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解读:发力“三大发展轴”,打造“重要增长极”
规划解读
突破关键领域,发力“三大发展轴”
到2030年,基本形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协同创新高效、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展望2035年,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世界知名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青岛都市圈空间布局图
■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万人
■将沿济青陆海发展主轴、滨海综合发展轴、青烟综合发展轴打造都市圈发展廊道
■推动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昌邑—莱州绿色化工联动区、海阳—莱阳—即墨海洋产业联动区等毗邻区域深化合作创新,打造同城化发展若干支撑点
■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加快建设青岛国际枢纽海港,建设辐射全球的空港枢纽,建设国内国际多式联运组织中心
■协同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
■共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开放合作新格局
■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同城化
13日,省政府网站发布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青岛都市圈以青岛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潍坊市、日照市、烟台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万人。
《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描绘了未来青岛都市圈蓝图。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青岛都市圈同城化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协同创新高效、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展望2035年,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世界知名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优化核心城市功能
作为核心城市,青岛引领着都市圈的发展。《规划》提出立足国家所需、地方所长、发展实际,进一步增强青岛高端产业引领、科技创新策源、开放枢纽门户、绿色生态宜居等功能。坚持聚湾强心,着力提升环胶州湾都市区的经济高度、人口密度、创新浓度和辐射强度,打造世界一流湾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青岛的空间格局。
东部区域,突出文化传承、业态迭代,推进历史城区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强化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特色商贸、人文交流等功能,加快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内涵式发展,塑造时尚魅力核心区。
西部区域,突出开放创新、全面提质,发挥高能级平台叠加优势,强化航运贸易、临港经济、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功能,全面展现国家级新区特色风采,塑造综合实力展示区。
北部区域,突出扩容聚能、产城融合,依托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高新区等功能区,强化物流贸易、临空经济、科创孵化、国际会展等功能,引导先进制造业有序向北集聚成群,增强城阳、即墨、胶州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
打造都市圈发展廊道
构建核心引领、轴线展开、多点支撑的网络化、多层次发展格局。青岛都市圈将沿济青陆海发展主轴、滨海综合发展轴、青烟综合发展轴打造都市圈发展廊道。
济青陆海发展主轴。以济青综合运输通道为支撑,强化胶州、高密等城市重要支点作用,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经济联系,壮大沿线中小城市发展规模,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青岛潍坊同城化发展,率先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对外开放协同共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实现城市功能全方位对接。向西链接济南都市圈及沿黄流域,重点推进科研创新、高端制造等各类资源沿线集聚,打造内接外联、陆海联动的综合发展廊道。
滨海综合发展轴。以海岸带为支撑,推进滨海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实施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双核”驱动,提升东港、即墨、海阳、莱阳等节点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推动沿海港口、临港工业区、城镇的融合协作。推动青岛日照同城化发展,深化即墨与海阳的战略合作。向东链接威海、向南链接长三角地区,统筹岸线、海湾、海港、海岛保护利用,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打造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沿海绿色发展廊道。
青烟综合发展轴。以沈海高速、青荣城际铁路等复合快速交通走廊为支撑,强化即墨、莱西、莱阳等城市重要支点作用,推动沿线城镇、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提升高端产业承载能力。加快莱西莱阳莱州一体化发展,发挥交通先行作用,破除三市间行政和市场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协作联动,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与烟台联动的重要支点作用,向北链接烟台市区,打造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综合发展廊道。
加快毗邻区域融合发展
青岛都市圈将发挥青烟潍日毗邻区域经济联系紧密、人文交往频繁的比较优势,推动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昌邑—莱州绿色化工联动区、海阳—莱阳—即墨海洋产业联动区等毗邻区域在规划布局、交通连接、产业协作、政务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创新,打造同城化发展若干支撑点。
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打造跨区域交通网络,依托204国道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带,引导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沿线集聚,推进两地经济开发区整合升级,推动青岛国际汽车城、莱西石墨新材料集聚区、莱阳化工产业园等融合发展,联合建设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实施“才聚双莱”计划,建立人才评价互认机制。
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推进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309国道等连接两市主要道路建设,协同推进官路水库建设。以大杨路与康成大街作为“两大联动轴”,打造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东西产业延绵带。聚焦胶州机械装备、电子制造与高密精密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协作,构建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
平度—昌邑—莱州绿色化工联动区。推进明村至董家口高速、新河内陆港等建设,建设跨胶莱河、泽河大桥,提升园区间交通通达能力。构建产业协作体系,建设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等集聚区,承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配套项目。建立跨区域安全、环保、事故响应联动机制、危废运输和处理处置机制等。
海阳—莱阳—即墨海洋产业联动区。加快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青岛地铁11号线等轨道交通延伸与公路网络贯通工程,完善丁字湾—蓝谷公交服务体系。探索“姊妹园”合作模式,谋划建设以青岛蓝谷、莱阳丁字湾滨海新区等为主体的青烟协同发展区,打造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做强做大海洋产业链。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都市圈资源高效配置搭建了基础网络。《规划》提出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布局以青岛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并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推进潍坊—烟台高铁、莱西—荣成高铁、天津—潍坊、潍坊—宿迁及青岛西至京沪辅助通道联络线等干线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实施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工程,建设莱州—青岛高速公路项目,谋划烟台—青岛、青岛—诸城、日照—临沂等高速公路项目,优化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布局,畅通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加强各市之间快速联通,基本实现每县(区、市)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实施打通城际“断头路”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基本消除城际“断头路”。打造公交“一小时通勤圈”。
加快建设青岛国际枢纽海港。《规划》要求推动青岛港和日照港、烟台港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港,强化与周边省份港口合作互动,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推动青岛港与日照港、烟台港、潍坊港分工协作、错位发展。
建设辐射全球的空港枢纽。增强胶东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新开、加密国内外客货运航线,提高与国内外主要城市通达性,建设全国重要的国际中转口岸,打造“东西双向、多点衔接”的空中运输通道。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和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强化都市圈客货运全球联结,创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建设国内国际多式联运组织中心。推动“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培育海空港口、国家物流枢纽和上合示范区等物流平台集聚新优势,集中都市圈中欧班列货源,加快推动中欧班列(齐鲁号)发展,构建“通道+枢纽”统筹推进的多式联运网络。
科创产业融合协同
青岛都市圈是海洋科创的高地。提升都市圈科创策源功能,《规划》提出协同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以国家海洋科学城为核心承载区,统筹优化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谷一区”国家海洋科学城。青岛蓝谷重点建设崂山实验室,高水平建设超级计算中心等科技平台,加强“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科学研究。古镇口核心区加快建设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入驻一批国家级海洋重点实验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教创新高地和海洋科技装备产业引领示范区。
共建滨海科创大走廊。以青岛蓝谷、古镇口核心区、青岛高新区、青岛自贸片区、日照大学科技园、海阳丁字湾双碳智谷、莱阳丁字湾滨海新区等为核心载体,沿鳌山湾、胶州湾、灵山湾、莱州湾等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人才、技术、资金在大走廊范围内深度融合、高效转化。
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联系紧密的产业体系,是都市圈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加速发展的引擎。青岛都市圈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聚焦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现代海洋等优势产业,协同推进强链延链补链稳链,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康复辅具等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园区,同步布局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协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推广、重点企业招商,打造一批五百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超前布局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青岛沿海区市为重点,联动日照东港区以及烟台海阳、莱阳、莱州等县级市,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等方面探索新经验、试点新模式,示范引领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集装箱船、大型养殖工船、超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浮式半潜生产平台、海上风电光电等关键装备研发生产,打造国内一流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鼓励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加快研发防腐、高分子、碳纤维等海洋新材料,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提升海水淡化装备集成能力和制造水平。开展养殖捕捞、水产苗种繁育领域深度合作,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依托现有交易场所,打造“海上粮仓”。提升航运保险、船舶租赁、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业服务能级。推进海洋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出滨海休闲度假、帆船运动、海洋垂钓等海洋体验旅游产品。依托千里黄金海岸线,用好山、海、湾、滩、岛等滨海旅游资源,设计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建设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聚焦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会展商务、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服务等领域,强化城市间服务功能互补和细分领域合作,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滨海旅游、商贸购物、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培育优质服务品牌和网红产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精细化转变。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市和中等城市核心城区集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服务业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
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坚决扛起粮食主产区责任,以平度、莱西、高密、诸城、莱州等县(市)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农业气象服务,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依托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建设都市圈“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构建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果蔬、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叫响潍县萝卜、大泽山葡萄、莱阳梨、诸城绿茶等特色农品品牌。深化现代种业、智慧农机等领域合作。发展海水养殖、海洋牧场、远洋捕捞,共建“蓝色粮仓”。
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瞄准信息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大做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积极布局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量子通信等产业;加快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推进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工业互联网先行优势,建设一批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开放产业场景,打造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高地。系统布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规模部署5G基站,建设“双千兆”都市圈。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协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都市圈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电子政务衔接互认,积极发展城市间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平台,共建智慧便捷都市圈。
共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开放是青岛都市圈鲜明的底色。《规划》提出,共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开放合作新格局。到2030年,青岛自贸片区、上合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制度型开放取得明显成效,面向日韩、链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
构建东向协同开放格局。依托交通轴、海岸带两条发展廊道与烟台市、威海市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引领全国构筑中日韩深度合作“胶东渠道”,加快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中日韩共同投资基金等平台载体,高水平建设面向日韩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加强“中日韩+X”市场合作,打造我国面向日韩的开放门户和供应链管理中心、面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深度开放发展的重要支点。
拓展西向开放战略通道。强化与济南都市圈协同发展,唱响新时代济青“双城记”,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开放协作和陆海港口联动,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加强与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城市合作,共建沿黄物流大通道和一体化市场体系,推动各类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提升南向联动开放能力。强化与鲁南经济圈协同发展,延伸拓展与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在航运贸易、现代金融、高端制造、科技人才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协同建设日照—临沂—连云港现代物流协调发展试验区。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全方位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海上大通道,共同推动建立海上合作平台,共同发展蓝色伙伴关系。
推进北向开放合作水平。强化与东营市、德州市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北上出鲁通道建设水平。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及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深化教育和人才合作,鼓励与京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合作建设科技孵化基地和特色创新园区。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生态环保、国际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全面融入泛口岸经济。
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圈
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同城化,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将推动都市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得到更好满足。
《规划》提出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协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都市圈教育现代化。依托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做大做强山东省国际商务、青岛电子信息和财会金融、潍坊化工、日照现代制造等联合职业教育集团,高标准建设青岛、烟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培育高技能人才。推动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开展学术交流、学生交流、课程开放、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加大都市圈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力度,联手打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鼓励在青高校和科教机构加强与都市圈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支持其他城市相关企事业单位到在青高校、科教机构设立人才飞地。深化校长和教师跟岗研修工作机制,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打造健康都市圈。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均衡布局,推进康复大学、青岛大学等大学附属医院建设,打造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依托半岛中医联盟,加快推进中医药一体化发展,联合建设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发展互联网医疗,做实胶东经济圈医院协同发展联盟、胶东半岛专科联盟,建立远程医疗合作体系,推动病历和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通互认,建立疑难重症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完善急诊急救联动协作机制。
共筑生态安全格局。加强青岛都市圈内外和陆海生态系统的联动,构建以山体、海岸为骨架,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为主体的“一带两湾三心多廊”生态安全格局。联合建设以丁字湾、鳌山湾、灵山湾、刘家湾为依托的滨海生态带,构建莱州湾、胶州湾两大蓝色湾区,打造大泽山、大青山、珠山、崂山生态绿心,筑牢以潍河—付疃河、胶莱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为主体的清水绿廊。
专家热议
引领协同发展,打造“重要增长极”
多位专家表示,青岛都市圈将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锻造一体化建设核心引擎
繁忙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
胶东机场为青岛辐射带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迎来区域协调发展新机遇。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争取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这一备受瞩目的战略部署,如今有了关键突破。
记者13日从山东省政府网站获悉,《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
对作为核心城市的青岛而言,这是重大的发展机遇,也是对城市发展能级的更大挑战——青岛将肩负辐射带动更大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承担高效链接更多资源要素载体的功能,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
以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推动青岛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提升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方向,《规划》提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开放合作协同共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青潍日同城化、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北方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圈,助力山东半岛城市群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放眼未来,一个交通同网、产业同链、科技同兴、服务同城、生态同治的现代化都市圈将在这片热土加速成长,成为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探新路
多位受访专家都表示,都市圈是高度一体化的先行示范区。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都市圈的定义,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都市圈是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与周边市县发生密切经济联系而呈现出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到都市圈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历程中扮演的角色,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土交通部副主任潘昭宇这样说。
为什么要把都市圈界定为“1小时通勤圈”?潘昭宇表示,都市圈本质是由职住、通勤关系形成的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其1小时通勤圈的“1小时”是一个统计均值。从国外都市圈发展经验看,国际上普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东京都市圈的平均通勤出行时间为47.7分钟,大伦敦地区平均为54分钟,纽约都会区、大巴黎地区等通勤出行的平均时间也均在1小时以内。在国内,据2020年统计,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平均通勤出行时间都在50分钟以内。“明确因地制宜、突出效率、提升品质、加强协同是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重要的内涵特征。”潘昭宇说。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都市圈是驱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策略,是对区域发展机制的有益探索。”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屠启宇看来,尽管“都市圈”的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但我国在部署、发展都市圈时展开了中国式创新、中国式探索。他表示,“国外对都市圈范围的识别指标是通勤率,一般为5%-15%,而中国特色的都市圈是按照文化相通和经济功能的紧密度来识别的。都市圈可以是动态的、弹性的,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扩张或收缩,这取决于核心城市的势能。”
根据《规划》,青岛都市圈以青岛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潍坊市、日照市、烟台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万人。
屠启宇把城市群、都市圈形象地比作一个个微信群。“作为群成员,城市、组团可以因为共同的诉求加入不同的‘微信群’,这些群可以交叉重叠,围绕共同诉求协同推动群组内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加速流动。”他表示,“就像青岛是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经济圈的重要成员,而青岛都市圈则是中心城市青岛作为‘群主’构建的协同发展群,都是对区域协同的探索。”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都市圈也是关键支撑。“都市圈是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华略智库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表示,“要探索打破行政分割、破除边界效应,都市圈有着天然的优势,内部区域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其具备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基础。”
青岛都市圈也将肩负起“探新路”的使命。“这是第一次依托于青岛单一的中心城市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谋划,为未来青岛发挥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扩展了空间。”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冷静如是说。
增长极
一个个正在崛起的都市圈,是面向未来驱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都市圈在当前和未来都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潘昭宇表示,“都市圈以4.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32.1%的常住人口,创造了约51.6%的生产总值,而这种集聚趋势将会继续扩大,都市圈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专家们一致认同都市圈在撬动区域经济发展上的价值。“推进都市圈的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打造活跃增长极的有效路径。”夏骥说。
在冷静看来,都市圈的划分更突出经济价值和经济意义。通过跨越行政区范围,优化空间结构,都市圈将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
《规划》提出“打造北方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从发展基础来看,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东部,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背靠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具备共建现代化都市圈的良好基础。共建“一带一路”、经略海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给了青岛引领都市圈蓄势而起的底气。
202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集约发展,打造黄河流域增长极。培育发展济南、青岛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中也提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完善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核心功能,加强省会、胶东、鲁南地区协调发展,培育高水平创新空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大历史使命,青岛都市圈为担当“强龙头”的青岛搭建了更大舞台。
“青岛都市圈是区域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潘昭宇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青岛应抓住‘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引领都市圈主动对接京津冀与长三角、依托沿黄腹地和面向东北亚的重要城市群,积极与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寻求开放和创新。”
强核心
基于青岛、大于青岛、优于青岛,青岛都市圈以青岛为主核,可以说,青岛的高度决定着青岛都市圈的高度。
“都市圈已经明确是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者说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城市为中心建设,青岛当之无愧要起核心引领的作用。”夏骥说。
勾勒青岛都市圈发展蓝图,《规划》提出加快转变青岛城市发展方式,强化城市核心功能。
“坚持聚湾强心,着力提升环胶州湾都市区的经济高度、人口密度、创新浓度和辐射强度,打造世界一流湾区。”《规划》要求青岛立足国家所需、地方所长、发展实际,明确城市核心功能定位,进一步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绿色生态宜居功能,并进一步明确了青岛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夏骥看来,作为核心城市,青岛要发挥在科创、海洋、开放和数字经济方面的基础优势,强化产业科创策源、蓝色要素配置、开放贸易枢纽、数字干线传导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整个都市圈的发展。
以青岛为“核”,构建核心引领、轴线展开、多点支撑的网络化、多层次发展格局,《规划》提出打造由济青陆海发展主轴、滨海综合发展轴、青烟综合发展轴组成的都市圈发展廊道。
沿三条轴线,青岛都市圈将推动青岛潍坊同城化发展,向西链接济南都市圈及沿黄流域,打造内接外联、陆海联动的综合发展廊道;推动青岛日照同城化发展,深化即墨与海阳的战略合作,向东链接威海、向南链接长三角地区,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打造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沿海绿色发展廊道;强化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与烟台联动的重要支点作用,向北链接烟台市区,打造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综合发展廊道。
担当引领都市圈建设的重任,也给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更宏阔的视角,得以进一步站在融入和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空维度,来考量城市发展方式和服务能级的转变提升。
“要把青岛都市圈放在更大的视野里来考量。”夏骥表示,青岛应当引领都市圈打造三大圈层。“第一个圈层是以同城化为目标、以人员往来为重点的都市圈层面,打造成为一个高密度的引领区域。第二个圈层是以一体化为目标、以企业联系为重点的城市群层面,把青岛都市圈打造成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第三个圈层是以网络化为目标、以功能联系为重点的功能区层面,通过青岛都市圈的建设,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而能够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之间的功能联动。”
新征程往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岛都市圈也面临来自周边区域的压力,其周边的京津冀、长三角乃至济南都市圈,在人才等创新要素上对青岛都市圈有着巨大的‘虹吸’效应。”潘昭宇说,“在都市圈内,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同质化竞争、跨行政区协作机制的建设等,对青岛都市圈而言都有着不小的挑战。”
重协同
把都市圈规划的蓝图愿景,落地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协同是关键。
“上海大都市圈的‘大’是一种气魄。”屠启宇表示,其为其他都市圈提供的借鉴就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首先要做到真正的协同。要尊重各城市的独立性和特色,通过共拉长板、共享优势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只有形成协同发展合力,才能让要素流动更加便捷、生产生活成本更有吸引力,进而提升都市圈的承载力、激发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率先在都市圈内部打破藩篱,促进人才要素自由流动、资金要素加速创新、科技要素共建共享、土地要素合理配置、数据要素展现功能。”夏骥说。
经济体系的高度连接,是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黏合剂,也是其担当区域经济增长发动机、对外竞争主体的核心优势。在城市流量的“向心”趋势之下,都市圈内各区域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在合作着力点上,各区域往往总是过多地寄望于生产要素只有利于本地发展的单边流动。如何合理开展产业分工,统筹都市圈范围内的资源要素,从而打造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新平台,带动更广阔的全国大循环,是都市圈需要破解的问题之一。
推动都市圈产业梯次互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升青岛中心城区服务能级、提升中间地区制造业水平、提升外围地区产业承载能力。同时,以“三轴”为支撑,构建青潍临港临空产业带、滨海海洋经济带、青烟先进制造产业带“三带”产业发展格局,增强重点产业链布局紧密度,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都市圈中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圈域经济现象,集聚着多种创新集群和各类产业集群等,将产生多方面的‘1+1>2’的规模效应,有利于都市圈内的经济增长,并辐射周边地区,形成新的分工体系和产业体系,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潘昭宇说。
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是都市圈高效联通的基础。对此,《规划》提出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聚焦“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打造青岛都市圈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打通城际“断头路”,打造公交“一小时通勤圈”,增强门户枢纽功能,推进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为同城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依托前期胶东经济圈的发展基础,青烟潍日的毗邻区域形成了经济联系紧密、人文交往频繁的比较优势,在《规划》中,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昌邑—莱州绿色化工联动区、海阳—莱阳—即墨海洋产业联动区等毗邻区也都领到了“新任务”,将成为都市圈发展的先行区。
“未来这些区域的战略价值将得到凸显。”在冷静看来,《规划》的一大亮点就在于突出了同城化,尤其是以毗邻区为突破口推动同城化发展,在规划布局、交通连接、产业协作、政务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创新,将打造同城化发展若干支撑点。
《规划》还在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促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更多方面提出了协同发展的举措。
一系列务实谋划,为新起点上高质量推进青岛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青岛将驱动都市圈锻造区域发展更强劲的核心引擎。(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