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的“病毒捕手”!记者直击青岛医护人员救治一线
与时间赛跑的“病毒捕手”
记者走进岛城多家医院探访 直击医护人员忘我工作的现场
统筹救治力量,配强专科团队,建立多学科会诊机制……白衣为甲、日夜奋战,当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大街小巷飘满年的味道时,在青岛多家医院,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互为和音的仪器声响……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冬日担起守护生命的防线,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的安全健康。近日,记者走进我市几家医院的多个科室,跟随医护人员奔跑的脚步,记录下“白衣战士”忘我工作、与病毒斗争的瞬间。
/市立医院东院 /
ICU里的“生命守门人”
在接收危重症患者的医院中,重症ICU病房通常被称为医疗救治的最后关口。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们在临床实际救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一个月以来,高强度、高负荷地“连轴转”工作,没有打倒坚强的他们,将患者“拉”回来,让他们能够健康平安地出院回家过年,是大家最大的心愿。“把最重的患者给我们。”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胡丹说,重症的高峰通常比感染高峰滞后,不少感染者由轻症发展到重症,需要十天到两周左右的时间,市立医院东院在去年12月中旬,便集合全院力量提前组织了一支危重症救治医护团队,坚守在重型、危重型病患医疗救治的“战场”。
救治要“快”也要“稳”
东院重症医学科床位在原有43张的基础上又扩增了6个房间、12张床,他们在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顶着巨大的压力,即使忙得“脚不沾地”,即使自己和家中的老人孩子也都身体不适,但依然没有片刻犹豫,坚持收治和悉心护理每一个重症患者。“短短半天时间,扩增床位配备的所有呼吸设备和医护支援全部到位,尽全力收治危重症患者。”胡丹说,救治要“快”也要“稳”,“患者的生命交到我们手里,始终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排除万难顶上去。”
市立医院ICU胡丹医生坚守一线。
早上7时许,52岁的胡丹就来到科室,从披上那身白大褂起,她就穿上了“铠甲”全力以赴,这不仅是常年历练的职业素养,更是一份担当守护的责任感。8点准时交班,9点开始查房,根据每个患者病情及时制订医嘱,11点再赶到有需要的科室会诊,中午12点多她才能坐下来休息片刻。下午依然是不停地会诊、巡视、抢救,以及给其他科的年轻医生随时培训指导。深夜回家后手机里依然有各种会诊电话……这是胡丹咬牙坚持的每一天,也是众多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
齐心协力打好每场“硬仗”
据胡丹介绍,东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曲彦,几天前累到肺炎才肯回家休息;胡丹打开手机中科室工作群告诉记者,团队中的中青年医生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但关键时刻没人退缩,“每个人都是坚持再坚持,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好了,我能上’。”胡丹有时心疼得掉眼泪。最困难的时候,留下坚守的医生护士需要连续上24小时班,团队也始终齐心协力,每个人都是有需要就随时顶上,保障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质量,打好一场场“硬仗”。
带给每个患者生的希望
68岁的王先生有高血压等基础病,来到医院后,经过十几天的治疗顺利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并于日前康复出院。每当通过专业救治把患者“拉”回来,胡丹和所有医生们都无比欣慰。
“王先生是我在风湿免疫科巡诊时发现的,当时发现危重症的信号后,非常及时地将他转入了ICU,制订了全面妥善的治疗方案。”胡丹介绍,“王先生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上呼吸机,只少量用药,适度氧疗,依靠俯卧位通气,做好营养支持等,同时王先生非常遵医嘱,医患密切配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胡丹说。据了解,俯卧位通气,即让昏迷的患者长时间(一天保持16小时以上)地保持趴卧姿势,让受压迫的肺泡更容易舒展开,增加氧合,改善提升血氧饱和度,从而提升肺功能,加快康复进度。
记者看到,ICU病房里除了监护仪的“嘟嘟”声,就是医护人员推着设备奔波在床旁忙碌的身影。有些老年患者无法坚持长久的趴卧姿势,或者出现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便耐心地一遍遍帮助、安抚和鼓励;有患者需要紧急救治,原本要下班的团队也立即重回岗位并肩奋战;经常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大家才发现忙得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但看到哪一位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不再需要呼吸机,哪一位患者不再需要吸氧,哪一位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有了食欲、下床活动也有了力气,这时候,所有团队成员都把疲惫、难受抛在了脑后,大家都说:“努力没有白费,再难也是值得的。”
“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对每一个生命负责、拼尽全力,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恒心,当下医护人员更要团结一心、绝不退缩,不抛下任何一个患者。”胡丹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她相信大家肯定能共同闯过难关,“只要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坚持下去不放弃,用生的希望和阳光,让患者健康平安地回家过一个团圆春节。”
/妇女儿童医院 /
昼夜不停坚守“医”线
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也有很多特殊的“病区”,不论是新生儿科、儿科急诊、发热门诊,还是儿童血液内科,这里的孩子们在特殊时期得到了医护人员专业、温暖的守护。“快,急诊转来一名呼吸暂停新生儿,”电话铃响,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便第一时间做好收治入院准备,立即为患儿进行心电监护、清理呼吸道、氧疗、开通静脉通道……经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患儿终于转危为安。但紧接着,他们又会开始下一场救治。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并肩战斗的团队力量却是无穷的。在关键时刻,为了能够保证患儿、老人和所有家庭能得到及时救治,健康平安地出院回家,医护人员顶住前所未有的压力,全力奋战、昼夜不歇,为百姓守卫起了一道生命防线,共同守护一个平安祥和年。
/阜外医院 /
救治老人“一人一策”
阜外医院医护人员救治患者。
为进一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确保门急诊、入住院有序推进,青岛阜外医院周密布局,统筹协调,各种医疗资源集中调度、统一调配,保持战斗力不减、治疗标准不降,全力满足市民就医需求。走进阜外医院急诊大楼,医护人员24小时都在忙碌,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输液室等都是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一道坚实防线,也是畅通转诊的“绿色通道”。同时,医院专科优势凸显,精准治疗心脏病患者。心外科主任王海平向记者介绍,在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是比较高的,医院充分发挥专科优势,精准制定“一人一策”救治方案。(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文 医院供图)