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联手,布局“战略支点”!又一“国之重任”花落青岛
随着又一“国之重任”的部署明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青岛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功能再次被强调。
8月底,国家发改委会同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青岛与北京、天津、上海等24个城市一同入选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名单。
布局建设流通支点城市,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发展,构建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这意味着,青岛在国家版图中被赋予了新的支点功能,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01
门户枢纽成为战略支点
“依托全国优势资源地、产业和消费集聚地,布局建设一批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设施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丰富的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是《“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的要求。
现代流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还包括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发展。
根据《通知》,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突出国家所需和城市所长,按照服务重要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强化跨域跨界辐射带动、促进现代流通发展等三个维度布局,将102个城市纳入布局建设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通支点城市将按综合型、复合型、功能型分类推进建设。其中,青岛与北京、天津等24个城市入列“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
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区位优势突出。2022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面向城市未来定位,青岛瞄准打造“六个城市”发力。其中,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正是要突出“枢纽型”城市发展导向。
在这一导向下,青岛正在将更高水平开放作为城市经济“流量入口”,围绕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强化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形成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优势资源要素“引力场”,以此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这与流通支点城市的建设要求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布局建设流通支点城市有利于更好发挥相关城市流通发展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从“大流通”高度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发展,促进生产消费紧密衔接,加快形成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更好服务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02
发挥青岛所长
现代流通体系的内涵深远,既包含商贸流通体系、物流供应链体系,也涵盖高标准市场体系、交通运输承载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等支撑内容。
这意味着,青岛能够入选“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势必有着综合型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在商贸流通体系上,2021年,青岛入选商务部确定的15个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城市。今年初,商务部网站发布《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青岛市“标准化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和“标准化支撑商贸物流高效运行”的两项经验从全国脱颖而出,在第一序列率先得到推广。
在物流供应链体系上,青岛在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中承载了多项任务。7月28日,青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至此,青岛已经获批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商贸服务型和空港型三个、“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此外,青岛还获批了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两家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在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中门户枢纽功能凸显。
在高标准市场体系上,2022年,《青岛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方案》出台,按照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青岛自贸片区四年探索形成51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25项制度创新举措为全国首创,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截至2022年,青岛片区以占山东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6%的进出口和3.7%的利用外资。
在交通运输承载体系上,因港而兴的青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1-6月,全市港口累计实现货物吞吐量34532万吨,居全国第4位;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94万标箱,居全国第3位。航线密集程度北方第一,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东北亚之首。山东省内首座4F级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投用以来,已开通国内国际客运航线208条,让青岛在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方面“如虎添翼”。
在金融服务体系上,青岛市打造创投风投中心,吸引专业机构的集聚,截至6月底,管理50亿元以上私募基金管理人较三年前增长近1倍。青岛市38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计管理基金2419只、管理规模1911.58亿元,较三年前增长2.7倍和1倍,较全国增速高191、56个百分点。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青岛搭建“信易贷”平台精准提升服务水平,归集了全市200多万家市场主体超3500多万条数据,依企业授权可实时调用数据量超30亿条。
入选“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青岛无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发挥青岛所长,把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通达优势和发展优势,青岛将更好地服务商品和资源要素跨区域、大规模流通,服务国家构建东西互济、南北协作、内外联通的现代流通骨干网络。
03
答好“综合能力考题”
将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建设放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视角来看,这一全新的国家网络的构建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从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来落地实施,从而打造若干设施高效联通、产销深度衔接、分工密切协作的骨干流通走廊,进一步发挥现代流通体系的市场链接和产业组织作用。
青岛,作为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强龙头”,是沿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出海口,协同胶东、服务山东、辐射沿黄流域优势明显,正在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向黄河流域进一步增强开放辐射能力,共享开放发展机遇。
《通知》也对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要求——
全方位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服务所处骨干流通走廊,巩固扩大在相关商品产供储销中的比较优势,加强城市间、区域间产销衔接,提升流通组织能力;
全方位拓展辐射带动功能,优化商贸、物流、交通等设施建设布局推动跨区域产业分工深化,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发挥流通促消费作用,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夯实流通发展基础,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发展强化交通运输、金融、信用支撑,提高流通企业创新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
对于青岛而言,这是一道考察“综合能力”的问卷,青岛不仅要进一步提升流通组织能力,还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和服务能级,在全球通达能力、链接能力、配置能力、服务能力等多个维度同步实现突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流通支点城市建设,及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问题,组织开展效果评估,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以流通支点城市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融入和服务国家现代流通网络构建,青岛将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