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市长“督战”市直企业擂台,“大”要有大的作为!
国资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发展中要顾大局、办大事、算大账,展现大作为。
8月16日下午,“市直企业擂台”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市委书记陆治原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作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市委副书记张惠出席。
市直企业擂台
7月18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被认为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的标志。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的改革,将是每一家国企面对的核心命题。而发挥好国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带动作用,建好、用好、管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队伍至关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在冲刺三季度、决战决胜全年的关键时点,青岛举办“市直企业擂台”,且书记市长现场“督战”,更显意味深长。
这场擂台赛不仅是对市直企业“关键少数”能力、担当、作为的集体“检阅”,也为青岛国企进一步明确发力方向,拧紧责任链条,激发改革创新凝聚了更大动力和活力。
01
与城市发展“共舞”
与超200万户市场主体相比,青岛29家市直企业“数量级”不高。但是,这个群体体量大、贡献度高,是全市“稳增长、促发展”的中坚力量。
截至2022年底,29家市直企业资产总额2.7万亿元、营业收入6503.1亿元、利润总额358.9亿元,同比增长4%、12.7%、-6.9%;2023年上半年,市直企业三项指标分别为2.9万亿元、3350.8亿元、197.1亿元,同比增长8.0%、10.2%、7.5%。
今年上半年,正值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关键机遇期及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关键窗口期,青岛市直企业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建立了“双千亿”项目清单,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培育壮大战略产业引领产业链延伸发展,项目个数、投资额度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总投资5354亿元的157个项目,已开工投资112个,开工投资率达71.3%,已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46.05亿元,同比增长10.9%。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首台盾构机“国信号”首发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更要为保障民生发挥有效作用。上半年,公共服务类企业积极为民生提供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其中,青岛机场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84.4%、123.3%、13.6%;城运集团客运量累计完成3.2亿人次;地铁集团运营线路7条,累计运营1421.94万列公里,累计运送乘客2.1亿人次;能源集团为169.14万户提供供气服务,为119.76万户居民提供供热服务;水务集团累计完成供水总量1.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86%。
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中,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对各地区重点改革任务进行整体评估,青岛市在所有“大考”中均获最高等级A级,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02
拉高标杆,互学互鉴
市直企业质量关乎青岛经济发展全局,其国有属性还意味着特殊的责任担当——作为管理者,打理国家、人民财产,需要按期向出资人汇报工作。
按照安排,市直企业分两场登台亮相。参加今天打擂的11家企业分布于竞争类、平台类、功能类、金融类和文化类行业,企业“一把手”依次登场,在8分钟时间内,从报告2022年至今以来稳增长工作措施成效,到分析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到下一步重点工作打算,进行全方位工作述职。
聚焦创新引领,竞争类企业向着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青啤在蓝谷投资6亿元建设全球酿酒领域科技研发能力最强的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外40余家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联手,实现科研从单点突破到平台创新的跃升。”青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表示,2023年5月,青啤集团入选山东省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名单,下一步将以此为主线,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彰显青啤担当。
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
“2023年是澳柯玛品牌年、产品年和效益年,坚持创新引领,品牌赋能,新一轮倍增计划顺利起航。”澳柯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江表示,澳柯玛将打造智慧制冷领先的国际一流创新科技企业,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尊敬。
推动资本驱动,平台类企业“领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说,集团先后投入近55亿元,打造现代海洋产业链;金融板块累计助力近40家企业通过IPO或并购实现上市,“金企通”累计提供超500亿元金融服务;城市开发板块,胶州湾第二隧道启动全面建设,海天中心全业态稳定运营。
海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鲁强说,集团聚力发展壮大七大产业集群和16个现代产业园区,搭建青岛市集成电路控股平台;推动组建健康产业控股集团;全市首个世界500强欧力士中国区域总部启动运营;组建环保集团抢跑绿色产业“新赛道”;东方影都成为中国电影的“国家队”。
东方影都成为中国电影“国家队”
华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亮说,作为全市唯一公共数据运营试点企业,聚焦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价值化,在全国率先探索数据资产评估和数据信托业务,上线金融、医疗两个场景专区,着力打造公共数据运营“青岛模式”。
突出攻坚克难,功能类企业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中成效显著。
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表示,青岛地铁三期7条线199个工点进场,进场率达95%,创各期规划同期最高,首座车站已封顶;4号线提前4个月高质量开通,运营线路达7条、315公里,稳居全国第十,主城区初步成网。
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焦明伟表示,集团实现了思想观念由“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的深层次变革,主动靠前开展上合国际航空枢纽、上合自贸空港等顶层设计。当前,国内客运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110%,国际货运量较疫情前增长38.7%。
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元斌表示,太平山改造提升工程7.9公里环山绿道串联了55个景点,成为市民、游客踏青休闲的网红地;总投资123亿元的重庆路快速路,是全市近年来投资额、实施难度最大的市政交通项目,正全力打造城市交通标杆工程。
服务发展大局,金融类企业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青岛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锡峰表示,上半年,对全市实体贷款投放突破2400亿元,增量突破136亿元,真正把金融活水注入实体经济发展。
青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在伦表示,紧盯重点建设领域,金融赋能城市更新。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授信超13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授信超110亿元,市政建设授信超70亿元,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授信超50亿元。
提升软实力,文化类企业打造融合发展“新样板”。
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庆鹏表示,集团与歌尔等头部企业共建了虚拟现实领域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海洋科普VR体验馆”入选全省首批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项目,是我市唯一入选项目。
03
紧盯“关键少数”
在擂台上,部分市直企业负责人坦言,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多,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但从更深层次看,核心还是企业自身存在一些亟待提升改进之处。比如,有的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资本运营效率不高、品牌溢价能力有待提升等。
对待这些问题,市直企业负责人毫不遮掩,体现了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事实上,这些痛点难点,也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要啃下的“硬骨头”。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部署,下一步,国有企业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如何让改革举措做到“形神兼备”,青岛的破题思路之一,就是加强顶层设计,紧盯“关键少数”,“市直企业擂台”正是改革“动真格”的一种创新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反映和扩展,关乎创造与冒险、合作与进取。而“关键少数”在国有企业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等“冒险”活动需要由“关键少数”来承担。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国资国企要于变局中开新局,“关键少数”要审时度势,善于抢抓机遇;要一锤定音,敢于迎难而上;要亲自抓改革,以上率下,带动“绝大多数”的履职尽责。
当前,正值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关键机遇期及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关键窗口期。以“市直企业擂台”为契机,期待青岛国资国企在“关键少数”的带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扎扎实实的大担当创造实实在在的新业绩。
作者|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