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信用大脑”! 完善城市社会信用体系,青岛今年这样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4日讯 打造城市“信用大脑”,实现商户信用信息“一户一码”,扩大信用“惠民便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记者14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青岛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了《青岛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今年,青岛将聚焦信息归集、信用监管、场景应用等层面着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服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工作要点》共包含加快建章立制,完善信用法规与制度;强化技术支撑,打造城市“信用大脑”;提升治理能力,构建信用监管新格局;聚焦重点领域,筑牢诚信建设主阵地;拓展应用场景,赋能信用“惠民便企”;强化示范带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化宣传教育,建设美德青岛和信用青岛7个部分、23条。
在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工作要点》提出,依托青岛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强化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按照“信用+”场景需求,丰富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来源、归集范围和数据深度,进一步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正负面信息全涵盖”“支撑多场景应用”的公共信用信息“一张网”。推动实现青岛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管理系统、“互联网+监管”系统等信用信息平台高效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方面,《工作要点》提出,在事前环节,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和信用查询,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中全面建立信用报告核查制度。在事中环节,根据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分类标准,加强我市评价结果共享应用,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探索“标签式”管理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在事后环节,强化部门间联合惩戒的协同和信息共享,严格惩治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严重失信主体。创新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和信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失信风险,主动向市场主体发出预警提示。
在信用“惠民便企”方面,《工作要点》提出,推动建立信用贷款市场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动地方及其他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统一服务前台建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更大范围推动“信易+”工程,为各类守信主体在行政审批、融资贷款、住房租赁、交通出行、旅游购物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探索开展海关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信易贷工作。加大“银税互动”合作力度,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发展订单、仓单、保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广“市场主体信用码”,实现商户信用信息“一户一码”,消费者手机查验“即扫即查”。
在信用试点示范创新方面,《工作要点》提出,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首个跨境征信服务平台“信用上合”发展,推动成立“信用上合”研究中心,输出推广“上合码”。高质量建设全国首个以公共信用为主题的信用教育体验中心,打造青岛市诚信教育体验基地。鼓励各区市探索创新,助力平度市、莱西市争创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在诚信文化弘扬推广方面,《工作要点》提出,建立青岛市信用领域专家库,围绕诚信建设万里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质量月”等时间节点,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美德青岛·诚信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诚信理念。
在诚信典型选树培育方面,《工作要点》提出,出台我市统筹推进美德青岛和信用青岛建设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信用进机关单位、进村庄社区、进学校家庭、进企业行业、进网络空间“五进”工程,推进西海岸新区和莱西市“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省级试点县(市、区)”建设。广泛开展诚信单位、集体和个人先进培树活动,创建全市第二批诚信镇街,选树一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着力培育“诚信之星”“红飘带”“最美驾驶员”等诚信典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