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近日,《青岛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本次专项行动为期2年,要求全市锚定“全面构建化工行业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新格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健全完善“六大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排查整治体系、监管执法体系、源头治理体系、数字化监管预警体系、责任落实体系),深化实施“九大工程”(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工程、化工产业安全发展格局重塑工程、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工程、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改造工程、化工安全智慧赋能工程、安全监管效能提升工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责任落实网络建设工程),实现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遏制事故,全面构建化工行业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新格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重点化学品储罐集中连片区专项整治
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将组织深化实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每年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联合督导检查,精准防控安全风险。对全市硝化企业,液氯、氯乙烯、过氧化(包括双氧水)和苯乙烯、重氮化等企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全员参与的安全风险隐患对标自查自改,配合省政府安委办做好诊断检查和专家指导服务。开展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制定落实“一装置一策”整治方案,加强安全运行监控,分步完成老旧消防设施改造。组织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按照《油气储存安全风险评估细则(试行)》开展对标自评,全面提升小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深化重点化学品储罐集中连片区专项整治。
全面排查整治动火、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安全风险,指导企业排查确定低概率、高风险的堵漏、清罐、切水、非计划检维修等作业清单,参照特殊作业进行管理。将高危作业场所超过10人(含10人)的,参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整治。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管理能力强的化工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推动产业链建延补强;鼓励产品单一、规模较小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之间以产业链为纽带兼并重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2025年6月底前,全市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45%以上
按照方案,我市将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推动新河化工园区、董家口化工园区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表》《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十有两禁”释义》,进一步自评自改、整治提升。2023年年底前,2个化工园区达到和保持D级(较低安全风险等级)水平,实现封闭化管理,完善实训基地,完善智能化管控平台,并与省市系统对接。园区外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改建化工生产项目。摸清园区外化工企业产品、技术、装备现状,实施分类精准引导,优化存量结构,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有序推动企业搬迁入园。2025年6月底前,全市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45%以上。
我市将建设优化“数字危化”平台(青岛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智慧防控平台)。逐步完善“数字危化”平台功能,优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管控等,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动态监测预警常态化机制。深化“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扩大试点企业范围,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工业App和工业机理模型,建设一批应用典型工程,引领全市化工企业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对化工企业区分四级安全风险,实行动态评估分级
根据方案,对化工企业区分“红、橙、黄、蓝”四级安全风险,实行动态评估分级,评估工作于8月2日全面启动。将按照“夯实巩固蓝色、规范提升黄色、帮扶管控橙色、整治淘汰红色”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精细化分类监管,对“红”色等级企业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橙”色等级企业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执法检查,并派员进行指导帮扶,对“黄、蓝”色等级企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或“四不两直”抽查检查。同时,我市将实施“两人一企”常态化驻点监督,每月深入全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少于2次、深入非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化工企业不少于1次。
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抓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市级和区(市)、化工园区还将增加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专业监管力量配比达到75%以上,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需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