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未来网红打卡地 潍县路19号即将迎来新生
3月13日,青岛市南区政府正式官宣搬迁至中山路;3月17日,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正式启动,青岛市未来网红打卡地——潍县路19号再次登上热搜。
走进这座青岛最大的里院综合体,见证这片经典老建筑群散发全新活力。当前,项目现场14名管理人员,70名工人正全速推进项目收尾工作,不久后,这片老建筑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四方游客。
据悉,潍县路19号改造更新项目,范围涉及海泊路以南、潍县路以东、博山路以西、以北围合区域,用地面积约9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57平方米。项目分为南北两院,其中南院建筑面积5500平米,为极具特色的“L”型里院建筑,北院建筑面积10500平米,为传统“回”型里院建筑。
“为让老建筑重焕生机,我们严格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如初、最大保留、最小干预’的原则开展修缮保护工作。”承建方中建八局四公司项目负责人高小明说。
此次修缮中,项目结合市级规划“一栋一策”保护性修缮具体要求,在保证风貌要素的前提下,主要采用改善为主的保护方式,深入发掘青岛历史文化,尊重街区民俗文化及建筑本身在各个历史年代遗留的信息符号,做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项目团队为此还特别编写了价值要素保护手册指导现场施工,这在青岛属于首创性的举措。结合价值要素保护手册,项目原有的木梁、木檩条等木结构以及红瓦、红砖等,修缮中都进行了最大程度地保留,糟朽严重的木结构则采用局部更换、以大改小的方式予以加固。
在用好旧材料的同时,项目团队还积极探索传统建材与新型建材的有机结合,研究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例如,针对项目的老旧墙体,项目采用水洗砂工艺进行修复,历经十几道工序,让加固后的墙体呈现出与原墙体相近的观感。
作为EPC项目,在管理方面,项目团队也下足了功夫。项目设计团队在建设全周期始终驻场参与施工,针对建设中出现的各项新问题、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对相应工序进行优化处理,让设计引领施工、服务商务、保障质量、提速建造。建设中,项目坚持样板引路,通过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样板间,指引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合理解决。项目当前南院、北院修缮施工均已全部完成,商铺正在进行装修施工。
老城区的文化厚度和历史底蕴,是青岛的城市特质,项目建成后定将成为撬动西部老城复兴的重要支点,重塑产业与空间关系,重聚历史城区人气,让历史城区成为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化客厅”。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国胜 通讯员 张海程 牟俊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