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昔日臭水沟,系上“金腰带”!李村河华丽变身成休闲好去处

2023-06-01 06:28    青岛晚报

昔日臭水沟系上“金腰带”

李村河华丽变身成休闲好去处 青岛治水成全国治理案例 开启人水和谐新篇章

每天清晨,60岁的刘美科都会到自家附近的李村河遛弯,晚饭后再叫上几个好姐妹跳上一会儿广场舞,这成了她近几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放在十几年前,刘美科想都不敢想这样的场景,当时,途经李村河时大家都要掩鼻而过。

改造前的李村河

上世纪80年代,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给李村河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清澈的河水渐渐变得污浊,生活废水沉积而成的淤泥使河床不断升高,雨季汛期频频出现防洪险情。加上沿岸养殖户养殖生猪后乱排,导致河道内猪粪遍地、猪尿横流。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大治理力度,这条昔日臭水沟已蝶变成“生态河”,被评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它和大沽河、白沙河、莲阴河、苑庄河等一道,见证着青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卓越成效。

养殖加排放曾熏坏李村河

李村河是青岛市区最长、支流最多的河流。发源于百果山毕家上游水库,自东向西穿越李沧区全境,蜿蜒向西注入胶州湾,全长约17公里,流域总面积约143平方公里。李村河哺育着两岸众多村庄,却也难逃城市发展带来的污染冲击。

刘美科是李沧区庄子社区居民,亲眼见证了李村河的变化。未拆迁前,刘美科的房子离河道只有200余米距离。曾经,李村河河水清澈见底,是附近居民洗涮物品的好地方。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发展,河道附近出现了不少工业园区,这些园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不少都排入河道。同时,周边还有不少农户搞生猪养殖,产生的猪粪、猪尿等也直接排入河道。一度,李村河成了“臭水沟”的代名词,一到夏天,高温暴晒下的异味在很远就能闻到,肆虐的蚊虫也让附近居民都不敢开窗。

在刘家下河段,曾经出现过并排6个私开排污口的现象,这些排污口当时源源不断地向外排放着灰黑色的污水,而在排污口下方,漂浮着厚厚一层黑色油垢,周围的杂草也变黄、枯萎,河水散发着恶臭。此外,猪圈边也曾建设不少垃圾回收站,塑料、废旧纸张等不时飘落到河中。河道的变化,刘美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综合施策补上治理欠账

自2009年起,市区两级政府合力开启了李村河漫漫十多年的系统治理之路,构建起“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综合工程体系,努力补上水环境治理欠账。在持续开展全流域控源截污和污水集中收纳处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海绵理念,采取“多点布局、生态耦联、梯级利用”的方式,实施了以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河流生态水源的补水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有效破解了李村河“无稳定源水”“有水就黑臭”的难题,持续改善了李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

改造后的李村河

在此过程中,青岛市坚定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河道主要生态基流的决心,腾挪河道及河岸空间,既建设中水回补管网、泵站、补水点,又增建河道调蓄设施和水生态系统,截至目前,已在李村河流域建设中水回补管网26.5公里,配套泵站(中水回补的动力系统)9座,建设景观式的补水点12个,建设叠水坝、橡胶坝25座,在河道内种植了莲花、芦苇等10余种近13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建立了净化水质能力强的水生植被群落。此后,青岛市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建设与运行并重,建立了李村河流域生态补水长效机制,为李村河流域长效化、高标准生态补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为全国治水提供青岛模式

初夏时节,漫步李村河沿岸,湛蓝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云朵,淙淙清水一路向西奔腾,水清岸绿引来水鸟蹁跹,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不断上演。潺潺流水给了河道以活力和灵气,而有水的地方就有勃勃生气。

改造后的李村河成了环境优美的打卡圣地。

通过做好源头治污、系统治水和生态治河等工作,李村河流域治理效果初显。截至目前,李村河流域累计清淤近8万立方米,同时流域内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绿地、公园,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河道水质稳定、水生植物丰富、水生动物活跃,有10多种珍惜鸟类再次返回栖居,基本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

水质的改善引来了大批水鸟在水面翩翩起舞。

在李村河流域治理中,青岛转变依靠工程治水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生态治河路径。通过做好源头治污、系统治水和生态治河等工作,李村河流域治理效果初显,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北方大型缺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模式。2020年1月,生态环境部对青岛市李村河治理成效在官网进行了报道;同年11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大力推广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经验做法。2021年2月,李村河流域治理工作入选生态环境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宣传片;8月,被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成效。

一河一策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条河的重生,不仅能改变一座城市的人居环境,更能激活城市发展新动力。李村河的华丽“变身”,只是近年来青岛碧水保卫战的一个缩影。青岛依山傍海,不光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也有着令众多北方城市艳羡的绕城河流,拥有命名的就有220余条。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实施抓好提高河湖巡查管护水平、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强化水环境风险防范等保障水生态环境的综合性措施,促进全市水生态环境总体持续改善。

2022年,全市20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且水质均达到Ⅳ类及以上,4个断面水质实现跃升;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2022年,我市重点推进实施北胶莱河昌平路桥上游人工湿地、即墨即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灵山卫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33个水污染防治工程,逐步补齐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一河一策”精准施治。

作为今年新“入列”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第十大攻坚行动,眼下,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攻坚行动正在稳步推进,将按照“14155”的总体思路,聚焦“1个总体目标”,突出“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城市特点,将“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新模式融入流域治理,着力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绿腰带”“金腰带”,打造“河畅水清的功能廊道”,营造“弹性自然的生态中轴”,塑造“公园城市的活力水岸”,创造“城市发展的幸福纽带”。

不同于以往单纯侧重河道治理,这一攻坚行动置于城市全新发展空间和历史维度中重新布局、全盘统筹,将河流治理融于生态保护和产业布局中,以城市改造带动河流治理,必将带动提升城市“腰部”发展品质,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擦亮高品质湾区建设的发展蓝图,开启人水和谐新篇章。

■深读一点

系统推进海陆同防同治

我市坚持海陆同防同治,严格落实湾长制,系统推进海湾综合治理,6174个入海排污口全部建立“一口一档”,已完成排查整治和验收销号6161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印发实施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胶州湾海洋塑料垃圾“清漂”专项行动方案,加强海湾保护和污染防治。完成年度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评价、崂山湾和丁字湾三个季节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2022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历史最佳;灵山湾成功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成为省内唯一成功入选的优秀案例。

改善水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青岛市将着眼“一轴、一带、两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布局,进一步增强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上、制度上保障水生态环境的“长治久清”,为实现青岛市河湖水质优良、人水和谐、百姓拥护的水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徐美中 通讯员 华丽 王朔 于垂钢)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文明青岛随手拍|别把楼道当成“杂物间”!“随手拍”来给楼道大扫除

2023-06-01    青岛新闻网

胶东半岛至长三角,将有“双高铁”

2023-06-01    大众日报

青岛时间|黄河大集里藏着哪些山东人的童年回忆?

2023-06-01    青岛新闻网

青岛入围2022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强

2023-06-01    青岛日报

高燃来袭!“重返童年计划”正在启动

2023-06-01   

青岛6月将办30场规模较大展会节庆活动!涉及食品、医疗、音乐、动漫……

2023-06-01    青岛日报

青岛、烟台连通要道提前一个月通车,G204大中修工程顺利完工

2023-06-01    青岛日报

2万亩“元宝湖”雏形已现 青岛新官路水库2025年建成使用

2023-06-01    大众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