希英  平度市田庄镇西寨村村民

附: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

编号01于义睦

于义睦,男,汉族,1976年7月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全国最美服务之星、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义睦创新工作室获评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山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他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新华社等专题报道,《光明日报》曾在头版以3000多字解读于义睦带动形成的“好人共生”现象。

24年来,于义睦以公交十米车厢为原点,用万里车辙书写助人为乐的精神丰碑,从一名普通的公交驾驶员,到一支1400余人的志愿服务团队的带头人,再到影响数万人的公益达人。10年来,他组织带动超15万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长期帮扶160余个家庭和8所机构,带领团队累计募集150余万元用于公益项目,个人投入13万余元。

热心助人,帮扶百人无私付出。于义睦扎根一线,总结“五心四点”工作法,年均收到各类表扬1150余件。他将热情服务延伸到车厢外,从事志愿服务累计达16700余小时。于义睦在车厢内外帮助乘客达2000多位,其中100余人是于义睦长期志愿服务的对象。79岁的空巢老人张吉美大娘因乘车与于义睦结缘。他带老人游玩、就医,每年除夕陪老人包饺子、迎春节,这一陪伴就是22年。父母离异、内向自卑的男孩小泽远在于义睦8年言传身教影响下,成立青岛公交青少年爱好者公益联盟,组织70多名青少年共同开展志愿服务,4年时间组织参与志愿服务300余次。

榜样示范,带动千人投身公益。2012年,于义睦发起成立了“义睦创新工作室”,130位同事率先加入。2013年,“义睦服务”裂变为21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一支由1460人组建的“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应运而生。在于义睦的带领下,“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每年有1.5万余人次投身“五为”志愿服务,累计长期照顾空巢、独居老人100余人,爱心陪伴6家敬老院400余位老人,帮扶60余位儿童、对接2所特殊教育机构,常态化为4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义务护学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每年产生好人好事近2万件次。他带领团队累计募集150余万元用于公益项目,其中个人累计投入13万余元。“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群体荣誉。义睦创新工作室先后获评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山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造炬成阳,影响万人关注公益。于义睦连续两届担任青岛市人大代表,被聘为全国总工会劳模宣讲团成员、青岛市劳模宣讲团成员、青岛市总工会职工赋能研究院首批专家。同时,他还先后被聘请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兼职辅导员、青岛职业学院兼职教授、青岛西海岸新区10余所中小校园兼职辅导员。通过宣讲和授课,于义睦将助人为乐精神不断蔓延,他从青岛走向全国,先后到北京、天津、杭州、济南等近20个城市,累计宣讲600余次,受众超12万人。在他的影响下,北京海淀区美团骑手成立了“美团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青岛西海岸4万多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产生强烈感召。

“十米小车厢跑着跑着,就跑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将文明的火种从一个人传递到一群人,从一辆车播撒到一座城,并且成为城市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这是《光明日报》对于义睦的评价。于义睦用万里车辙,把助人精神撒播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以微光如炬,点亮人们心中的善意与美好。

编号02马怀龙

马怀龙,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兴隆路社区民警、二级高级警长。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5次,荣获全省公安机关“优秀社区民警”、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基层民警标兵、第二届“齐鲁最美警察”等荣誉。马怀龙的感人事迹于2023年10月23日在央视新闻宣传报道,2023年9月8日在齐鲁晚报网宣传报道。

他用真情和爱心敲开居民的家门,46把钥匙连着46户孤残困难群众的心。马怀龙2008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他负责的兴隆路社区,由于地处老城区,社区的孤残老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比较多。从第一次进社区走访那天起,马怀龙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08年6月的一天,马怀龙走访一户人家时,女主人宋月兰拄着双拐开了门,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不到十平方米的家里堆满了捡来的各种瓶子、纸壳,骨瘦如柴的男主人杜盛昌躺在床上,这一幕让马怀龙心里隐隐作痛。他了解到,这是一对残疾人夫妇,基本上失去劳动能力,还要供养一个上初中的孩子,生活极为困难。马怀龙发现,由于糖尿病并发症,杜盛昌已无法下床,病情严重不容拖延,“上医院!”说完,他便把杜盛昌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住院期间,为了方便马怀龙到家里拿取物品、照顾孩子,宋月兰便给他配了一把钥匙,这是马怀龙收到的第一把钥匙。此后的15年里,马怀龙一直守护着这个困难家庭,帮他们走出了困境。随着对马怀龙的了解,辖区群众越来越信任马怀龙,他们把马怀龙当自己家人,部分居民主动把钥匙交给他,以方便他随时登门看望。

时至今日,马怀龙的腰间挂上了46把辖区孤残老人和困难群众家里的钥匙。46把钥匙,每一把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藏着马怀龙无尽的担当和深厚的爱民情怀。

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能让群众受难,他用默默的行动实践为民爱民的从警誓言。“不是亲人更胜亲人”,马怀龙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辖区群众。谁家下水道堵了,谁家楼道灯泡坏了,谁家办理户口证明,都会找马怀龙,他总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为了调解处理群众纠纷,马怀龙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老马调解工作法”,设身处地考虑当事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地体谅当事人的苦衷,采取“能调则调”“多调少罚”等柔性方式调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冲突,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辖区、矛盾不上交”。

每年春节,马怀龙都会去看望辖区孤残老人和困难家庭。2023年春节前夕,马怀龙在街道办事处、共建单位、爱心企业、志愿服务队的协助下,帮助46户孤残老人、困难家庭打扫卫生,为40多名行动不便的孤残老人洗澡、理发,他还拿出自己荣获个人二等功的1万元奖金,和妻子一起到市场上采购了白菜、米面、食用油,还有棉衣等年货,按照家庭困难情况和生活需要,逐家逐户在春节前送到困难群众家里。从腊月二十一到正月十七,马怀龙和妻子段友苹以及金盾志愿者一起,先后到33名孤残群众家中为他们包水饺、陪吃年夜饭。

15年间,马怀龙先后从工资收入中拿出20多万元,为辖区孤残老人和困难家庭垫付房租费、医药费、水电费、煤气费,购买生活用品及节假日看望慰问的礼品。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金盾”志愿守护凝聚大爱的力量。十多年来,马怀龙的妻子段友苹全力支持马怀龙的帮扶工作,2023年3月,段友苹被公安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在马怀龙的带动影响下,他的家人、辖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爱心人士,还有那些曾经受到马怀龙帮扶的人们,主动和他一起照顾辖区孤残老人,帮扶困难群众,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2021年11月,在各级政府及爱心企业人士的帮助下,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成立了。目前,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共有志愿者300余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他们中有专业的律师为困难家庭提供法律援助,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为生病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救助,也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

多年来,马怀龙将自己融入社区,将爱心洒向群众,“从脱下军装到换上警服,他一直都遵循着‘看人民高于自己、学人民改造自己、爱人民胜过自己、为人民舍得自己’的原则,只要群众满意,我就幸福!”马怀龙说。

编号03王春华

王春华,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青岛市李沧区健群小儿推拿店推拿师。荣获“山东好人之星”“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2020年2月,人民日报报道了他为抗疫捐赠口罩的事迹;2023年10月,中央电视台《道德与观察》栏目播出人物记录片《轮椅上的推拿师》,讲述了王春华三十年如一日坐着轮椅做公益路的励志故事。

王春华1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留下后遗症,从此靠轮椅行走。为了能让更多儿童减少痛苦,他立誓学医,刻苦钻研小儿推拿技术。从医38年来治愈20000余名小儿患者,并为贫困患者免费治疗。从事小儿推拿职业以来,培养了数百名学员,对残疾人、应届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减免学费。王春华三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参加社会公益,走进社区、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某部队,为老人、儿童、官兵义诊。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免费举办小儿推拿讲座,成立关爱残疾人、扶贫助残小儿推拿培训基地,开办盲校派小儿推拿培训班,帮助困难群体掌握小儿推拿技艺,增加就业渠道。10多年来,每年开设公益讲座、义诊活动100余场。

 凭借高超的针灸、推拿技术,王春华的医德医术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不少患者慕名而来。一次,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小女孩走进推拿店,她是从莒县赶来的,没等她开口说病情,王春华就看出了端倪,孩子特别瘦小,目光呆滞,凭经验判断是个脑瘫患儿。王春华说:“你是想帮孩子提高智力对不对? ”一句话让孩子妈妈的泪水潸然而下。从此以后,他为这名叫“琪琪”的贫困脑瘫患儿免费治疗半年,直至痊愈。还有不少脑瘫患儿,王春华也是免费调理。一位住在金水路上的脑瘫患儿经常发作癫痫,经过一年多的调理,9岁男孩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家人对此感激不尽。

拥有仁爱之心的王春华,走到哪里就把爱传播到哪里。一次,在唐山至青岛北G1206次列车进入青州区间,列车广播突然传来急切的求助:“车上有一名男童突发高热惊厥昏迷,请有经验的医生旅客速来8号车厢帮忙。”听到广播后,王春华赶紧让妻子用轮椅把自己推到现场,只见一名5岁左右的男孩口唇青紫、牙关紧闭、面色苍白,神智不清。经过王春华二十多分钟的救治,孩子四肢慢慢变暖,面色逐渐红润,体温恢复正常,惊厥缓解,意识逐渐清醒。旅客和列车工作人员为他拍手称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春华始终牢记责任和使命。2020年疫情爆发物资紧张时,他匿名为社区捐赠4500枚口罩,社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捐赠物资不留名的好人。2023年,“道德模范在行动--王春华爱心大课堂”开讲,免费为残障人士和有培训需求的人员讲授小儿推拿技能,进行实践指导,推动弱势群体再就业,2000余人次受益。

【见义勇为】

编号04刘世瑜

刘世瑜,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山东青岛人,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渔民。荣获“山东好人之星”“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2022年5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大众日报、闪电新闻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先后报道了刘世瑜见义勇为事迹。

刘世瑜是一位坚守生命至上、敢于以命相搏的老船长,惊涛骇浪之下,不顾自身安危,成功救起7名遇险船员。2021年9月5日,海上风力增大,出海作业危险系数较高,刘世瑜正按照上级要求驾驶“鲁城渔60126”号渔船返航。中午十二时左右,刘世瑜突然收到“鲁胶渔60166”号渔船发出的一条求救信息,随后该渔船便失去了联系。在这生死一线的时刻,作为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出海捕鱼工作经验的老船长,刘世瑜清楚地知道,面对波涛汹涌的风浪和一望无际的大海,渔船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必须去救援!

义无反顾,火速救援显担当。情况十万火急,晚找到求救渔船一秒,船员们的生命危险就多增加一分。刘世瑜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立即通过卫星定位确定了“鲁胶渔60166”号渔船的位置,又向附近的“鲁城渔60167”号船船长刘承革寻求支援。顶着接踵而来的十几米巨浪,刘世瑜毫不惊慌,掌舵巡航,驾驶渔船,火速朝着事发船只位置驶去。在航行途中,他一边让船上的船员们仔细观察海面情况,一边让船上其他渔民提前做好救援准备,全体船员不顾个人安危,分秒必争,时刻待命,以充足的准备确保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众人合力,落水七人终得救。风大浪急,行驶中的渔船在海浪的拍打下来回摇晃,给救援工作增加了极大难度,原本导航显示需要30分钟的航程,在恶劣的环境下,到达定位附近区域竟行驶了近1个小时。刘世瑜眼睛紧盯海面,来回搜索,生怕错过求救船只,突然,他发现了在波涛中正像一片树叶似漂浮的救生筏,遇险人员就在救生筏上,随时都有被海浪掀翻的危险。

由于渔船比救生筏高出很多,船只经过带起的海浪很容易将救生筏掀翻,于是刘世瑜小心驾驶,控制好油门,随着风浪的节奏慢慢靠近遇险人员,当船只到达最易救援的合适位置后,指挥船员将提前准备好的救援缆绳抛向遇险人员,他和船员合力将遇险船员一个接一个拉上船。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急救援,7名遇险船员成功被救上船。看着全身湿透,筋疲力尽的遇险人员,刘世瑜第一时间给他们披上厚衣服,做好饭菜让他们填饱肚子,帮助稳定遇险船员的情绪,最终载着获救的7名船员和“鲁城渔60167”号船一同返航。

再次救人,见义勇为是本能。说起当天自己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刘世瑜脸上始终挂着渔民淳朴的羞涩。和大多数渔民一样,他不善言辞,对于自己的所做作为,也觉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对于勇救七人,他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本能。他能做出这样的大义之举并非偶然,2003年的冬天,他曾经也像现在一样,狂风暴雨中奋不顾身,和另外一名渔民共同驾船施出援手,成功救助10名外地遇险船员。他说:“当有人生命受到危险时,就应当有人挺身而出”。

编号05李士存(已故)

李士存(已故),男,汉族,1977年2月出生,山东莱西人,生前系莱西市院上镇朱东新村村民。2023年8月4日,李士存勇救溺水母女不幸身亡,被中央政法委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荣获青岛市“文明市民”、市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8月下旬,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先后报道了李士存的英勇事迹,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两次入水,奋不顾身,勇敢救人献生命。2023年8月4日下午,李士存像往日一样,和朋友王先生在青岛奥帆中心4号门金海广场附近摆摊卖柠檬水。受台风“卡努”影响,青岛前海一线掀起了巨浪。下午3时许,上海旅行团游客在金海广场海域木栈道游玩,附近海面上露出了不少礁石,一对母女从木栈道缺口处前往礁石上拍照时不慎被大浪卷入海中,情形十分危急,陪同导游立即大声呼救。此时,听到求救声的李士存赶忙跑到海边,朋友王先生立即跑到附近去取救生圈,李士存因为从小在河边长大,比较熟悉水性,没等王先生取回救生器材,就迎着巨大的海浪,跳入海中救人。

帮忙的其他游客立即报警、拨打120。在李士存的奋力托举下,15岁落水女孩成功被救上岸。见孩子无恙后,体力不支的李士存仍没有放松,再次返回海里搜救孩子母亲,眼看着已经游到孩子母亲身边,可就在此时,一个大浪将两人同时淹没。接到报警后,各方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搜救,20分钟后李士存被救上岸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而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46岁。

善行义举,魂归故里,救人事迹传家乡。李士存见义勇为不幸遇难的消息传回家乡,家乡的亲朋和广大市民无不为他扼腕叹息。事件发生后,市南区、莱西市等多部门第一时间前往李士存家中慰问。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其英勇救人的事迹,阅读量突破10w+,上千万网友赞其为“山东好汉”!10月9日,李士存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目前,相关部门正在为李士存申请烈士。

平凡伟大,勤恳善良,他永远都是英雄。在乡邻眼中,李士存是个热心肠,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从不计较得失,在村里有口皆碑。在女儿眼中,父亲平时真诚热情,与人为善,对家人充满了爱和关怀。“爸爸是我们的大英雄,我们为爸爸自豪。”说起与父亲的过往,女儿泣不成声。

滔滔海水哀英烈,人间壮歌祭忠魂。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营救中,李士存挺身而出、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用生命捍卫了对他人的爱和责任,用行动诠释了平凡中出英雄的真谛,用担当谱写了一曲刻骨铭心的赞歌!

编号06赵汉语(已故)

赵汉语(已故),男,汉族,2002年3月出生,山东胶州人,生前系胶州市铺集镇盛家庄村村民。先后荣获青岛市“文明市民”、“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胶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先进群体)、最美胶州人等荣誉称号。2023年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评定赵汉语为烈士。他见义勇为的事迹先后被大众网、青岛日报、青岛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时间回到2021年9月21日下午3时许,当地3名初中生沿着胶州市铺集镇盛家庄村东的胶河游玩,其中,14岁的刘强(化名)不慎滑入深水区,被急湍水流冲进河道中央。电光火石间,正在旁边钓鱼的赵汉语来不及多想,扔掉鱼竿,边跑边脱衣服跳入河中,迅速游到落水者旁边,拖着落水者从深水区向浅水区移动。这时一股水流涌来,赵汉语和落水者被冲到深水急流区,但赵汉语紧紧抓住落水少年,不断地向岸边托举。关键时刻,赵汉语的父亲赵桂山及其他村民赶到现场,赵汉语用尽最后力气,将落水者推向众人,而他却再次滑向深水区,卷入急流,不见踪影。下午4时许,胶州市蓝天救援队携带装备赶到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援,赵汉语被找到,但已无生命体征,生命定格在了19岁。被救少年经紧急救治后脱离危险。赵汉语纵身一跃,拯救他人生命,自己却不幸牺牲,可他却重新定义了生与死的意义。

心中有梦,努力向上。赵汉语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有一个姐姐,经济来源全靠父母干农活养家,所以赵汉语从小孝顺、懂事,经常帮着父母干着农活,梦想着有一天自己当上一名技术人员,挣了钱孝顺父母,回报社会。上学期间,他勤奋好学,高中毕业后,考上青岛四方技师学院。他学习的是铆钳专业,头脑灵活,上手特别快,加工的作品经常被老师表扬。2021年,赵汉语从青岛四方技师学院毕业后,到青岛软控云蚁重工有限公司上班,实习期间,每天晚上7点下班后,还要兼职送3个小时的外卖。努力踏实,赵汉语的背后,是少年最朴素赤诚的愿望:闯荡这个世界,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但花一样的年纪,火一般的赤诚,少年还未阅尽千帆,却已中途陨落。

生命定格,精神永存。事后,获救少年的父亲说,儿子那天落水,幸亏是赵汉语等好心人奋不顾身,才救回了自家孩子的性命,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这些好心人。赵汉语勇救落水少年的事迹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盛家庄的村民还有胶州市的众多爱心人士纷纷登门慰问。铺集镇党委、政府相关领导第一时间到赵汉语家中进行慰问,并送上慰问金1万元。青岛日报社新闻客户端观海新闻联合中华慈善总会、水滴公益,为赵汉语颁发了“平民英雄”证书,并送去了3万元救助金。2023年4月,当得知赵汉语被评定为烈士,赵汉语的一家表示很欣慰。一直以来,赵汉语的见义勇为精神感动着大家,每当人们提到他时都是称赞有加。铺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会把赵汉语作为典型人物,进一步弘扬他的事迹和精神,让英雄精神永存。

青春刚刚登场,本应岁月悠长,赵汉语用一次壮丽的陨落,挽回另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湍急的河水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谱写了新时代青年舍己为人的英雄赞歌。

【诚实守信】

编号07王仁江

王仁江,男,1961年9月出生,山东齐河人,中共党员,大快(青岛)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先后荣立一等功、荣获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称号,荣登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一句承诺,一生践诺。38年来,王仁江誓言不变,初心不改,用一生的守护,践行对牺牲战友的一句承诺。他带领战友们承担起照顾12位牺牲战友父母的责任,退役后,为牺牲战友的父母每月寄款,从无间断。每当一位烈士的父母去世,王仁江都会像亲生儿子一样为老人办理丧事。除了为牺牲战友的父母累计寄款36万元外,他先后走访了全国各地老部队的36家军烈属,接济生活困难的战友,以公司名义为伤残战友和烈属捐款30余万元,资助26万余元助力伤残军人建立绿色果园生产基地,先后为灾区捐款近10万元,累计捐款102万元。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转业军人“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换装不换心”的使命担当和时代风采。

枪林弹雨中立下生死盟约。1985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前线,一场高地攻坚战即将打响。英勇的战士们浑然不惧、准备冲锋!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前,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来。

时任连长的王仁江带着全连战士一同许下“生死盟约”:“从现在起,我们都是亲兄弟!你们每个人的父母、家人,就是我的父母、家人!无论我们当中谁牺牲了,剩下的事大家一起扛,扛一辈子!”最终,王仁江和战友们攻占了山头,歼灭了敌军,战后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称号。但很不幸,有12名战士英勇牺牲,永远留在了那场战役中。

38年真情守护,告慰烈士忠魂。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回来后,王仁江和战友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矢志不渝38年履行这个“生死盟约”。这12位烈士的父母,分散在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居住在偏远山区,王仁江和战友们不辞辛劳,足迹访遍全国,把这24位军属当作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挨家挨户到牺牲战友的家里,详细了解每一位老人的情况。当时王仁江1个月的工资不到100元,但他还是坚持把一半的钱拿出来,每月寄给牺牲战友的父母,从无间断。逢年过节、老人生日,他从来都不会忘,儿子该尽的责任和孝道,他都揽过来,“我们活着的人,要替牺牲的战友做些事,就像他们还活着一样,他们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时至今日,当年的24位军属只剩下7位还在世,每当老人中有人离世,他都会像亲儿子一样赶去操办老人的丧事,送老人最后一程。

军转创业回馈社会 再当“排头兵”。2005年,王仁江从部队转业后自主创业,于2008年注册了一家大数据公司。企业逐步走向快车道,让他更有能力为军烈属、退伍军人和困难群众做更多事,

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换装不换心。王仁江和战友积极吸纳复转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就业。每当军属需要就业机会时,他都全力以赴协调帮助,自愿承担起为退役士兵服务的社会责任,成为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的会员。

即使工作再忙碌,王仁江也仍旧不忘关怀战友的家属,除了为牺牲战友的父母累计寄款36万元,他先后走访了全国各地老部队的36家军烈属,接济在青岛生活困难的战友,以公司名义为伤残战友和烈属捐款30余万元,资助26万余元助力伤残军人建立绿色果园生产基地,先后为灾区捐款近10万元,累计捐款102万元。“从军的经历对我来讲弥足珍贵,无论在哪里,军魂都早已根植心底,一日从军,终生为兵。”正是这种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王仁江践行了对12位牺牲战友的庄严承诺。

重然诺,轻生死,在军营中的热血时光让王仁江矢志不渝地践行承诺,替烈士战友尽孝。现在,王仁江更是把“军人本色”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中,处处为身边的年轻人们做着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精神榜样。

编号08王加辉

王加辉,男,汉族,1947年8月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青岛市即墨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山东头自然村村民。先后荣获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称号,荣登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其事迹被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报道,2023年8月27日晚,中央电视台《道德与观察》栏目播出人物纪录片《我的海岛我的家》,讲述了王加辉一句诺言、一生坚守、矢志不移坚守海岛49载的励志故事,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驻扎海岛,守护的是茫茫大海上这片高出海面的国土。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赭岛是田横岛的前哨,地理位置重要,岛上动植物资源及周边渔业资源丰富。1974年,驻岛部队撤防后,山东头村动员村民护岛,村里明确规定,护岛是义务,没有报酬。积极要求进步的王加辉主动请缨,出发时,他对乡亲们郑重许诺,“只要国家需要,我一定以岛为家,坚持到底”,随后便带着妻儿,义无反顾登上了赭岛。

上岛时已是11月中旬,刺骨的寒风席卷着这座最高海拔40.2米、面积仅有0.16平方公里的小岛。“石炕上铺了些海草,海草上铺上凉席,被褥铺在凉席上,一家四口就这样蜷缩在一张床上过了第一夜。”王加辉依然记得在岛上度过的第一个夜晚。

纵使岛上条件艰苦,守岛的决心却从未有丝毫动摇。岛上怪石嶙峋,灌木丛生。驻军撤走后,除了3眼淡水井和数间营房,什么也没留下。陆地上的粮食运不进来,生存是个大问题,王加辉只能和随后上来的几户村民依靠人力将荒芜的土地一点点开垦起来,平日里靠种粮和捕鱼维持生计。秋天,粮食和蔬菜收获了,王加辉全家老小的口粮和蔬菜便勉强有了着落。起初,赭岛上没有电,当8海里外的陆地上万家灯火通明时,王加辉一家却只能点煤油灯照明,一直延续了整整21年。由于是无人岛,赭岛至今没有停船码头,只能通过自己驾驶小渔船进出海岛,进出一趟海岛,光在海里就得漂6个小时,如果遇到了大浪天,根本无法出岛。登上这座岛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几乎主动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故土难离,乡情难断,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尚且可以克服,思乡念亲的苦楚却让王加辉备受煎熬。“除夕晚上人家放鞭炮,我就跑到窗边看着,那个时候我母亲还在,我非常想她”,望着海那边的万家灯火,王加辉经常会偷偷地流泪,“但是既然进来了,组织相信我们,我就得守好这个岛,一直到老。”

与赭岛朝夕相伴49年,当初的誓言早已变成了使命。四季驻守岛上,夏天太阳暴晒,冬春两季海风湿冷,恶劣的自然环境让昔日的守岛人陆续回到了陆上,王加辉的孩子们也离开海岛先后成家,但他和妻子不为所动。

但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与王加辉相依相伴的妻子在赶海时意外落水不幸离世,他悲痛地将老伴埋在岛上。现如今,王加辉已经年近80岁,因长年受海风和岛上湿气的侵蚀,身体状况已是大不如前,当初和他同一批上岛的只剩下他一人,儿女们多次表示想接他出岛安度晚年,他却始终不愿意离开赭岛半步。他认为,他是第一个主动走上海岛的守岛人,也是第一个在岛上入党的党员,既然当初许下了“坚持到底”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不能别人走了,他就走。

“岛是家,家是岛,岛就是‘战位’。只要我们在‘战位’上,海岛就安全。”在王加辉看来,他驻守这里不但能保证海岛的安全,也能保证岛上的鸟儿和小动物不受侵害,岛上的草木不会发生火灾。

一朝上岛,一生守护。49年来,王加辉的脚印遍布了岛上的每一寸土地,他以单薄的肉躯抵挡着惊涛骇浪,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兑现着对党和祖国的庄严承诺。

编号09刘元九

刘元九,男,汉族,1953年8月出生,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村民。国家博物馆于2007年、2017年分两次收藏了他累计34年的账本,这也是国家博物馆目前唯一收藏的农民家庭账本。

 “只要国家需要,我一定会记到拿不起笔为止!”这是刘元九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对国家许下的承诺,也是他对后人树立的榜样。乡村的巨变、祖国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自他从1982年开记的账本一笔一划、字里行间中跃然眼前。时至今日,刘元九手写记录的账本已增至41年。

见证变迁,数据里面话桑麻。小到油盐酱醋,大到为孩子买房买车,刘元九事无巨细、全部入账。1982年5月2日,他清楚地写到:供销社酱油1毛2一斤,盐5分钱一斤,花两块四毛钱买20斤酱油,花5块钱买100斤盐……在他的账本里没有CPI上涨的总结,只有密密匝匝的数字,看似琐碎,却记录着小山村村民的真实生活。

刘元九所在的大泽山镇虽然有两千多年的葡萄种植史,但真正靠葡萄致富却还是近三十年的事。2007年,刘元九家里的5亩葡萄地总收入还只是28902.3元,2023年,账本上的数字变成了10.1万元,葡萄藤架变成了“摇钱树”。账本在此刻不仅仅是纸张和墨水的简单融合,小小数据变迁,更是见证了小乡镇乃至国家乡村振兴的大大成效。

持之以恒,手写账本成政策最好注脚。翻开账本,刘元久说有两件事终生不忘。第一件事是2005年12月29日,取消农业税。这项政策意味着当时9亿中国农民将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第二件事是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表决通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让以地为生的广大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小小账本承载了世事变迁,也承载了一名普通农民对社会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很多人质疑,41年间真的从未想过放弃吗?刘元九说,“我没有半途而废,是因为我有三大法宝:决心、恒心和耐心。”刚开始坚持去做,想的是为后人留点资料,让后辈看看自己这一代人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是决心的前提;后来发现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虽然绵薄,但能够为世人所用,这是恒心的理由;当社会的期许与自己的执念重合,自我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酿成了一个理想:为家庭记录一针一线,为国家记录滴滴点点。

双向承诺,铸就“国家记忆”。刘元九的账本格式很规整,但对于仅仅上过几年小学的他来说,记账并不是个简单的活儿,他认识的字并不多,早期的账本常有错字,后来,他在记账的桌子上摆上一本字典,随用随翻,几十年的记账生涯,让刘元九的识字水平进步很大。“我不觉得记账是个负担,现在一天不记就浑身难受。”刘元九对记账的执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时候生病不舒服去医院,即便再难受,也要记下开销多少,都花在了哪些用项,也因为常年记账的习惯,刘元九走到哪儿都会随身带着纸笔,一分钱的花销也要记下来。

当年领导找到刘元九时,朴实的他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请给我一个月时间,我把账本抄一遍留给自己和家人。”国家博物馆也对他许下承诺,只要他或后代继续记录下去,记多少年国家就收多少年。因此,虽已年至古稀,刘元九的笔却从未停下。“这一辈子最自豪的事就是账本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时候,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习惯能对国家有价值,这是这些账本最好的归宿!”

当“流水账”变成“馆藏珍宝”,当家庭账目明细变成“国家记忆”,承载起这历史厚度的是41年的持之以恒和毫无所求的社会担当。小小账本,记录的不仅仅是刘元九的生活,也是广大农民、农村乃至国家的发展变化。一笔笔账目如同时光的刻度,将41年间的“物转星移”瞬间铺展在人们眼前,成为了解中国“三农”变革的最鲜活样本。

【敬业奉献】

编号10刘建港

刘建港,男,汉族,1975年8月出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船长。伶仃洋畔,精准操控8万吨沉管毫米级对接;渤海湾里,海底绣花筑就海底长龙……29年间,刘建港足迹遍布我国多个港口码头,是唯一参与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和大连湾海底隧道“三大跨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安装船长,被誉为“海底绣花”第一舵手。先后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功臣、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水运系统“齐鲁工匠”、山东好人、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工人先锋等称号,他的事迹被工人日报、中国水运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筑梦:水手成长首个沉管浮运安装总船长。刘建港来自地道的筑港家庭,他在父亲参建青岛港时出生,于是取名“建港”,寓意传承筑港家风,为祖国水工效力。1994年,刘建港加入公司筑港队伍,凭借敢想敢干的胆识魄力,他由一名普通船员逐渐成长为“起重15”船的大副,又调到了500吨的“起重11”担任船长。在他的带领下,“起重11”先后参与了山东省95%以上港口航道建设,奉献了青岛港30万吨原油码头、董家口40万吨矿石码头和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水工工程、栈桥整修等重大工程和地标建筑。齐鲁大地三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留下了刘建港战风斗浪、劈波斩棘的身影,也为他乘风破浪再挑重担蓄足了能量。

坚守:海底绣花毫米对接筑起超级工程。“2023年4月19日,我们参建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了”,作为“津安2-3船组”总船长刘建港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之前,我国在海底对接沉管技术领域方面还是一张白纸。刘建港作为总船长,担子尤其的重,“这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海底隧道。每节标准沉管180米长、37.9米宽、11.4米高,浇筑完成后重达8万吨,共有33节这样的沉管,要在海底无缝对接,责任与压力是超乎想象的。”

2013年,初到港珠澳大桥建设现场的刘建港,来不及休息就一头扎进深坞,用最短时间将每一根缆绳的方向、受力情况都牢记于心。心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信念,他摸索出一套深海沉管安装方法,和所有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一起,亲历过E15管节“两进坞门、三出外海”的极限挑战,经历了遭遇风暴、逆行而生的最终接头战役,保证了全部沉管顺利沉放对接,创造出一项又一项海上施工纪录,助力港珠澳大桥这一超级工程、国之重器耸立于世界大桥建设之巅。

攀登: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断刷新中国速度。如果说参建港珠澳大桥是冲向巅峰,那么奔赴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就是巅峰上的再“攀登”。2017年,刘建港从伶仃洋转战大连湾,承担起了大连湾海底隧道的沉管浮运安装工作。

在大连湾,刘建港带领团队成员攻克了国内曲率最大沉管安装操作难题,最后一节沉管还面临施工水域最狭窄、系泊工艺最复杂、安装空间最小、沉放控制难度最大等6项安装难度之最。面对苛刻的施工条件,项目团队多次优化、调整、细致部署各项工作,刘建港带着全船操作手屏气凝神“慢工出细活”,最终实现沉管浮运安装提前圆满收官,也因此获得“海底绣花”第一舵手称号。

漂泊在外多年,年均在船320余天,刘建港心窝里最软的地方是家人,在施工生产的关键环节,老母亲手术、妻子生病、孩子远行,他为自己的“缺席”感到遗憾和愧疚,而家人的理解和鼓励成为他一次次极限挑战的不竭动力。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刘建港始终怀揣为祖国浮运安装沉管的责任使命,用亲身经历讲述着每一节沉管故事,绵长而深远。

编号11刘高利

刘高利,男,汉族,1981年8月出生,山东莱阳人,中共党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二科主任。

从医16年来,刘高利先后参与心脏外科手术9000余例,主刀6000余例,成为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心血管外科手术视频直播第一人,山东省David手术技术先行者。以大医、大爱、大德的医者风范,演绎着患者生命的精彩。先后荣获青岛市最美天使、市“五四”杰出青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医师、全国主动脉外科手术大赛获一等奖等众多荣誉。他的事迹先后被“学习强国”、财经日报、央视频、CCTV12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近日,在央视8套热播的心血管领域的电视剧《问心》,刘高利还被聘请为医学顾问。

赢在最为珍贵的时间里,以至精的手术技术为生命续光。为解决心脏手术时瓣膜连同病变血管一并被置换成机械瓣或者生物瓣,成本高、“质保”期限短,后续生存变故大、维护困难的难题,刘高利远赴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医院潜心研学,最终形成“中西合璧”的被誉为心脏外科皇冠上的明珠的改良David手术技术,即中国特色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2016年1月至今,刘高利成功完成61例David手术,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外科最凶险的疾病,24小时死亡率高达50%,然后每增加1小时死亡率增加1%,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方法,在国际上手术死亡率高达30%,刘高利回国后,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潜心总结研究,形成自己团队特色的主动脉根部处理和外科缝合技术,将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平均手术时间缩短一倍,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2018年以来,刘高利和他的团队,以救命、救急的责任心,“5+2”、“白+黑”,勇毅前行,挽救了超过上千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的患者,给予患者及其家庭新的希望。

守在最为重要的关口上,以至诚的匠心匠魂为希望添彩。刘高利把自己比作心血管手术的“匠人”。2020年中秋节与国庆节期间,连续8天昼夜工作,救治了11条生命,而后又接续奔波外地,抢救危重病人。2022年一天凌晨,连续工作20小时后,以超强的毅力为在26周时意外降生的超早产龙凤胎儿实施腋下微创手术,使体重均不足1000克、病情危急的两个使用呼吸机维持生命的双胞胎孩子,转危为安。从医16年来,他刘高利欠孩子、欠家庭太多,但为了患者的生命,他选择的是舍小家、求“大医”。

立在最为明亮的灯光下,以至善的医德医风为博爱加量。刘高利无数次退回、拒绝患者及家属塞红包、想请吃的情况,对实在无法现场退回的红包,刘高利就安排人将这些钱全部打到患者住院费里。2018年给青海省的藏族同胞做完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并发症手术后,患者家属连连跪谢,刘高利多次婉拒红包后,又成功“逃脱”两扇羊肉的回馈,传为佳话。医病先医心,刘高利总会对于心存疑虑的患者家属,循循善诱、因势利导。2016年,刘高利深入浅出给患者家属讲道理,终于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一名患严重冠心病的87岁高龄老人,一年后健康如初的老人对刘高利大为感激,像老朋友一样与他打招呼,甚是让人泪目。

大匠有大德,大医有大爱。作为医者,刘高利能让病人记住并认可自己,靠的是医术,更靠的是为人的坦荡和对“大医精诚”的向往。刘高利将一如既往在“大医”的道路上躬身前行。

编号12梁建英

梁建英,女,汉族,1972年4月出生,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齐鲁时代楷模、山东好人、“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等荣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被授予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其事迹先后在2022年8月新华社、2022年9月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面对面》栏目、《焦点访谈》栏目、中国妇女报、闪电新闻、2023年9月大众日报、齐鲁壹点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作为中国高速列车整车研制、系统集成创新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梁建英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带领团队攻克了高速动车组一个个关键技术,主持研制的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奋进的实践一路紧随。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梁建英带领团队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研制了适应各种复杂运营环境的中国高速动车组谱系化产品。2021年7月,她带领团队再攀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高峰,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填补了高铁和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速度提升的背后,是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

她带领团队始终奋战一线、攻坚克难,取得技术新跨越。在研制高速动车组的过程中,她“早八晚九”、放弃节假日、舍小家为大家,通过系统梳理,从关键部件展开研究,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常常为了一个方案的论证、一个试验结果的分析而通宵达旦,最终一个个设计思路通过一摞摞资料变成了可行性方案图纸,用知识和智慧铺就了铁路巾帼的逐梦人生。

她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深耕细作,成就世界“第一速”。在研制“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的过程中,“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最高设计时速达380公里,这个速度等级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梁建英带领团队成功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历经450多项仿真计算、1050多项地面试验和2800多项线路试验,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在京沪高铁先导段,CRH380A跑出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她带领团队接续研发突破、刷新速度,飞驰世界最前沿。在研制“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过程中,从铁科院环形试验基地到大同线、哈大线、郑徐线,研发人员跟车跑遍大江南北、经历严寒酷暑。每天凌晨五点开始准备,白天跟车试验十多个小时,晚上分析试验数据至深夜。最热的时候,“焖”在四十多度的车厢里;最冷的时候,蹲守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雪地里。“复兴号”从样车下线到最终定型,耗时整整一年半,历经2300多项线路试验,试验里程达61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跑了15圈。2017年9月,“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正式投入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截止到2023年1月底,梁建英带领团队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创造的产值超600亿。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未来,我们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更美好的出行生活,我想,这也一定能成为推动我们实现强国梦的动力。”

【孝老爱亲】

编号13张茂花

张茂花,女,汉族,1957年11月出生,山东诸城人,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前韩社区居民。荣获山东省最美家庭、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十大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2023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等多家市级媒体先后报道其感人事迹。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45年来16425个日日夜夜,悉心照顾着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长年卧病在床的大伯哥。在经历丈夫去世、房屋倒塌、自己改嫁等诸多变故后,她对大伯哥始终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用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动着与她接触的所有人。

日子再苦,她无怨无悔照顾大伯哥。1978年,张茂花经人介绍与红岛街道前韩社区居民韩同晓结为夫妻。丈夫韩同晓有一个患肌无力的父亲和一个因患骨髓炎而长年卧床不起的哥哥,张茂花一进门就接过了照顾两个病人的重担,她从不言苦,尽心尽力照顾公公到去世。虽然经济上不宽裕,但张茂花和丈夫十分恩爱,日子过得也很踏实。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丈夫韩同晓在一次出海中意外身亡。那一年张茂花29岁,女儿也才刚刚5岁,对年纪轻轻的张茂花来说这个家的“天”塌了。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在丈夫去世后的一个风雨夜,家里本来就岌岌可危的三间老屋,突然倒塌了,村委看到一家人连个遮风避雨的地儿都没了,便把村里的三间闲房借给张茂花。就这样,她带着年幼的女儿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大伯哥搬进了借来的住处。张茂花说,那两年,她的泪都流干了。很多人都劝她带着女儿改嫁,一走了之,但看着卧床不起的大伯哥,善良朴实的张茂花无论如何也狠不下心。

就是再婚,她也要带上大伯哥一起出嫁。理家,种田,照料大伯哥和孩子……无论日子多难多累,张茂花始终没有过一丝想放弃大伯哥的念头。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姻缘都与张茂花擦肩而过。1988年冬,经人介绍,张茂花认识了红岛街道后阳社区的李允峰,张茂花提出为了照料大伯哥不外嫁的条件,李允峰被她的善良所感动,毅然决定做个“上门女婿”,和张茂花一起照顾她的大伯哥。  

婚后,李允峰视张茂花的大伯哥如同亲哥哥,对他照料的无微不至。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没两年,一家人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生活条件改善后,一家人首先想到的还是大伯哥。大伯哥住的土炕是夫妻俩特意准备的,土炕连着家里的大锅,虽然有煤气灶,但是每年的十月份刚一入秋到来年四五月份渐渐入夏,夫妻俩还是坚持用大锅做饭,为的就是大伯哥的炕从早到晚都是温热的;因为大伯哥瘫痪在床,脖子不能扭动,夫妻俩为他准备了一面镜子,方便他看电视,与人交流。

无微照料,她用金子般的心诠释人间大爱。由于照顾得细致周到,这么多年大伯哥没有得过一次褥疮,脸色红润,精神矍铄,非常乐观,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已经卧病在床几十年的人。而六十多岁的张茂花却因为长期的操劳和生活的磨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身体也落下了不少毛病。尽管如此,张茂花说她从来没后悔过。

张茂花的女儿出嫁后,儿子也结婚生女,他们一家三代四姓六人住在一起照顾大伯哥、孝敬大伯哥、敬重大伯哥。2023年3月,张茂花的大伯哥安然离世。人们都说,她用一颗金子般的心深深感染着三代人,也感染着身边人。

编号14张婷

张婷,女,汉族,1955年4月出生,山东安丘人,青岛市市南区云南路街道广州路社区居民。荣获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慈孝之星”“山东好人”称号。2023年5月,张婷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突遭变故,好大嫂扛起家庭重担。1990年,张婷的小叔子王基柱在参加单位伙房灭火行动中,不慎从房顶跌落,经过50多天的全力抢救,虽然命保住了,却留下了严重的脑外伤后遗症,造成肢体和智力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面对无人照顾的小叔子和年事已高的公婆,张婷和丈夫毅然决然地挑起家庭的重担。此后,小家变成了大家,小锅变成了大锅。张婷每天要在6点前起床,不仅要照顾患病的公公、婆婆,而且还要给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洗脸、刷牙、做饭、喂饭,晚上下班回家操持家务。由于大脑严重受损,小叔子情绪经常失控,癫痫病有时一天发作三四次,经常滚落到床下剧烈抽搐,特别是在夜里,大小便失禁时会乱抓乱抹,随时需要救治和护理。

1995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公公去世,婆婆又病倒了。那段时间,一间屋的两张床上一边躺着婆婆,一边躺着小叔子,张婷刚照顾完癫痫病发作的小叔子,婆婆这边又喊她清理床褥……累得张婷精疲力竭。有人劝她,送一个去养老院吧,可是善良孝顺的张婷却舍不得,“毕竟是亲人,自己照顾肯定是最尽心的”。由于受到张婷和丈夫的精心照料,瘫痪在床三年的婆婆直至98岁高龄才离世。

血浓于水,再苦再累也不会抛弃。“当时大夫说,你们家快放弃吧,就算好了大概率也是植物人。我觉得,公婆就两个孩子,不管怎样,只要弟弟还活着,这个家就还是完整的”,就这样,张婷咬牙坚持了下来,而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

张婷的付出,丈夫王基樑看在眼里,他既感谢又心疼:“这不是简单一句话就做到的,人能有几个30年呢?”张婷坦然面对着别样人生,虽然失去了常人的生活乐趣,但从未有过舍弃家人的念头。如今,张婷的丈夫退休,女儿成家立业,闲暇时他们会带着小叔子出门透透气,畅想未来的好日子、好生活。

甘于奉献,志愿服务勇于担当。张婷家中“一门出过三进士”,从爷爷辈开始行医,一直将孝悌助人传为家风。尽管需要一直照顾卧病在床的小叔子,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心底的那份作为医者的担当让她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之后张婷又多次作为医学志愿者奔赴火车站、社区等抗疫一线,再一次走向了守护生命健康的最前线。

在张婷的带动下,丈夫王基樑在照顾弟弟的同时,也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社区卫生清理、环境保护等公益志愿活动,每逢春节,他便会书写多幅书法作品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2022年,当志愿者时政府补助的1800元,老两口也全部通过街道购买了口罩等物资用于疫情防控,彰显着守护“大家”与“小家”的责任与担当。

平凡而又伟大,朴素但却坚韧。张婷用善良与爱镌刻岁月,用涓滴细流弘扬扶老惜弱的中华传统美德,诠释了大爱、奉献和真情。

编号15郭希英

郭希英,女,汉族,1953年6月出生,山东平度人,平度市田庄镇西寨村村民。荣获青岛市“文明市民”、“感动青岛”道德模范、青岛市“十大最美家庭”称号。

意外突然降临,毅然肩扛重担。郭希英的小叔子刘瑞庆14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平度市吕剧团,小小年纪便成了剧团的台柱子,一身好才艺的他深受观众喜爱,领导也对他给予厚望。可天有不测风云,1977年4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年仅21岁的刘瑞庆沦为最重的一级伤残,终生与床和轮椅为伴,从此再与舞台无缘。车祸后的刘瑞庆,全身除了左胳膊及左手大拇指可以简单活动外,其他部位均丧失任何知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残酷的现实,曾一度使刘瑞庆万念俱灰,频频产生轻生的念头,年迈的父母更是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终日以泪洗面。为了让父母宽心,郭希英和丈夫商量后,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叔子的重任,将出院后的刘瑞庆接到了自己家中照顾。当时,郭希英家有七口人,丈夫刘瑞祥是主劳力,为了养家没白没黑地在外打工,家里的所有活儿便都压在了郭希英身上。

不幸接踵而至,重燃家庭希望。每天,郭希英一睁眼就面临着四件事:伺候瘫痪在床的小叔子;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婆;安顿两个年幼的孩子;守护七亩多的口粮田。那会儿,郭希英把自己练成了个陀螺,四份活累得郭希英直不起腰来。可有心疼自己的丈夫和懂事的孩子,也有公公婆婆的体贴爱护,她累着、痛着,也满足着。日子虽难,但一家人互相扶持,终究是共同扛了下来。

然而,就在大家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的时候,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1992年公公去世;2002年婆母中风,失去自理能力;2003年,郭希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她的丈夫因病去世。那时,郭希英感觉天都塌了下来……哭干了眼泪,她重新振作起了精神,决定独自操持这一大家子。有人劝她改嫁,跟孩子奔个好一些的前景,可当郭希英看看朝夕相处的婆婆和小叔子,看着从未跟奶奶和叔叔分开过的孩子们,浓浓的亲情让她毅然决然选择放弃改嫁。

照料无微不至,无愧当代“嫂娘”。在没有丈夫陪伴的18年里,郭希英每天如一日的辛苦劳作着:早上4点多起床做好饭,5点准时给小叔子穿好衣服,然后把170多斤的他从床上背到轮椅上,给他洗漱喂饭。天气好的时候,就推他出去晒晒太阳,散散心。每天晚上是郭希英最难熬的时候,刘瑞庆需要有人不停地帮他翻身、按摩,才能减缓痛苦。为了方便照顾,她在小叔子的房间里放了张简易的小床,以便随时照顾。长此以往,郭希英因长期睡眠不足导致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不是这儿酸就是那儿痛。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尽心尽力,不大的房间里是整洁的床铺和干干净净的生活用具,不管什么时候,刘瑞庆的身上都没有一点儿异味,也从未长过痱子和褥疮。每当到医院体检时,连医生都惊诧:“如此严重的创伤,40余年的卧床,他的内脏器官却还完全正常,这真是了不起!”

当被问到有没有难处时,郭希英眼中泛起泪花:“我不怕累,只怕没照顾好他!”由于长年卧病在床,思维和语言表达还正常的刘瑞庆常常会心理失衡。一旦郭希英稍有疏忽,他就发起脾气,这时,郭希英顾不上难过,只会心疼小叔子,因为在她心里,早他当作了自己的亲弟弟。刘瑞庆刚瘫痪时,他接受不了让嫂子帮着导尿排便,经常难过得直哭。可郭希英却安慰他说:“你傻啊,你就是我弟弟,我不帮你谁帮你啊,跟亲姐还用客气!”刘瑞庆没有活动能力,排便是最困难的事情,正常排便至少得一两个小时。一旦便秘,每次都得三四个钟头。这时候,为了减轻他的痛苦,郭希英都用手一点点帮他抠出来,从未嫌弃。说起朝夕相处的嫂子,刘瑞庆总是忍不住掉眼泪:“我把嫂子当亲姐,没有嫂子这么用心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嫂子,也许仅仅是一个无关血缘的称呼,可在郭希英身上,这个称呼有了一诺千金的深沉。如今,郭希英已年近古稀,这样一份付出和担当毫无疑问是大爱善良。古有包公报恩称嫂娘,郭希英的无私付出更真实地担当起了“嫂娘”的称号。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光明日报》点赞青岛:“红色动能”助“动车小镇”跑出“中国速度”

2023-11-20    光明日报

青岛租房即可落户,特大城市户籍改革更进一步 | 新京报社论

2023-11-20    新京报评论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情况调查网络调查问卷

2023-11-19    人民网

中国首只全流程国产克隆猫成功诞生:体现高端制造领域的飞速进步

2023-11-20    青岛新闻网

美德信用进社区 城阳区上马街道"美德信用+"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

2023-11-20    青岛新闻网

北方地区回温显著!新一轮寒潮即将来袭,气温波动剧烈

2023-11-20    中国天气网

旧物置换 焕活新生 "焕"物节火热进行中

2023-11-20    青岛新闻网

扶起路人、助娃回家、清理路障……冬日街头,青岛热心人传递城市温度

2023-11-2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