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洒药、机械化播种、特派员指导……青岛“春耕图”上,科技唱“主角”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2日讯 春耕正当时,在位于平度市田庄镇流丹埠社区的麦田里,却看不到农民忙碌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农业无人机在空中盘旋:轻巧的农业无人机满载着农药从地头起飞,以每秒4.5米的速度飞越葱绿的麦苗,有条不紊地留下细密的水汽,就能为麦田洒下均匀的除草剂。
无人机为小麦喷洒除草剂
气温回升、万象更新,科技助力春耕的场景每天在“上演”。与传统农民背着喷雾器“打药”的手段相比,农业无人机的工作称得上又快又好。自从前几年购买了这两台农业无飞机,杨付涛就“承包”了周边村庄的农药喷洒业务,早在上个月,他的服务档期就已经排满了。
同样忙碌的,还有青岛市甘薯产业服务团的科技特派员们。以刘庆、隋炯明、房增国等特派员为代表,产业服务团几乎“住”在了莱西等我市甘薯主要生产地区,“手把手”把新技术带进种业公司和农户家里,为薯苗快繁和春耕备播做足了准备。
在青岛的“春耕图”上,新技术、新种苗、新耕机这些体现农业现代化的元素层出不穷。在科技手段助力下,春耕工作实现了又快又好又省。
机械设备支撑,农业现代化“气质”更足
这几天,杨付涛一个人操纵两台农业无人机,一天最多能给200亩小麦喷洒除草剂。他告诉记者,人工给一亩小麦喷洒农药就需要半小时左右,而无人机十分钟内能给约10亩麦田喷洒农药,已经成为周边农户的普遍选择。
杨付涛购买的无人机来自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应用于喷洒农药、撒肥和播种等场景。操作人员对需要作业的农田地块进行测绘,生成高清地图上传至手机客户端,据此设定好飞行高度、速度、亩用量等参数后,将稀释好的农药灌入飞机药箱,就可以通过手机执行作业指令。目前,我市平度、胶州和莱西等多地都有农业无人机飞机的应用。
高效率背后是科技手段的支撑。极飞山东授权分销商国本农业总经理秦凯告诉记者,相对于传统农药喷洒作业方式,极飞农业无人飞机搭载离心变量喷洒系统,可将高浓度药液雾化,再通过螺旋桨旋转产生的下压气流,让药液均匀地附着在农作物叶片的正反面。这样的操作模式,可节省约30%的农药和90%的水,同时降低农药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除了给小麦喷洒除草剂,眼下春耕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农田土地进行翻耕、整理,为农作物播种做好准备。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家胜介绍,现阶段,其团队研发的撒肥机正在田间进行高效施肥,随后由耕整地装备对土壤进行翻耕、整平、起垄等操作,“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可按时令进行作物播种。王家胜告诉记者,在相关领域,该校研发的农机装备已经呈体系化、规模化应用,覆盖了整地、施肥、播种、收割等各个环节,团队还配套研制了各种功率的拖拉机进行带动和驱动。
两年前,莱西市河头店镇河头店村村民董青龙购买了一台花生播种机。采用两垄四行的播种模式,花生联合播种机能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喷药、播种、覆膜、膜上覆土等功能,把原来人工需要分六步完成的工作合而为一,种花生变得高效又精准,因此,董青龙顺势承包了近六十亩土地用于种植花生。“要全靠人工的话,这六十亩地三个人忙活也得十多天才能种完,用机器的话,我一个人两三天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他说。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可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质量,为节本增效、集成应用农业技术和推进规模经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家胜说。
选育良种,农业生产“核心力量”更稳固
从去年底到最近,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玉忠为春耕备耕已经忙碌了两三个月——公司从上千份种子材料中筛选,并进行上千次的组合选育出带有理想性状的作物品种,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种植大户前来订购果蔬良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力量”。周玉忠介绍,目前,金妈妈农业科技已累计申请获得蔬菜砧木品种权、专利、成果50余项,创制蔬菜砧木种质资源300份、育成蔬菜砧木品种80个,蔬菜砧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500万亩,惠及农户超过40万户,实现农民增收50亿元。
作为“研发—选育—推广—服务”一体化的科技型种子企业,金妈妈农业科技已建成省级蔬菜砧木育种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种子研发体系,金妈妈农业科技定位高价值瓜菜新品种研发、改良与选育,专注于高品质抗病番茄、顺直大果、高产辣椒、系列“油亮型”黄瓜砧木等产品的科研育种,为春耕备下了高质量的良种。
清明过后,山东的花生即将迎来播种季。在花生育种领域,青岛农业大学有“王牌”——该校农学院王晶珊教授团队培育的“宇花18号”花生,作为全国首个兼具高油高油酸耐盐碱花生品种,入选了国家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含油量比普通花生品种高出5个百分点。
花生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则交给了各类种子处理设备。王家胜介绍,团队研发的花生种子剥壳机、种子精选机、种子包衣机等装备“细化”到了花生种子处理的各个环节,正在我市农村广泛应用,高效地对花生种子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剥掉外壳、清除杂质、精选良种、在精选后的种子表面裹上包衣剂,一道道工序在装备助力下有条不紊,为花生播种做好了良种准备。
在“希望的田野上”,科技特派员授人以渔
“这个大棚出苗不太整齐可能是因为温度偏低,还有极个别幼苗出现卷叶现象,要警惕病毒感染。另外,长度超过30厘米的薯苗要及时剪苗重新扦插,加快繁育进度。”不久前,青岛市甘薯产业服务团的专家们走进莱西市东山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甘薯苗快繁场地,边考察边提出了建议。企业负责人李慎辉表示,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耽误不得,将立即组织人员按专家意见进行改进。
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注入活力,离不开人才的引领作用。开春以来,青岛的科技特派员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授人以渔,在各自的领域为农户送上了“手把手”的指导。
科技特派员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为摸清小麦苗情、研判苗势,指导春耕开展,青岛小麦产业服务团在团长刘义国教授的带领下,深入莱西、胶州等地展开春季小麦生产考察服务。“因为去年秋播的时候雨水较多,我们小麦播种晚了一些,麦苗生长得慢,不抗冻。现在过了一个冬天,不少小麦叶子都干枯了,不会影响来年产量吧?”面对农民提出的担忧,服务团进行了会商研判,分析认为小麦只是枯死上部分,但生长点良好、根系活动正常,可通过喷洒抗逆制剂、浇水追肥等措施恢复正常生长,并现场就相关技术对农民进行了指导。据悉,服务团还通过在当地布局打造服务基地等方式,联合小麦产业上下游,深入做好田间管理、技术推广、产业咨询等工作,为保障小麦产量提升、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特派员查看菌丝生长情况
青岛市食用菌产业服务团则前往青岛摩斯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园区,对羊肚菌和花脸香蘑栽培技术进行了指导服务。针对该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杂菌污染、菇房温湿度控制不合理等问题,科技特派员们现场提出了改进建议,并进一步对企业未来发展模式、基地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情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科学管理措施。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点。绿色、环保、高效的科技手段,已成为青岛春耕生产中的一抹亮色,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