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青岛 | 人民日报点赞青岛:用好大数据,丰富“菜篮子”
《人民日报》(2023年1月31日 7版)
核心阅读
春节期间,多地加强重要农副产品生产运输,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在保供应、畅流通、稳价格等环节上持续发力,满足群众生活所需。
全自动流水线参与物流配送、保供平台24小时运行、数据系统实时监测物价水平……一系列举措,稳住了“菜篮子”,充实了“米袋子”,丰富了“果盘子”,让群众生活更安心、更舒心。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各地正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保持市场价格平稳,为充实百姓“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保驾护航。
灵活调度——
整合供应系统,实现商品“一键到家”
“现在,我们小程序的订单量每天保持在2000单左右。”每天早上5时,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瑞源智慧产业集团智慧生活事业部总经理巩立锋就会带领同事们开始忙碌而有序的工作。
“去年10月底,我们运用云计算技术,5天内快速构架研发了生鲜产品保供平台对接系统,24小时运行。”巩立锋表示,“根据统一部署,我们充分利用线上小程序和线下门店,加强物资保供力度,保供近200个小区。最高时一天的订单量可达到2万单。”
据了解,青岛市商务局统筹调度全市各电商平台企业,同时对接重点商贸企业,指导企业利用自有电商平台、微信小程序等,开展线上下单购买、线下无接触配送的网络销售模式,更好满足居民需求。
“网上购买生活必需品,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打开微信小程序或‘线上商城’就能一键下单,而且配送及时,便利又放心。”在青岛胶州,三里河花园小区居民李泽亮刚收到网上下单的蔬菜水果。
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便利背后,是供应系统的整合提升。
胶州利群智慧物流构建了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商超、门店、酒店等在网上下单,订单由系统分配到物流基地的相关分库,传输系统将物品统一调度到立体库,再经过拆垛机器人、自动贴标机、箱式输送线等设备贴标运输,完成园区内物品的调度。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物品配送效率。(肖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