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视点】青岛都市圈,究竟有多大?
【青视点】
(记者 任俊峰)
最近,青岛都市圈建设迎来新机遇。
日前,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开放合作协同共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大力提升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该规划的出台,意味着青岛都市圈距离落地更近一步。
青岛都市圈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是因为该规划不仅影响着青岛自身的发展前景,更关乎整个胶东地区甚至全省的发展大局。
为什么要打造青岛都市圈?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实话实说,打造都市圈,青岛有优势,也有先天劣势。青岛是沿海城市,不能像传统的内陆中心城市那样,由中心向四周辐射,以形成中心发散式的都市圈。并且,沿海城市往往不是交通枢纽,也无法将交通优势发挥到最大。
但放眼全球,湾区城市也有打造都市圈的成功案例。例如日本东京都市圈,以东京湾为坐标,打造了三大圈层的超大型都市圈;美国的旧金山湾区,也是一个享誉世界的知名都市圈。东京与旧金山为青岛打造都市圈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
再说说青岛的优势。在整个北方地区,青岛拥有经济总量的优势,尤其是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也处于领先的位置。再加上青岛旅游城市的优势,是北方地区人口、资本持续正流入的特大城市。在山东省内,青岛更是不折不扣的龙头城市,将青岛做大、做强,是山东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步骤。目前,以济南为核心的省会都市圈已经开始起势,以青岛为核心的青岛都市圈建设也必须提速。
青岛都市圈范围有多大?
青岛都市圈的范围有多大,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
根据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以青岛为中心,协同潍坊、日照等城市联动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创中心、对外开放枢纽和黄河流域开放门户,打造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
根据该规划,青岛都市圈除了包括青岛全域之外,还包括潍坊的大部分、日照以及烟台的小部分。应该说,这是一个偏广义、着眼于未来的规划。
从地理区位来看,那些距离青岛更近的地区,则有机会首先融入青岛都市圈。主要包括:日照全域、诸城、高密、海阳、莱阳以及莱州。这些地方符合都市圈“一小时交通圈”的时空概念,将是青岛打造都市圈的首要目标对象。
这两年,毗邻青岛的海阳、莱阳,与青岛一衣带水的高密、诸城等加快了融入青岛都市圈的脚步。在“青潍一体化”稳步推进的同时,日照市多个区县也加强了与青岛的互动和交流,加快融入青岛一小时生活圈。
2022年5月10日,青岛市发改委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表示,根据国家和省工作部署,青岛起草上报了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初步考虑已将莱州、日照纳入青岛都市圈范围,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
打造青岛都市圈,交通是关键
交通运输是全国各地区域一体化发展普遍选择的“破题”领域,也是打造都市圈的重要支撑。
2021年发布的《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中指出,协同建设立体交通体系,畅通青岛中心城区与海阳、日照、高密等周边地区市域(郊)铁路联系。
日前,济青中线全线贯通,加强了青岛与高密、安丘、昌乐、临朐等周边县市的联系,此外青岛至诸城、青岛至莱州高速公路也纳入规划,再加上明董高速、沈海高速、青银高速、青新高速、青兰高速等在建或现有高速公路,青岛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这将为青岛都市圈的建设提供重要交通保障。
在高速铁路网方面,除了现有的线路外,莱荣铁路、潍烟铁路、京沪二线连接线等线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高铁网络,青岛将成为胶东都市群南下、北上的重要铁路枢纽,进而为青岛都市圈的建设提供“加速度”。
在不远的将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或将成为“青岛都市圈”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青岛地铁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已经开通的8号线、11号线、13号线拉开了城市框架,拉近了与周边高密、海阳、日照等城市的距离,未来存在与这些城市连通的可能。
另外,辐射胶东半岛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以及愈发完善的高速公路、铁路体系,为周边城市加速融入青岛都市圈创造了条件,再加上青岛国际性港口城市的优势,让青岛都市圈未来展现出强大的辐射力与向心力。
《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卷首语中这样写道:2035年,青岛将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发展的滨海生态美丽宜居示范城市,实现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成现代活力、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
这是青岛的城市愿景,也是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青岛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