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丨他们是港口精兵、地铁医生、机场最强大脑
【青岛新闻网原创】
(记者 宋波鸿)
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致敬劳动者,通过青岛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先进模范故事,向坚守在各个岗位、忘我工作的最美劳动者衷心致敬。
他们来自港口、地铁、机场……奋斗书写青春故事,热爱让他们激情满怀,专精让他们成为行业佼佼者。
杜勇:港口一线的“全能精兵”
杜勇是山东平邑县人,现为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西港联合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队值班队长,高级技师,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省富民兴鲁奖章、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青岛市劳模等称号。
自2004年以农民工身份入港以来,坚持以吃苦为乐,以勤学为径,扎根一线拼搏奋斗,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娃成长为港口的工匠人才、“全能精兵”,多次在交通运输部和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状元”。作为“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带领创新团队共完成创新成果102项,获得1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12篇。
他带头聚焦“碳中和”“碳达峰”绿色环保要求,针对港口大型机械使用频次多、易造成污染的实际积极攻关,创出“机械节油法”,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吨,每台车可节约燃油2700升,经推广后,年度可增效1400多万元。
葛兴亮:技艺高超的“地铁医生”
葛兴亮是来自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级车辆检修工,曾获得山东省富民劳动奖章、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首席技师、全国城轨交通行业“维修能手”等荣誉。
葛兴亮锚定集团“双一流”建设目标,扎实推进班组建设工作。他践行参与式民主自治,发动班组全员献计献策,推行“小立法+二次分配”,打造了公司首个“劳模班组”维修服务品牌。形成了选才、育才、用才的工匠建设体系,走出一条赋能一线职工、高质量发展的班组“改革”之路。
在他带领下,班组5次获得公司级优秀班组,3次获得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在地铁车辆检修工作中,他自2017年开始带领团队开展系统修、里程修验证试修,开创了省内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的系统修、专项修、里程修新模式,改善了原有传统修扣修停时长、车辆投运率低的问题,故障率降低17%,年度节省用电约17.5万度,节约运维成本300余万元。
潘超:机场运行的“最强大脑”
潘超现任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运行指挥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先后获得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扎根机场运行保障工作20余年,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于钻研,善于创新,带领团队建立并深化完善A-CDM系统,完成机场与各基地航司、空管航班运行数据共享,实现了地面运行保障节点自动采集,创新实施了航班精准管控、保障进程监控、协同放行等5项基础功能和航班管理、气象预警、流控预警、航班时刻互换等11项辅助功能。在民航局A-CDM系统建设评估工作中,他研究建立的青岛机场A-CDM系统获得民航局最高评价A级,并在行业内进行学习推广,促进航班运行智慧化。
作为青岛机场AOC大运控平台的设计者,他带领团队持续研究提升青岛机场运行品质,近年来,青岛机场航班正常率由83.07%上升至93.83%,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潘超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助力青岛机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青岛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贡献机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