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技术!莱西到市区,仅35分钟!青岛实现轻型直升机转运ECMO重患
青岛新闻网7月14日讯(记者 李丽涛 宁冠宇)7月13日13时30分许,伴随着阵阵螺旋桨的呼啸声,一架救援直升机冒着风雨稳稳地降落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B楼屋面停机坪上,一旁待命的转运小组迅速跑向直升机,将病人从直升机安全转接,随即通过专用垂直救援电梯将患者直接转运至急诊科。该患者是一名男性严重车祸伤患者,在ECMO的支持下空运转至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接受救治,这也是医院ECMO团队首次亮相“空中救援”。从莱西起飞到抵达医院,100余公里的距离仅用时35分钟。整个过程无缝衔接,高效流畅,为生命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也展现了插上“翅膀”的ECMO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中力挽狂澜的作用。尽管风雨天气和平流雾给演练带增加了难度,但恶劣的气候更加检验了航空应急救援能力。
“魔肺”小组出动,飞赴现场为严重车祸伤患者“续命”
“南墅中心卫生院一男性车祸伤患者,患者脑出血、合并急性肺栓塞、呼吸衰竭、休克,情况紧急,需紧急转院救治,请协助救治。”
11时,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应急办接到莱西市卫健局紧急协助救援电话,随即启动应急预案。由此,北部地区首次轻型直升机转运ECMO(人工膜肺)重患应急演练拉开序幕。本次演练为全流程演练,青岛市市立医院与青岛市急救中心、莱西市卫健局高效联动,包括紧急远程会诊、启动应急预案、ECMO救治小组奔赴现场救治、ECMO支持下空中转运、院内多学科救治等环节。
11时07分,远程会诊开始,医院会诊专家组、莱西市卫健局、南墅中心卫生院接诊医生参加会诊,听取病例报告并远程查看患者后,会诊专家一致认为:患者目前呼吸衰竭、休克,急需解决肺栓塞问题,需ECMO支持下转运至青岛市市立医院进行救治。
导航地图显示两地陆地最近距离130公里,车程需要1小时45分钟,危重患者的救治分秒必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显然太过漫长,空中“120”成为唯一希望。
医院立即与青岛市急救中心取得联系,申请航空救援,青岛市急救中心闻讯后,立即申请航线,并决定通过直升机将市立医院ECMO救治小组送至莱西。
11时11分,直升机降落医院停机坪,重症医学科两名医护与青岛市急救中心一名护理人员组成ECMO小组,搭机奔赴莱西救治、转运患者。
同时,医院也做好转运救治患者的各项准备。输血科紧急备血,急诊科、总务科、安保科按照预案做好接机转运准备,医务科组织急诊科、神经外科、骨科、呼吸科、血管外科、介入手术室等多学科做好会诊准备。
11时58分,直升机到达莱西,ECMO救治小组转乘120救护车到达南墅中心卫生院后,紧急对患者进行了评估,患者情况危急,在征得家属同意后,ECMO救治小组凭借精湛熟练操作,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难度ECMO上机,患者的血压随即升至100/50mmHg,血氧饱和度升至98%,生命体征暂时稳定,CT显示患者双侧肺动脉主干血栓,需要带ECMO转运至青岛市市立医院进行介入取栓术。
空中“120”转运, 130公里35分钟,快!
12时55分,在ECMO救治小组的陪护下,患者被顺利准运至直升机,开始转运。
患者在ECMO的支持下被转运至青岛市市立医院,ECMO小组全程护送
转运期间ECMO小组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ECMO流量及转速,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便携式冷链血液转运箱全程保驾护航,守护患者用血安全。
13时30分许,经过35分钟的飞行,患者终于抵达医院停机坪,携带转运床、转运呼吸机、急救箱、监护仪、微量泵的接机小组早已在停机坪待命,飞机平稳落地后,接机小组快速奔向飞机,通过专用电梯将患者迅速转运至急诊室。早已待命多学科MDT救治团队立即展开会诊并确定救治方案,随即患者被送往导管室,在ECMO支持下接受手术。
130公里的距离,全程仅用时35分钟,航空救援与ECMO,为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我国北部地区首次!轻型直升机突破复杂救援场地限制
此次演练是我国北部地区首次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转运ECMO(人工膜肺)危重患者应急演练。与重型专用医疗直升机不同,轻型直升机空间小,对于ECMO等设备固定及上机人员数量要求较高,医院与市急救中心多次推演、充分论证,确保演练的可行性。另外,轻型直升机螺旋桨直径仅10米,占地面积小,对临时起降点场地要求较低,突破了以往事故突发地点复杂地形的限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提高救援效率。
ECMO技术与航空救援的配合,使复杂环境下的现场急救、重症伤员的安全转运及院前急救等场景成为现实,能更好地为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保驾护航。医护人员通过演练,熟悉直升机救援模式及转运的流程,大大提升了在直升机转运ECMO重症患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此次联合演练,我们看到了空中救援在跨区域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重要价值,得益于前期的多轮沟通与磨合,本次救援演练真正实现了分秒必争,此次把ECMO技术成功应用到空中救援,也体现了我院作为山东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及山东省灾难医学委员会主委单位的担当和救援实力。”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医务部主任刘学东表示。
“本次救援演练意义重大,市立医院具备高水平的急危重症救援技术和救治能力,航空救援直升机为其插上了翅膀,把市立医院高超的救治技术延伸至周边地区,让周边地区的人民也能得到高水平生命救治保障。”青岛市急救中心支部委员王君业表示。
硬核立体救援,“海陆空”全天候为生命护航
青岛市市立医院作为山东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山东省、青岛市灾难医学委员会主委单位,近年来多次参加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多次与军方和市急救中心开展跨昼夜、伤病员空中转运、立体医疗后治疗等多个内容演练,形成了可靠的24小时、全天候、陆海空立体救援能力,具备丰富的突发事件的航空医学救援及日常院前转运的航空医学救护经验。下一步,青岛市市立医院将依托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业务水平,打造覆盖胶东半岛区域无缝衔接的快速空中救援网络,力争救援能力覆盖全省,辐射周边,为生命紧急救援提供坚实保障。
同时,医院作为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培训演练中心(综合类及灾难医学救援),围绕“一专多能”要求,将继续开展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突发医学救援事件处置培训演练,通过广泛开展应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培训,培养一批海陆空立体救援专业队伍,加强院前急救队伍专业培训,持续加强医务人员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救援实操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