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山东奋力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01-14 16:56    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1月13日电 题: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山东奋力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记者 袁军宝、陈灏、贾云鹏

冬日的海风中,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的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工地上依然热火朝天。工程机械的忙碌作业中,部分重点设施已经完成安装,这一山东石化产业“航母”雏形渐显。

重点项目加速建设、“四新”经济全面布局、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阔步前行……作为北方经济大省的山东,正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努力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履行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多做贡献。

开创新动能集群发展新局面

“‘再造一个济钢’已经实现,我们未来的发展上限还会更高。”回顾转型之路、展望未来发展,济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底气十足。

2017年,济钢集团成为我国首家全面关停钢铁主业的千万吨级城市钢企,年产值从300余亿元断崖式下滑到只有60余亿元。通过大力发展数字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为龙头的三大产业体系,企业成功实现转型。2022年,集团预计营业收入466亿元,远超钢铁主业停产前的水平。

济钢的转型,是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近年来,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扎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9月1日,与会者在山东济南举行的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上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经济串“珠”成“链”,实现集群式发展。

在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淄博市,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新“四强”产业,取代了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引擎。

“我们出清了钢铁、电解铝产能,着力培育氢能及燃料电池、微机电系统、物联网等20条重点产业链。”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宋振波说,新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

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山东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3.5%、增速高于全部投资7.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54.2%、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打造传统产业升级新“引擎”

单管8小时作业提升到7管24小时作业,每个灌口充装时间由40分钟缩减至25分钟——在山东鲁泰化学有限公司,基于视觉定位先进算法的智能化液碱充装系统,让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围绕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山东持续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每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1万个,近年来相关项目累计已超过5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面超过70%。

图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淄博市鲁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受访者供图)

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脱胎换骨,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在位于德州市宁津县的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管理屏幕上醒目显示着产品名称、生产流程、设备运行情况、能耗等数据。“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效率提升了30%。”公司总经理张顺勇说。

当前,山东半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与龙头企业共建行业子平台,分行业重点打造100个典型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

浪潮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庞松涛介绍说,浪潮云洲将以新型工业基础设施为推力,以生产智能化为抓手,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为拉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好绿色低碳发展先锋

冬日的麦田里,橙色的采油机上下“点头”,不远处的注汽站里,二氧化碳被源源不断泵入地下,将石油从岩层中挤出——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100万吨。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30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注入能力。”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经理屈龙涛说。

2022年9月18日,在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的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10号注气站,一名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作为我国能耗第一大省,山东正围绕“双碳”目标,大力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根据国务院相关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2022年12月出台《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煤电机组更新改造、建立绿色低碳标准化创新发展机制、开展近零碳试点创建等一批措施,着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将降碳减污落实到生产各个环节,已成为许多企业的自觉行动。在大型水泥企业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工业5G、标识解析等技术和传感器应用于电、热、原料、废弃物等数据的采集,实现对碳资产的数字管理。

“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节约200万元的碳履约成本,年节电40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万吨。”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山东大力发展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7.7%,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稳居全国领先位置。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焦点访谈 |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听5位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怎么说

2023-01-13    央视新闻

十个“扎实”部署中七个直接“点名”青岛,省政府工作报告赋予青岛多项重任

2023-01-14    青岛日报

提醒!青岛这个区发布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封山禁火通告

2023-01-14    城阳融媒

大风呼呼滴!寒潮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23-01-14    青岛日报

新进展!青岛上合广场项目全面展开主体结构施工

2023-01-14    大众报业

喜报!青岛机场航站楼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2023-01-14    青岛新闻网

1月18日,哈尔滨=青岛=成都天府客运航线开航

2023-01-14    青岛新闻网

青岛上个月空气质量哪里好?快看这份镇街排名

2023-01-14    青岛日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