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青岛“强龙头”怎么抬
21日是农历二月二日,是传统节日“龙头节”,民间俗称“二月二,龙抬头”。龙被当成是风雨的主宰,龙一抬头,春雷阵阵,雨水增多,万物皆春。龙,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图腾。
在这样一个昂扬向上的日子里,每一个人的精气神都为之一振。开春以来,社会心理预期显著改善,发展信心极大提振,经济发展加快恢复。青岛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全市上下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要将失去的三年抢回来。
放眼全国,各地都在铆足劲,向前跑,尤其是前排城市,心气高、目标远、干劲大、措施实、行动快,展现了担当,作出了表率。
无论是从独特的区位禀赋、肩负的国之重任,还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考量,青岛都必须展现更大的作为、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青岛面临的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再加把劲,拿出冲刺“姿态”,进入决战“状态”。
山东历来对青岛寄予厚望,尤其是进入“十四五”以来,进一步加强青岛在全省的核心地位,在着力提升青岛能级上多次作出部署,赋予青岛一系列重任。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实施青岛“强龙头”战略。这是重托,也是勉励。
要看到,与肩负的国之重任、省之重任相比,青岛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抬起“强龙头”,青岛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展现更大的作为。
1、夯实“强市之基”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什么是一个经济大市、经济强市的根基?答案不言自明,一直是,并且将始终是实体经济。
在实体经济中,工业又是当之无愧的“脊梁”。这一点,即便是在金融之都上海、创新之都深圳身上,都体现得尤为明显。
国际大都市要不要发展制造业?上海的回答始终是肯定的。上海一直强调“制造乃城市基因,制造转型不代表放弃制造”,一直在努力守住“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5%左右”这条红线。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创新之都需不需要工业?深圳的回答同样是肯定的。深圳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2022年,工业规上总产值和全口径增加值首次实现了全国城市“双第一”,工业第一市的地位愈加稳固。工业经济的向好,推动深圳经济发展向稳、向实、向新的基础进一步巩固。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3.24万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明显回升,增量达到1723亿元,位列全国城市首位。
“休闲之都”成都,也在制造业发展上发力。成都以“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来形容制造强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地指出,建设制造强市就是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的“市之大事”;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制造业“二次创业”,全面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单项冠军之城”宁波,近十年经济总量之所以能从全国第16位跃居第12位,工业居功至伟:工业增加值升至全国城市第7位,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制造业重镇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37万亿元,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到10个。2月13日,无锡市召开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立市之基在产业、强市之要在产业,要把产业这张无锡的最强“王牌”打得更加精彩,再创产业强市新辉煌。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回溯过往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青岛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与青岛工业在全国城市工业中的地位“正相关”。这显然不是偶然。
重塑青岛制造竞争力,重现“上青天”荣光,这是立足当下、开创未来的必然选择。
2月20日,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召开,清晰传递出青岛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持之以恒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信心和决心。
下步怎么干,动员大会给出了清晰的路径:即五个“聚焦聚力”:聚焦聚力“集群发展”,聚焦聚力“招大引强”,聚焦聚力“园区建设”,聚焦聚力“创新驱动”,聚焦聚力“优化环境”。
聚焦,就是要抓住重点;聚力,就是要集中力量。做好这五个“聚焦聚力”,青岛实体经济、青岛制造一定能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昂起山东“强龙头”。
2、澎湃“第一动力”
“拼经济”不能蛮干,一定要遵循其内在逻辑和规律,否则是要碰壁的,这样的教训不少。
搞经济,首先要搞明白经济到底是如何实现增长的?这个问题看似复杂,但通过化繁为简,可以清晰看见其肌理。
经济行为主要表现为交易行为,交易达成经济才能循环,而交易达成的关键是供需匹配。前文所述的工业制造业,讲的是供给。提高供给能力,就提高了供给方在交易活动中的竞争力,就更容易赢得需求方的青睐,进而促进更多的交易达成,实现经济的增长。
但是,需求和供给不会自动匹配,交易不会自动达成,这就需要对需求进行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摆在第一位的就是需求收缩。需求收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过去三年,疫情冲击是首要原因。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疫情对需求的冲击将一点点消弭,需求恢复正在提速。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和元宵假期已经得到印证。
可以预见,随着流动性的恢复,尤其是人流、物流等线下要素流动的加速,接触类经济活动的回归,各类交易场景将重现活力,供给和需求将有更多机会进行匹配。
中央把扩大内需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近期先后出台“顶层设计”和“实施细则”。
各地纷纷把扩大内需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来部署推动。上海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提质扩容,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万亿元,继续居中心城市首位,消费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日前,上海出台《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深圳提出,扩大高质量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加快推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行业复苏,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是供需匹配的天然场景,这也是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向前的根本动力。
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内部需求还不够兴旺,尤其是消费需求需要培育和释放。当然,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有地理因素、经济因素,还有人文因素等等。
扩大消费需要系统推进,要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以稳就业、促增收解决“不敢消费”问题,以提品质、强引导解决“不愿消费”问题,以创场景、优环境解决“不便消费”问题,大力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推动消费复苏。
3、用好“关键一招”
经济的增长,从来都不是一维的,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一切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尤其是制度。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看得见的手”到“看不见的手”,经济形态的迭代,是与制度的迭代如影随形的。
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资源是稀缺的,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适合的地方,带来最大的回报,这是经济发展的终极导向。是什么阻碍了这一进程,就改什么,这就是改革的市场导向。
市场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如何让市场之水有序、高效“流淌”,关系重大。去年10月份,《青岛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方案》印发,提出5个方面19条举措,进一步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稀缺资源总是倾向于向更自由便利、配置效率更高、营商环境更好的地方汇聚。今年,青岛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三条线”重点工作之一部署推动。2月20日召开的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提出聚焦聚力“优化环境”,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持续的“刀刃向内”的改革。要把市场化作为鲜明主线,把法治化作为基础保障,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标准,以更大力度的改革,最大程度减去不必出现的环节、打破不应出现的壁垒、消除不应存在的模糊地带,实现政策支持更加精准、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市场环境更加开放、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法治环境更加公平。
开放的本质是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增强配置资源的能力,开放的目标是要让各类资源更高效地流动和配置。开放让青岛链接世界,得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步步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
青岛作为山东的龙头,首先是对外开放的龙头。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省、全国比重分别为27.4%和2.2%。未来三年的目标是,达到1.3万亿元。届时,青岛在全球的资源配置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破除藩篱、畅通梗阻、优化环境,激发各方面活力,近悦远来,青岛就将赢得更多机遇和更广阔未来。
抬起“强龙头”,挑起经济大梁,青岛要立下舍我其谁的志气,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拼出走在前、带好头的士气。
(作者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