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300万鱼儿住“游船”!又一艘“超级大船”下水有期

2023-05-11 23:35    青报观象山

青“渔”向未来!

5月8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陆基和深远海现代装备设施养殖,启动“国信2号”大型养殖工船建造。

省委省政府明确“点题”,意味着“国信2号”大型养殖工船建造将进入加速实施期。事实上,“国信”系列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备受业内关注。两年前交付的“国信1号”被称为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其首创游弋式“船载舱养”,开启我国深远海养殖先河。如今,升级版的“国信2号”将带给人们更多期待。

观象君从青岛国信集团采访获悉,“国信2号”下水有期。据介绍,主要品种为大黄鱼的“国信2-1”、“国信2-2”号已签订建造合同,目前正推进材料、设备定购、钢板切割等生产工作,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运营。另外,“国信2-3”号也即将启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这是“养殖工船”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而青岛全力打造的“国信”系列养殖工船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科创到深蓝,挺立潮头的青岛将为海洋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01

青岛发力

输出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方案”

“国信1号”,下水时名声大噪。

“国信1号”起航

它将养殖区域由近岸推向深远海,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零的突破;它长249.9米,排水量达13万吨,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它被喻为“海上粮仓”,有15个养殖舱,里面住着约300万尾大黄鱼……

它的船身分布有2108个传感器,可以实时把仓内的水、氧、光照等各种信息集中反馈到养殖监控室,极大信息化、集控化。同时,它突破近岸养殖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实现海水养殖由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探索。

“国信1号”

对于还披着神秘面纱的“国信2号”,观象君也根据采访素材绘出其“画像”。据透露,“国信2-1”、“国信2-2”号大型养殖工船,将在“国信1号”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建造。根据之前公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名单,其船长、型宽、载重量、养殖场等参数与“国信1号”基本一致。“国信2号”系列将主要养殖大黄鱼,集合养殖水体交换、智能投饲、水质调控、减振降噪、减摇制荡和智能集控等系统,从鱼苗入舱、投喂养殖到运输、加工、起捕,将在一艘船上构建起一座渔业超级养殖加工厂。

此外,观象君还了解到,今年3月,主养品种为大西洋鲑的“国信2-4”、“2-5号”15万吨级养殖工船设计方案也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2023年,国信集团将推动至少6艘养殖工船的建设,并已同步启动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研发设计工作。未来5年,更将陆续投资建造50艘养殖工船,形成12支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船队。这些养殖工船代表的船载舱养模式,将引领海水养殖产业的变革,推动海水养殖产业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填补我国乃至世界渔业工业化养殖领域的空白,向世界提供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方案”。

02

破浪深远海

建设“蓝色粮仓”保障粮食安全

当前,我国的海水养殖主要是陆基和近浅海养殖,产业发展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发展深远海养殖?

首先,这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需要。海洋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山东海洋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

深远海养殖并不仅仅是养殖。作为海洋渔业极具优势的新兴领域,深远海养殖在优化提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还可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海洋装备市场,带动海洋尖端装备制造技术的突破,提升海洋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推动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发展,既可巩固我国作为世界渔业强国的地位,又推动我国向海洋装备制造业强国迈进,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大胆实践。

其次,这是建设“蓝色粮仓”、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近50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海水养殖密度过大、病害频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渔业发展的“瓶颈”。目前,10米等深线以内已用于海水养殖开发的海域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占1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总面积的40%左右,已接近开发极限。为实现新时期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减轻养殖对近岸海区的影响,我们亟需拓展养殖空间,实施深远海养殖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发展深远海养殖,既能有效缓解陆地、近海等养殖资源紧张问题,又实现渔民转产增收,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这也是拓展蓝色经济新空间、打造战略新型产业的需要。从我国市场来看,拓展传统渔业发展空间,打造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延伸渔业产业链,提升水产品质量和产量,对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打造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

向深远海进发,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而青岛作为海洋经济重镇,“走在前、开新局”是担当,更是责任。

03

构建全产业链

打造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样板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近年来,青岛努力践行大食物观,大力发展养殖工船产业,出台《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5条政策》,支持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装备建造。

“国信1号”的成功运营,掀开青岛乃至我国高品质水产蛋白的供给新空间。不过,“国信1号”与“国信2-1”、“国信2-2”号等养殖工船,仅是青岛推动海洋养殖区域由近岸迈向深远海的缩影,并不是全部。

“深蓝1号”收鱼

除了“国信1号”,青岛的“深蓝1号”也在创新探索深远海养殖。不久前的4月16日,在离岸120海里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迎来新一轮收鱼。这是试验区内大西洋鲑首次成功度夏后的丰收,证明了我国深远海三文鱼全周期养殖的可行性。

“深蓝1号”

与“国信1号”移动的渔业养殖加工厂不同,“深蓝1号”是一个固定在海水中的巨大网箱。“深蓝1号”是全潜式装备,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通过注水注气实现下潜或上浮,养殖水体约5万立方米,设计年养鱼产量1500吨,可以同时养殖30万尾三文鱼。

与“国信1号”类似,“深蓝1号”同样有着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基于深远海养殖多年所积累的环境参数、鱼苗生产规律经验,用基于AI算法的数据处理系统来“拟合”鱼类生长曲线,实现全方位动态监测与传输、全过程智能养殖分析。距离“深蓝1号”一海里左右的中央综合管理平台,则具有生产保障、生产管理控制中心、生活支持保障、科研中心、应急救援中心等多项功能。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钱忠敏认为,从“深蓝1号”的全过程养护来看,体现出我国深远海养殖全过程装备的国产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有了新的进步。

不管是“国信1号”还是“深蓝1号”,它们融合共生,创新不止,带来的是海水养殖产业整体的迭代升级,将推动青岛在全球高端渔业养殖装备市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载着鱼儿去“放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成为青岛逐梦深蓝的又一张名片,给青岛渔业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未来,青岛必须集聚优势资源,全力推进养殖工船产业迭代升级,逐步建造多船型综合船队,不断完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朝着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行。

作者|王凯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视点】未来全球每产10部手机 就有一部手机屏产自这里

2023-05-12    青岛新闻网

文明青岛随手拍|商户私占停车位?报料让他守规矩,“随手拍”治理停车乱象

2023-05-12    青岛新闻网

闲话杂谈⑫|汶川地震15年沧桑巨变 他们初心依旧,铿锵向阳!

2023-05-12    青岛新闻网

【微光成炬·代言青岛】“青岛帅爸”戴志磊:拯救落水儿童的“平凡英雄”

2023-05-12    青岛新闻网

无敌海景+露营胜地 青岛新增一处海滨公园

2023-05-12    青岛新闻网

青岛时间|“护士不就是医院服务员嘛”,这些偏见该消除了!

2023-05-12    青岛新闻网

新一轮消费券来啦!5月17日-19日,青岛市将发放9200张家电消费券

2023-05-12    青岛新闻网

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加快创投风投中心建设

2023-05-11    青岛日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