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一季度交卷 增速6.0%
去年一举拿下青岛区市全年GDP增速第一的崂山,在开年首场经济大考中,又交出了一张亮眼答卷。
5月4日,崂山政务网发布2023年一季度崂山区经济运行简况: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265.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此前,崂山区就已将2023年标定为“突破提升年”,区委书记张元升也曾提到要强势推动“三大突破、六个提升”,而“三大突破”所指向的实体经济、项目招引以及城市更新建设这三项工作,在一季度的相关数据上,均有直观的体现。
先看实体经济。崂山区此前曾明确要持续做强七条产业链和四大专业化园区,而与实体经济关联度最高的经济指标就是第二产业。
一季度,崂山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9.22亿元,同比增长12.5%,这一增速要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4个百分点,表现相当出彩。
剖析崂山区二产亮眼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发现,规上工业起到了绝对的支撑作用。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比1-2月份加快12.9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衡量一个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强劲与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所在区域的工业企业景气水平。
而崂山区在这项指标上的亮眼表现,一方面体现了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崂山区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及时引导。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崂山区在春节假期后,便由区委主要领导带队,通过入企督导、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全力推进区域内企业恢复产能。
而除规上工业表现抢眼外,崂山区在新兴产业领域同样表现不俗。一季度,崂山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0%,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16.6个百分点,上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6.6个百分点。
如果说规上工业是崂山区实体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那么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就是崂山区实体经济的龙头。更为关键的是,崂山区的新兴产业依然处在上升期。
崂山区新兴产业的亮眼表现,是其深耕多年应有的回报,同样也证明了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布局以及务实的行动。
就以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这两个崂山区正在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例,围绕这两大产业所建的产业园区均已正式挂牌,跻身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而为鼓励这两个产业园区发展,崂山区还投入了“真金白银”,彰显自身对新兴产业坚定不移的支持力度。
再来看项目招引,与其关联度最高的经济指标,莫过于固投。
一季度,崂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比1-2月份加快7.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1.2%,较1-2月份提升7个百分点。
特别要说一下民间投资,因为其不仅关乎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同样也能反映出一个区域的营商环境。
此前,张元升在介绍崂山区经济发展情况时,曾用到“活力”二字,同时他还将其与经营主体的表现联系在了一起,并直言“这种活力,我们倍加珍惜。”
而在4月21日召开的崂山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崂山区也进一步强调了重商安商亲商富商的鲜明导向,并明确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崂山样板”。
具体来看崂山区固投的表现: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2.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81.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4.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4.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94.6%。
透过这组数据可以发现,崂山区实体经济表现抢眼的背后,不仅有自身前瞻布局的积淀,同样也离不开招商引资的行动。
以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以及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例,3月以来,这两个产业园已先后前往上海、深圳、北京进行园区推介,期间也达成了多项合作,并落地诸多项目。从这样的积极行动中,也能直接看到崂山区招商引资的成效。
而在固投中表现最突出的基础设施投资,指向的则是“三大突破”中的第三个方面——城市更新建设。
今年年初,张元升在一次采访中也曾直言:城市更新建设这场战役已经进入到关键性的攻坚阶段。
对于崂山区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主城区而言,城市更新建设为其拓展了宝贵的发展空间,仅张村河片区改造和株洲路两侧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就可以为崂山区腾出万亩用地。
在这其中,约三分之一将用于居民安置,约三分之一将用于公共配套建设,剩下的约三分之一则将成为产业用地,这些宝贵的土地资源,正是崂山区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空间”。
4月9日,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在崂山区调研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时也曾强调,张村河片区开发建设是城市更新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要高水平推进张村河片区规划建设。
今年年初,崂山区设定的全年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要力争达到6.5%以上。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本身也离不开城市更新建设,在产业发展以及项目投资等领域带来的加持。
同样,作为青岛区市发展的“优等生”,面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的重要使命,下一步崂山区也需要将“突破提升”这项工作持续做得更深、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