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家正式验收!青岛空港综保区:从“新”出发,扬帆远航
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开启新的征程——
青岛空港综保区:从“新”出发,扬帆远航
阔步向前走,开启新征程。作为山东首个空港综保区,青岛第5个综合保税区——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迎来新的里程碑时刻!
7月6日,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七部委组成联合验收组,实地对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进行正式验收。经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组织评审等环节,联合验收组一致认为青岛空港综保区符合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要求,同意通过正式验收,并颁发验收合格证书。这标志着青岛空港综保区正式建成,已具备开关运作条件。
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从“新”出发,扬帆远航。综合保税区是内陆地区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我们将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新引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强大支撑。”青岛市委常委、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表示。
为何要建?
扩大开放,优势助推
具备叠加优势的综合保税区,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外贸保稳提质的重要抓手。
于国家层面而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赋予了综合保税区新的使命。综合保税区“准境内关外”的区域特点,使其自诞生以来便承担着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使命。此外,自贸协定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入,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作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于青岛而言,建设青岛空港综保区具备多重优势。一是青岛外贸进出口优势明显;二是青岛作为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具备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区位交通优势。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F级机场,青岛打造空港型综合保税区自然也与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4年10月11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定位为面向日韩具有门户功能的区域性枢纽机场、环渤海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成为青岛国际交往的又一重要窗口。青岛市同步规划临空经济区,并于2016年10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批复,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定位为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和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开放成为其重要功能。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山东省唯一4F级机场。
为了发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门户枢纽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落实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对外开放引领战略,促进青岛全方位对外开放,《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争取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仓储、进口分拨、国际采购等业务。
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选址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西北侧,邻近机场货运区,东至站前大道,西至机场西快速路,南临碧水河,北至潍蓝路,规划总用地1.44平方公里(2160亩)。2022年2月24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并于2023年3月20日顺利通过青岛海关牵头的省级预验收。
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主卡口。
如何建设?
规划先行,创新示范
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
自去年获批以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加快推进综保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按照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验收工作规程》,立足海关办公和管理需求、综保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围网封闭施工、巡关道路收尾等工作,加大预验收、验收等各项工作推进力度。目前,综保区卡口设施、巡关道、围网、监控和信息化系统、查验场地、监管仓库、检验检疫区、海关监管用房、海关办公用房、专业技术用房、监管配套及办公设施等均达到验收标准。
“硬件”过硬,“软件”也要齐备。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后,临空区管委会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迅速启动《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发展规划(修编)》工作,深入研究促进外贸外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政策,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将政策优势转变为综保区发展优势。经过系统分析,初步确定思路,提出了“2344”规划发展体系。
青岛空港综保区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
“2”即两大战略目标:打造RCEP衔接上合组织的贸易枢纽、东北亚地区面向全球的要素配置中心。“3”即三大功能定位:上合综服平台保税贸易产业新基地、上合新区推进深化贸易便利化的新载体、青岛市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的新支撑。第一个“4”,即四大重点产业:国际物流贸易、集成电路、航空维修制造、融资租赁和交易研发。第二个“4”,为四大专业平台:上合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上合融资租赁服务平台、进口消费品展示交易平台、国际航材交易平台。
“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七部委正式验收,标志着空港综保区监管查验、信息化系统、办公服务等各方面设施齐备,已经具备开关运作条件,将成为青岛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时海涛表示,下一步,空港综保区将用好“保税、免税、退税”的政策红利,依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发挥上合策源和空港联动两个优势,支持和鼓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首先,全力申建上合自由贸易空港。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优势,用好“境内关外”监管政策,建立与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的运行及监管模式,推动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优质要素资源在临空区互动耦合、价值倍增。
其次,全力推动产业迭代升级。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重点瞄准集成电路、航空维修与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方向,精准高效招引高质量项目,因地制宜布局主导产业,多措并举建强科创平台,实现与青岛内外其他综保区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另外,聚焦高品质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制度创新。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在行政精简化、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营商国际化、金融市场化上创新开拓,在商务规则上接轨国际一流,在政务服务上体现国际一流,在创业宜业环境上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成为青岛高品质营商环境的新高地。
地铁8号线胶州北站。
怎样协同?
一体发展,助力临空
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临空经济区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新平台”。擦亮“综合保税区”招牌,对加速临空区发展大有裨益。
网内网外一体发展。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发挥“保税+口岸+临空经济+上合示范”叠加优势,通过与口岸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通关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国际物流和贸易功能;通过与临空经济区“网内网外”一体化发展,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共同打造产业生态体系;通过与上合示范区联动发展,更好对接上合开放资源。此外,青岛空港综保区将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经验,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叠加。
助力通关便利化,推动区港联动一体化。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黑科技”强大,可有效推动综保区、临空区和机场紧密链接。在空港综合保税区大门处,有5个5米宽的普通车道和1个6米宽的超宽车道。当货车进出时,会受到系列“全身体检”——辐射检测,当确认货车携带物品在辐射值正常范围内后,位于地磅旁的地埋相机可将货车底部情况尽收眼底;同时,每个车道配有前后两个视频监控,可全方位捕捉货车状况。由10个视频监控、1个地磅采集车辆信息后,经过海关数据平台上报、比对,系统会自动指令放行或者拦截,大大提高通行速度。据悉,通过报关数据“日监控、周分析”制度、报关单“当日审结”机制、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随附单证、持续追踪口岸查验报关单等一系列“组合拳”,海关将查验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确保货物出区“零等待”。
根据规划,空港综合保税区将作为起爆点,探索实施空港综保区、机场货运区、上合示范区海关监管场所之间“一次查验”通关模式,争取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落实货物保税、设备免税、费用退税等保税政策,加速自贸免税城项目落地,全面提升自由贸易政策吸引力和竞争力。依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用好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涵盖第三方平台、支付、金融、信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区。
以空港为核心、产业为支撑、城市为愿景,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临空区将用好综保区各项优势资源,提升胶东国际机场规模能级,力争将机场功能定位调整为“国际枢纽机场”,尽快启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二期扩建提升工程。以空港枢纽为核心,推动机场交通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加快形成机场流量汇聚、临空指向产业紧密布局、都市服务创新发展、多元交通便捷串联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迈上新的发展阶段,当不负厚望、砥砺奋进,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为青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