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看见愈发强劲的“标准力量”
2023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举行,约300名国内外“大咖”共同破解标准化发展密码
在青岛,看见愈发强劲的“标准力量”
六月的青岛,天高海阔,高朋满座。时隔两年,一场关于“标准化”的国际盛会如约而至,让青岛成了一座令世界瞩目的“国际会客厅”。
6月9日,2023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约300人云集青岛,围绕“标准化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谋可持续发展良策,凝聚全球标准化发展共识。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支持的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通过连续三届大会的举办,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交流新平台,成为扩大对外开放、以标准联通促进产业技术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眼下,青岛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在通过自己越开越大的开放大门,让世界读懂标准国际化发展密码。
大会现场签署《关于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培训活动合作协议(2024-2025年)》。
绿色低碳发展要聚合“标准力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当前,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重点、热点,绿色低碳标准化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会上,嘉宾们围绕标准在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的路径和方法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标准化的良好实践,携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标准化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以国际标准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看来,重点是要强化国际国内一体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政策、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提出促进绿色低碳标准化、国际国内合作与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突破路径和具体工作措施。
泛美标准委员会秘书长科瑞·艾基诺用实例分享了如何利用标准化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便为全球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组织会鼓励成员去参与标准的国际开发,并且推动各国使用这些国际标准。”
作为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的常客,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阐释了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所在,并分享标准化制度开放的真知灼见。他提出,当标准的双轨制出现之后,实际上给中国最优秀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利用最高标准和门槛标准之间的一个卓越标准,在追求中解决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成认为,绿色制造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就标准化工作来讲,要加快推进绿色制造领域科研、标准、产业互动发展,增强绿色制造全环节标准供给,提升最终产品的绿色化水平。
来自国内外的约300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标准化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开展标准化国际和区域合作
标准的力量,可以引领创新发展,引领时代进步。而标准化的力量已不再是局限于工业一域,而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及社会事业各领域全覆盖、全发力、全推动。
大会主题围绕标准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五个分会议题设置多领域、广范围、多层次,聚焦绿色海洋、绿色能源、绿色港航、上合示范区绿色发展、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参会代表们的精彩分享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共鸣,也刷新了人们对国际标准化的新认知。
国际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人才的培养。2017年,ISO在青岛设立了全球首个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郭晨光表示,标准化人才培养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团体和企业为主,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全社会促进格局,要内外互促突出国际,加强培育一批国际标准化人才。
当今时代,不管是海洋科技、海洋工程、海洋产业、海洋文化都在日新月异发展当中,标准化的建设在海洋领域也将进入崭新的时代。自然资源部科技司副司长辛红梅介绍,海洋负排放是海洋碳汇研究的重要领域,由我国科学家焦念志院士牵头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获得联合国批复,希望未来以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及其标准研究中心为依托,与各国科学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深入合作,形成研究合力,促进更多的绿色低碳海洋标准、海洋负排放科研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共享全球治理方案。
以“标准化创新支撑现代绿色港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平行分会旨在搭建港航领域国际标准化高端交流的合作平台,参会代表深入探讨标准化支撑引领现代绿色港航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标准。在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看来,港口作为联通世界的窗口、贸易往来的枢纽、合作交流的平台,标准是打造万能接口的沟通语言,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底色。本次大会既是一场以标准为媒的标准盛会,也是一篇庄严有力的绿色宣言,必将为港航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发布“青岛倡议”、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上合示范区标准化战略联盟——
搭建高能级平台,推进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
6月9日,以“标准化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在青岛举办。大会现场举行多场标准化双边活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表支持在中国开展标准化人才能力培养的声明,《标准化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青岛倡议》发布,三方签署《关于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培训活动合作协议(2024-2025年)》等,为培育、聚集、链接、配置高端标准化资源提供载体,为全球推进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提供契机。
IEC秘书长菲利普·梅茨格宣读了支持在中国开展标准化人才能力培养的声明,IEC支持国际电工委员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组织一年一度的国家级青年专家项目,以便与青年专家和未来领袖展开交流,并借助该平台选拔中方人员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青年专家项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宣读了《标准化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青岛倡议》。倡议中提到,国际标准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优化能源和交通结构,支持数字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发挥国际标准引领作用。共同推动绿色低碳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不断健全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推动绿色制造、绿色消费标准实施,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倡议开展标准化国际和区域合作,通过交流和分享绿色低碳领域知识、经验等,为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始终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能力提升合作,早在2017年,青岛市政府便与国家标准委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签订了《关于建设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三方行动计划》,青岛成为ISO在中国的首个培训基地,目前共举办24期ISO培训班,来自东亚、南亚、中亚、东欧的2979位专家参训。同时,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还建设国际标准化培训专家库、开发国际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培训基地官方网站、开展中德充电桩重点标准比对项目研究等,为协力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能力和水平作出青岛贡献。
除了主题大会,五个平行分会同样精彩纷呈,聚焦绿色海洋、绿色能源、绿色港航、上合示范区绿色发展、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等方面标准化建设和最新成果。其中,标准化赋能上合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平行分会上,上合示范区标准化战略联盟和上合示范区服务贸易标准创新联盟成立。各联盟单位将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深度挖掘上合示范区内重点行业、领域,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上合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标准支撑,推动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一场国际盛会,就是一座“合作桥梁”。“从2017年举办首届国际标准化大会以来,青岛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标准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城市。青岛借助标准化大会,城市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高善武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快标准创新型国际城市的建设,特别是要鼓励支持青岛市的优势传统产业,比如海洋、轨道交通、电子家电、橡胶轮胎等领域,推动青岛优势产品和服务标准走向世界。同时,支持青岛走出去的企业积极参与当地的标准化活动,特别是国际标准化的制修订,使青岛产品的优势转化为标准的优势,通过标准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优势。
借助青岛市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大学标准化学院以及青岛实训国际标准化基金会等教育平台的作用,加大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同时,也要加大包括标准化在内的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使青岛的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匹配度越来越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