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杂谈㊴|“未成年”成为“保护伞”?究竟怎样才能“消灭”校园欺凌?
10月28日,湖南娄底,有家长发帖称,自己7岁的女儿张某被同班十几名女同学霸凌及性霸凌。10月30日,冷水江市联合调查组通报称,事发当天,因张某等同学在操场跳绳时出现争执,发生相互打闹约1分钟,期间张某被另外几名同学短暂围住拍打。民警经调取学校监控视频,对当事人张某和其他涉事女生进行保护性询问,走访调查目击该事件的老师和学生,未发现存在故意伤害的情形。
10月30日,福建龙岩,一则关于中学生被逼吃粪便的视频引发众多网友关注。视频显示,一名男生在公厕中用手指伸入排泄物后被逼将手指放入嘴中,拍摄视频一方还传出“吃、全部吃进去”的要求。10月31日,记者从龙岩市教育局处获悉,目前教育局已了解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目前当地多部门已介入,正积极处置此事。
此时,距离“大同通报未成年人欺凌事件调查情况”才过去一个月。
本以为有大同未成年人欺凌事件的警示,各地学校对于类似事件会愈发注意,态度会愈发认真,处理也会愈发周全。可没成想才过去了一个月,又出现了此类情况。
校园欺凌霸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消失?
“女儿被霸凌”事件,因官方通报称并未发现“故意伤害”情形,引发网友热议。同时,也有媒体根据官方的通报结果提出“孩子打闹玩耍和校园欺凌霸凌”的区分问题。
“学生被逼吃粪便”事件,更是引发广泛关注,大众也都期待着官方的调查通报以及当地教育部门及学校的处理方式。
近些年,社会关于校园欺凌霸凌事件的讨论声不断。许多网友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律以及指导条例应该继续完善,尤其是“反校园欺凌霸凌”方面。
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网络较早,每天从网络上获取到的信息十分庞杂,但未成年人尚未完全具备正确地甄别优劣信息的能力,且其仍处于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阶段,容易被网络不良价值观所误导而做出不当行为以至错误行为。还有一些未成年人,竟然会“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把“未成年”当作自己的“保护伞”,甚至会说出“我是未成年人,不犯法”的言论。
如何界定是否构成“欺凌霸凌”、如何处置“欺凌霸凌”事件施害者、如何疏导受害者、如何有效防止“校园欺凌霸凌”行为,相关部门应真正重视并加强宣传教育及法律法规的监管,以减少甚至清除校园欺凌霸凌事件的发生。
除却对学生的日常实际行为进行关注以外,老师应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也应时常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状态、关注孩子的日常情绪,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希望上述几起校园欺凌霸凌事件能够得以充分调查以及妥善处理。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校园欺凌霸凌行为能够被彻底“消灭”。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有爱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文:张万琦
素材来源:永定新闻网、澎湃新闻、红网、冷水江新闻微信公号、@央广网、@上游新闻、@中国日报、@湖北经视、@南方日报、新浪微博网友评论、抖音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