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造”飞机获批量产!通航产业借“机”起飞
医疗急救、大型庆典、救灾前线……近年来,通航飞机逐渐走进普通人生活。更多人有了这样的梦想: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甚至亲自驾机翱翔蓝天。
日前,万丰钻石DA50飞机获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生产许可证和项目单,意味着该机型正式进入中国量产,标志着莱西、青岛通航产业迈出里程碑一步。
万丰钻石DA50飞机
不久前,位于即墨区的华通集团所属联合通航公司向印尼纬达贝工业园区交付一架“青岛造”H135直升机。这是该款直升机首次走出国门、走向海外。
敏锐发现产业先机的青岛,较早布局通航产业,目前已集齐全球两大先进机型的制造。
作为青岛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以万丰钻石飞机整机制造和空客H135直升机总装线项目为引领,青岛正精心描绘通航产业发展新图景,产业链逐渐完备,产业生态日益丰盈。
重磅投资布局青岛
走进莱西航空产业新城,一架飞机模型赫然矗立于大门口展翅待飞。展厅内,一架通体灰红黑相间的飞机矗立中央,这就是全球首架“青岛造”万丰钻石DA50。
5月20日,DA50在莱西完成了本场和转场的所有试飞科目,试飞圆满成功。7月25日,万丰钻石DA50在美国获颁DA50 RG FAA型号认可证书,并向美国客户首次交付DA50RG飞机,标志着万丰钻石DA50成功打开美国市场。
如今,万丰钻石DA50获得量产许可证,意味着青岛基地可以批量生产该机型。这无论对于万丰航空,还是对于莱西、青岛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的最顶配,是飞机的最低配。”飞机制造产业的这句俗语,揭示出飞机制造产业的投入和产出巨大,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支撑性、战略性的产业。万丰钻石DA50是单发活塞式五座轻型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快、航程距离远,适用于短途运输、公务及私人飞行,被誉为“空中保时捷”。钻石DA50飞机主要技术源自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这是家有着悠久历史的飞机制造公司,是世界通航产业的引领者。主要产品有DV20、DA42、DA50、DA62等型号飞机。
全球首架“青岛造”万丰钻石DA50飞机
2018年元旦前夕,浙江民企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旗下的万丰航空在维也纳举行收购交割仪式,完成对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的收购。这是中奥两国建交以来最大的收购之一。此后,这家有着30年历史的浙企,又先后并购了加拿大DFC航校、捷克DF/FM飞机,积累了丰富经验。
万丰航空与青岛的缘分始于万丰莱西通航产业园。2020年12月,万丰莱西通航产业园启动仪式在莱西举行,万丰飞机将DA50、HK36两款钻石飞机的整机制造及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项目落地该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0亿元。
莱西,成为万丰航空继奥地利、加拿大和浙江新昌之后,全球第四个主要生产基地。根据规划,万丰莱西通航产业园全部达产后,可年产飞机100架。
此外,通过资本合作方式,万丰航空旗下万丰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在崂山区完成注册。这意味着,这家曾收购世界领先通用飞机制造商的企业正式落户青岛,钻石飞机全球总部也由奥地利转移到青岛。
产业生态日渐丰盈
万丰航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涵盖飞机制造、机场管理、通航运营、低空保障、航校培训全产业链条的通航企业,这样的发展格局契合青岛通航产业未来的发展蓝图。双方的“牵手”,将促进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的无缝对接,形成航空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作为青岛首个飞机整机制造项目,万丰钻石飞机整机制造项目涉及机体零构件制造、部件装配和整机总装等多个环节,这意味着DA50飞机的大部分零部件生产和装配,都将在青岛完成,而不是简单的“组装”,真正意义上的“青岛造”DA50飞机将批量生产。
位于莱西的万丰(青岛)通航产业园
在“链主”企业带动下,一批通航产业项目纷纷聚集。目前,青岛市通用航空产业园(莱西片区)已入驻企业8家,在建通航项目6个,重点储备项目10个,入选青岛市级十大新兴产业园,产业园所在的店埠镇获评省级航空文化特色小镇。以航空教育为依托,以通航机场为平台,以航空产业为核心,该片区积极打造通航运营、航空教育、航空旅游和航空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
在店埠镇西北方向40公里处的平度市旧店镇慈航机场,各种小型民用飞机不时起落。作为山东省首个取得A类使用许可证的跑道型通用机场,平度慈航机场的管理运营渐入佳境。该机场已完成目视跑道、平行滑行道、垂直联络道及与之相配套的航站楼、停机坪、机库、飞行员公寓等基础设施。下一步,将配套建设通航综合服务区,拓展建设航空俱乐部、主题酒店等场所,扩展飞机制造及维修等内容。
即墨区于2018年引入青岛空中客车直升机总装线项目,作为空客集团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H135型直升机总装线,自2019年投产以来,已在省内投入运营20架机。2021年,“青岛造”H135直升机走出山东,走向全国,在省外布局5架机。今年6月,该机型首次走出国门,交付印尼。
聚力发展,多点开花,是当前青岛通航产业的生动图景。自2016年入选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青岛就加速在通航产业的布局,如今涵盖通航制造、通航运营、零部件生产、维修运营、通航培训等,产业生态逐渐丰盈。
全力拥抱“新机遇”
通航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目前,全球通航飞机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巴西、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其通用航空器存量约36万架,占全球约八成。
为推动通航产业发展,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等政策。预计到2030年,中国通航飞机将达1万架以上,形成千亿元市场规模,根据产业拉动比1:10估算,届时,国内通航产业将达万亿规模。
青岛通航产业加速“起飞”
正是看中其广阔前景,国内不少城市纷纷布局通航产业。当前,全国通航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全国性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谁能抢占先机,就能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无论是通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资源布局,青岛都在积极探索前进。以H135直升机为例,其约一半的市场份额在医疗救援服务领域。自2020年起,青岛在国内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启动青岛急救中心航空医疗救援运行服务项目,2架医疗构型H135直升机并入青岛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创新开展航空医疗救援救护。当前,青岛全力打造以市急救中心为中心,以胶东经济圈急救一体化发展为平台、多家航空公司为载体的多功能、多渠道航空医疗服务体系,打造航空救援的青岛“120模式”。
城市消防、警用航空、应急救援、港口引航……更多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也为青岛通航产业不断创造新机会。
预见未来才能拥抱未来!通航产业是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万亿级产业,未来条件成熟后,势必迎来爆发性增长。提前布局的青岛,有望抢占有利竞争席位。
作者 | 李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