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元奖金归个人!青岛以最高诚意向创新致敬
创新就是创未来。以“未来眼光”衡量,获得科技奖的项目和人选就是引领城市发展的“生力军”。
现在,青岛对这支“生力军”有了更高的期待——
新修订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向社会公布,将于2023年11月15日起施行。
与此前规定相比,《办法》更加强调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引领作用,增设“成果转化贡献奖”,鼓励获奖项目围绕青岛24条重点产业链,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己任”,将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取消了奖励的三等奖、增设特等奖,进一步提高了奖励的入选“门槛”,为选出真正高质量的科技项目奠定了基础。
整体来看,修订后,《办法》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奖励与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通过优化调整市科学技术奖的奖项设置,规范提名、评审和监督等规定,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等举措,将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青岛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注入创新动力。
01
门槛更高
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国务院、山东省分别修订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科学技术奖励的申报、评审和监督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此次青岛修改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也更加明确地透露出聚焦服务经济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奖励导向等信号。
《办法》优化、调整了市科学技术奖的奖项设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增设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并明确了授奖条件:获得该奖项的成果需要聚焦青岛发展的24条重点产业链,由获奖团队自主研发或引进、消化吸收后,能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已形成较大规模产业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
如此一来,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类别修改为6大类: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和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而在奖励等级中取消三等奖、增设特等奖的举措,则让我们看到了“新”办法对获奖项目展示出的更大诚意——
一方面,三等奖的取消让奖励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奖项的质量自然会“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授予特等奖。这意味着只要成果足够“重磅”,一等奖已经不再是“上限”,奖励还可以进一步青眼相待。
同时,《办法》的奖励额度进一步加码: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每项50万元,一等奖每项从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二等奖每项10万元,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每项50万元,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项10万元。
此外,与此前每年接近150个获奖项目的数量相比,青岛对科技成果的评选释放着“减量增质”的信号——《办法》明确,每年获奖项目不能超过100项。
《办法》还将市科学技术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专家、学者作用。
在国际上,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科技奖励评选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提名制。因为科技奖励本质上是相关行业领域内的评议和认可,将提名权交给较为熟悉行业实际情况的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不仅有利于遴选出真正有重大贡献的成果,提升科技奖励的影响力和公信度,也能够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
02
经济发展的“最优解”
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对于城市来说,科学技术奖励是推动科技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
因此,一年一度的市科技奖颁奖不仅是青岛科技界的“盛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获奖项目和人选标注着城市科创的发展高度,都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翻开历届最高奖获得者的名单,可谓“群星璀璨”: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海洋装备材料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崔洪芝让我国关键材料实现国产化并走到世界前列,给工业关键部件穿上国产“防护服”,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60亿元;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乔方利潜心探海,为青岛赢得了多个“国际首次”,其研究成果代表中国首批入围国际超算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
所以,我们便不难理解,青岛愿意按照每人100万元的额度颁发奖金,并明确奖金全部属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所得。
获奖项目中也不乏享誉全球的成果,它们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最优解”。
2021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5G远程腹腔镜手术装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代表着全球远程手术的“第一梯队”水平;
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完成的“海底界面层灾害原位动态实时观测技术与装备”项目已为50余项海洋工程“保驾护航”,近三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5亿元;
……
通过协作创新,获奖项目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过去五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698项,拨付奖励奖金8405万元,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而《办法》的加码,既是展示科创魅力,也昭示着青岛深度布局,以科创引领未来发展的决心。
03
从“科技强”到“产业强”
科技创新表现在“新”,价值在“用”。获奖项目不仅代表着城市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也要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与24条重点产业链密切相关的青岛市科技奖获奖项目占比已达七八成。现在,透过新办法的调整和优化,我们有理由对青岛的科创引领产业发展抱有更强的信心、怀有更大的期待。
面向未来,通过奖励前瞻性重大原创成果、奖励行业引领的“头部”科学家、奖励扎根产业取得的关键突破的核心技术,青岛释放着一个明确的信号——
要担起“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的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推动战略科技力量更加强大,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更加强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更为广泛,人才创新活力有效释放,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为此,青岛要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聚焦落实国家战略,围绕经略海洋等国之重任,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实施“强链”计划,以大项目为“抓手”,支持“链主”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彰显科技创新带动作用。要聚力实施“沃土计划”,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硕果计划”,补齐成果转化短板;实施“海创计划”,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构建开放创新良好生态。要“瞄准”科技人才引育,推动人才项目与产业精准结合;深化面向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与国际一流科技成果“美美与共”;打造一批科技创新产业园,为创新成果孵化、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摇篮”。
我们期待着,在更高质量获奖项目的引领下,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双人舞步”愈发和谐,青岛“国际化+创新型”的城市特质不断彰显,奔腾涌动的科创热潮推动从科技强向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之路更加通畅。
作者 |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