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布局“硬件—软件—内容—应用”产业链条,青岛虚拟现实“头部”集聚成势
崂山区汇集大朋VR等虚拟现实相关企业约130家、高端科研机构13家,加快布局“硬件—软件—内容—应用”产业链条
虚拟现实“头部”集聚成势
7月20日上午,主打产品大朋VR头显出货量位居中国XR市场第二的乐相科技有限公司在崂山区举行乔迁仪式,正式将总部落户到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
2022年以来,在元宇宙概念和产业政策双重驱动下,虚拟现实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抢先布局的青岛崂山区成为“虚拟技术”加速向“现实成果”转化的摇篮。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应用在内,产业链条上的一大批行业头部项目、领军企业加速在这里汇聚。
数据是最生动的注脚。据崂山区科创委统计,截至今年6月,崂山区已集聚虚拟现实相关企业约130家。中国XR头显出货量占据状元之位的Pico、榜眼之位的大朋VR,均在崂山区。2022年,这两家企业XR头显出货量之和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9%。同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也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33%。
抢先布局固然是优势所在,但绝不是制胜的唯一法宝。头部企业加速集聚的背后,崂山区还做对了什么?
园区赋能,加快延链、补链、强链
到学校,可以在教室身临其境般体验书海遨游的乐趣;去医院,可以通过体感视功能训练改善双眼视觉效果;返回家,可以躺在沙发上享受国际影城里的视听盛宴……虚拟现实技术曾一度被视为无法实现的科学幻想,如今却打开了一扇通往千行百业的“任意门”。
“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的布局及配套服务政策,跟我们企业的需求契合度非常高,相信落户崂山必定是一个明智之举。”对于为何选择崂山这一话题,乐相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朝阳的回复坚定而从容。
4月上旬,完成迁址手续后,乐相科技将总部从浙江东阳迁至青岛崂山区,并于7月20日正式入驻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对此,陈朝阳表示,与崂山区科创委等部门的接触过程中,团队深入了解到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相关情况,“园区覆盖虚拟现实整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应用等领域,形成‘研发+制造+内容+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具有良好产业集聚效应。”
作为产业布局支撑,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的配套政策同样具有较强吸引力。“这些政策能够因地制宜,与企业实际需求灵活适配,尤其可贵。比如,结合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的产业基金政策,积极切实鼓励技术创新、行业创新的支持政策,灵活丰富的人才吸引、培养和激励政策等。”陈朝阳说。
项目一期现场塔吊已不再林立,但忙碌场景却分毫不减,数百名工人全力抢工期,加速推动2至4号厂房内外装修。2022年5月下旬开工,仅用时不到一年,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便平地起高楼,已于今年3月底(比原计划提前6个月)完成部分厂房交付。目前,园区内的创享中心和平行世界主题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为软件和内容制作与分发企业建设的东南门户区也已开建,为总部型企业建设的西南总部基地将于年内开工。
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崂山区加速推进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伴随产业园快速起势,一批像乐相科技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正加速向这里汇聚,助力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资料显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开建以来,崂山区已吸引约40家虚拟现实相关企业落户,涵盖硬件、软件、内容制作应用等各个领域。
以商招商,企业、平台共同发力
头部企业、平台是产业投资吸引力的直观体现,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在崂山区,以歌尔为首的一批头部企业、平台,已然成为虚拟现实产业项目加速集聚的驱动器。
今年4月,歌尔股份发布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048.94亿元、17.49亿元。年报显示,得益于VR虚拟现实、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及配件等产品业务的成长,公司营业收入取得较为显著的增长。显然,深耕光学、声学等精密零组件核心技术和整机研发与制造多年,虚拟现实已然成为歌尔抢占未来市场的重要布局。
在崂山区,将全球研发总部落户于此的同时,歌尔围绕虚拟现实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正持续提速。就在不久前,由歌尔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同歌创投共同出资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青岛同歌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参与领投,助力扩展现实眼镜专用芯片研发公司“万有引力”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其中,青岛同歌一期创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注册地就在崂山区。
一个又一个虚拟现实产业领域的“歌尔系”项目正加速向崂山区集聚。目前,歌尔已在崂山区参与或主导建立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正加速建设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歌尔同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也正是基于围绕虚拟现实产业领域的系列布局,当前,歌尔已与全球主流虚拟现实头显品牌达成长期深度合作,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整机产品出货量80%以上份额。
不单单是歌尔,于2022年11月12日揭牌的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也已经投用,中试平台、实验室、展示、会议等主要功能区将于今年9月正式运营。作为国创中心的运营单位,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加速推动一批虚拟现实产业项目向崂山区集聚。
据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小天介绍,揭牌以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已汇聚众多虚拟现实头部企业,覆盖了零组件、整机、核心工具、内容应用、投资等全产业链条。未来,创新中心将建设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整机与光波导中试平台,提升行业虚拟现实产品设计验证及迭代优化能力,畅通中小企业难以实现批量试制的产业“堵点”与“断点”。
企业与平台共同发力下,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链条持续完善。
长期主义,虚拟终将照进现实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但距离技术真正成熟还任重而道远。
在深圳大学数字创意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大权看来,AR、VR、元宇宙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相比较此前相关概念的火热,其技术本身并非十分成熟。“元宇宙真正落地,要等到2030年左右。”冯大权说。正如其所言,作为打开元宇宙之门的钥匙,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仍需不断努力。如今,崂山区在虚拟现实产业领域的系列布局,就是为了推动相关技术加速走向成熟。
政企协同发力,崂山区大手笔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的背后,有着属于其自身的底层逻辑——
技术积累不能一蹴而就。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自主可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虚拟现实这一关乎未来的产业领域,必须抢占先机,产业基础雄厚的崂山当仁不让。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的地区之一,全国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集聚在崂山区,13家虚拟现实高端研发机构落户于此,形成产业发展先发优势。尤其是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在全国虚拟现实产业版图中,地位举足轻重。“国创中心的任务就是聚焦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严小天介绍,揭牌以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已在高端装备设计、虚拟仿真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崂山区已将创新基因深植于区域经济发展血脉中。虚拟现实这一青岛市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更是崂山区坚持长期主义、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2016年就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的崂山区,并没有随着虚拟现实产业的兴旺、沉寂、复苏而改变“初心”。虚拟现实迎来市场红利时,崂山区抓住机遇加速推进产业布局;虚拟现实面对质疑声音时,崂山区同样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产业向好、向快发展。以建设中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为中心,一个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高地正在崂山区加速隆起。
探索不辍,向新而行。在虚拟现实产业的新征程中,崂山区将继续当好“领头羊”和“火车头”,为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扛起崂山担当、展现崂山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的新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